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磨崖碑
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文字。 金 龐鑄 《山谷透涓帖》詩:“平生敗筆塚纍纍,妙處不減磨崖碑?!?/div>
《國(guó)語辭典》:岣嶁碑(岣嶁碑)  拼音:gǒu lǒu bēi
最古的石碑。位于湖南省衡山縣云密峰,相傳為夏禹治水時(shí)所書。也稱為「禹碑」。
分類:湖南云密
《漢語大詞典》:銜碑(銜碑)
含悲的隱語。碑,音同“ 悲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讀曲歌二九》:“奈何許,石闕生口中,銜碑不得語?!?/div>
分類:含悲音同
《漢語大詞典》:生碑
為活人立的碑。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生碑:“西京雜記: 平陵 曹敞 ,其師 吳章 ,為 王莽 所殺,人無敢收葬者。弟子皆更名他師。 敞 時(shí)為司徒掾,獨(dú)稱 吳章 弟子,收葬其尸。 平陵 人生為立碑於 吳章 墓側(cè)。此生立碑之始?!?/div>
分類:活人人立
《駢字類編》:亭碑
李東陽 奎文閣賦 亭碑矗兮林立,壇屋隱兮如蓋。
《漢語大詞典》:后碑(後碑)
碑陰,碑的背面。隸釋收錄《韓敕修孔廟后碑》、《魯相史晨饗孔廟后碑》、《祝睦后碑》《劉寬后碑》等。 清 王芑孫 《碑版文廣例·后碑紀(jì)事例》:“后碑者,即碑陰也。 漢 碑陰,類多題名,或補(bǔ)前碑所未及,無大論著,惟《史晨》《孫叔敖后碑》所書雜事,猶之續(xù)記后記,乃創(chuàng)例也。”
分類:背面
《駢字類編》:三碑
水經(jīng)注:襄陽郡城南門道東有三碑,一碑是晉太傅羊祜碑,一碑是鎮(zhèn)南將軍杜預(yù)碑,一碑是安南將軍劉儼碑。
《漢語大詞典》:碑材
可以制碑的石料。 宋 唐積 歙州硯譜:“ 浙 石屬 衢州 開化縣 ,俗謂之玳瑁石,可為碑材、帛堪、柱礎(chǔ)之類?!?/div>
分類:石料
《駢字類編》:蒼碑(蒼碑)
宋 韓維 遺吳沖卿大饗碑文 蒼碑剝龍?bào)ぃ回9诺顐?cè)。
《駢字類編》:金碑
隋 崔仲方 奉和周趙王詠石詩 玉繩隨月落,金碑映日鮮。
《駢字類編》:碑側(cè)(碑側(cè))
曹植酈生頌序:余道經(jīng)酈生之墓,聊駐書此文,于其碑側(cè)。
《漢語大詞典》:無字碑(無字碑)
(1).指 泰山 登封臺(tái) 下無字的石碑。據(jù)傳為 秦始皇 所立。 宋 晁補(bǔ)之 《謁岱詞即事》詩:“初疑無字碑,瑩潔誰敢文。又怪 玉女井 ,鳥絶何由奫?” 明 謝肇浙 《五雜俎·地部二》:“ 秦始皇 泰山 立無字碑,解者紛紜不定?;蛞詾楸?,或以為鎮(zhèn)石,或以為欲刻而未成,或以為表望,皆臆説也?!币徽f為 漢武帝 所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泰山立石:“岳頂無字碑,世傳為 秦始皇 立。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 李斯 篆書,高不過五尺,而銘文并 二世 詔書咸具,不當(dāng)又立此大碑也。考之 宋 以前,亦無此説。因取史記反覆讀之,知為 漢武帝 所立也?!?br />(2). 陜西 乾縣 唐高宗 李治 、皇后 武則天 合葬 乾陵 陵區(qū)有 武則天 無字碑。
(3).指為功業(yè)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 明 胡侍 《真珠船·無字碑》:“劉賓客嘉話録云: 東晉 謝太傅 墓碑,但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製述之意也。此説亦通?!?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沒字碑:“ 謝太傅 墓碑無字,偉績(jī)豐功不勝記也; 秦太師 墓碑無字,穢德丑行不屑書也。”后亦用以為典,謂豐碑自在人們心中。《天津日?qǐng)?bào)》1977.1.16:“功高百世何勝記,宇內(nèi)常留無字碑?!?br />(4).對(duì)標(biāo)格清峻而不為文章或少識(shí)文字者的謔稱。 唐 馮贄 《記事珠·無字碑》:“ 趙崇 凝重清介,門無雜賓,慕 王濛 、 劉真長(zhǎng) 之風(fēng)也,標(biāo)格清峻,不為文章,號(hào)曰‘無字碑’?!?宋 孫光憲 北夢(mèng)瑣言卷十八:“ 崔協(xié) 者,少識(shí)文字,時(shí)人呼為‘無字碑’?!?/div>
《國(guó)語辭典》:黨籍碑(黨籍碑)  拼音:dǎng jí bēi
宋徽宗時(shí),蔡京等奸佞用事,斥戮迫唐元祐諸賢,并奏請(qǐng)于太學(xué)端禮門外立碑,刻司馬光等人的姓名,凡三百馀人,稱為「黨籍碑」。也作「黨人碑」。
《漢語大詞典》:黨人碑
宋哲宗 元祐 元年, 司馬光 為相,盡廢 神宗 熙寧 、 元豐 間 王安石 新法,恢復(fù)舊制。 紹圣 元年 章惇 為相,復(fù) 熙豐 之制,斥 司馬光 為奸黨,貶逐出朝。 徽宗 崇寧 元年 蔡京 為宰相,盡復(fù) 紹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禮門 ,書 司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狀,后因星變而毀碑。其后黨人子孫更以先祖名列此碑為榮,重行摹刻。 明 何景明 《寄李郎中》詩:“海內(nèi)競(jìng)傳高士傳,朝廷誰訴黨人碑。” 柳亞子 《感事呈冶公用進(jìn)退格》詩:“千載炎涼廷尉客,一門生死黨人碑?!眳㈤?span id="2s2oek4" class="book">《宋史·徽宗紀(jì)》、 明 陳邦瞻 宋史紀(jì)事本末·蔡京擅國(guó)等。
《漢語大詞典》:碑淚(碑淚)
猶悲淚。碑,悲,取其諧音以為雙關(guān)。《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華山畿八》:“將懊惱,石闕晝夜題,碑淚常不燥。” 宋 范成大 《少卿直閣鄭公挽歌詞》:“鬢霜三館直,碑淚五州春。”
《漢語大詞典》:紀(jì)功碑(紀(jì)功碑)
記載功績(jī)的石碑。舊唐書·姜行本傳:“其處有 班超 紀(jì)功碑?!?span id="wm26ee0" class="book">《新五代史·梁太祖紀(jì)上》:“十月,天子使來,賜王紀(jì)功碑?!?羅廣斌 楊益言 《紅巖》第一章:“抗戰(zhàn)勝利紀(jì)功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里, 長(zhǎng)江 、 嘉陵江 匯合處的山城,被濃云迷霧籠罩著。”原注:“現(xiàn)為 重慶市 人民解放紀(jì)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