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沈碑
亦作“沉碑”。 晉書·杜預(yù)傳:“ 預(yù) 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jì)其勛績,一沉 萬山 之下,一立 峴山 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后以“沉碑”指 杜預(yù) 的紀(jì)功碑。 唐 元稹 《渡漢江》詩:“山遙遠(yuǎn)樹纔成點(diǎn),浦靜沉碑欲辨文?!?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永念沉碑之舊,自顧何功;未忘投博之勤,庶幾小補(bǔ)?!?明 李東陽 《裕遠(yuǎn)庵記》:“彼區(qū)區(qū)顧計(jì),如 漢水 之沉碑, 桓山 之石槨?!?/div>
《國語辭典》:德政碑  拼音:dé zhèng bēi
稱頌政府德政而建立的石碑;亦指地方官任滿,地方鄉(xiāng)紳為他豎碑。本意至善,然后世多流于形式,成為應(yīng)酬性質(zhì),而無法反映事實(shí)。唐。白居易新樂府。青石〉:「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shí)錄鐫虛辭?!埂段拿餍∈贰返谝灰换兀骸高€要請一個會做古文的孝廉公、進(jìn)士公,替他做一篇德政碑的碑文?!?/div>
《漢語大詞典》:幼婦碑(幼婦碑)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張說 《故括州刺史贈工部尚書馮公神道碑》:“ 魏主 來顧,賞幼婦之碑。 秦 師不侵,尊死士之壠?!?唐 杜甫 《偶題》詩:“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胡韞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證三生石,無奈重摩幼婦碑?!眳⒁姟?幼婦辭 ”。
分類:曹娥八字
《漢語大詞典》:幼婦辭(幼婦辭)
亦作“ 幼婦詞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 嘗過 曹娥 碑下, 楊修 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修 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絶妙好辭也?!焙蠓褐笜O好的詩文。 明 王世貞 《項(xiàng)子出新編索序余病未能諷詠來美聊成短述》詩:“浮名人自惜,孤調(diào)晚堪疑。欲定《三都》價,難評幼婦辭?!?清 黃遵憲 《己亥續(xù)懷人詩》:“平生著述老經(jīng)師,絶妙文章幼婦詞?!?/div>
分類:極好詩文
《漢語大詞典》:德碑
即德政碑。 清 王士禛 《居易續(xù)談》:“一時羣小皆出其門,德碑生祠,幾徧天下,神人共憤,道路以目?!眳⒁姟?德政碑 ”。
《國語辭典》:德政碑  拼音:dé zhèng bēi
稱頌政府德政而建立的石碑;亦指地方官任滿,地方鄉(xiāng)紳為他豎碑。本意至善,然后世多流于形式,成為應(yīng)酬性質(zhì),而無法反映事實(shí)。唐。白居易新樂府。青石〉:「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shí)錄鐫虛辭?!埂段拿餍∈贰返谝灰换兀骸高€要請一個會做古文的孝廉公、進(jìn)士公,替他做一篇德政碑的碑文?!?/div>
《漢語大詞典》:碑表
(1).即墓表。宋書·禮志二:“此石獸碑表,既私褒美,興長虛偽,傷財(cái)害人,莫大於此?!?南朝 梁 任昉 《為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啟》:“年世貿(mào)遷,孤裔淪塞,遂使碑表蕪滅,丘樹荒毀?!?唐 李綽 尚書故實(shí):“古碑皆有圓空。蓋碑者,悲本也。墟墓間物,每一墓有四焉……人因就紀(jì)其德,由是遂有碑表?!?宋 文瑩 《〈玉壺清話〉序》:“ 文瑩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國初至 熙寧 間,得文集二百餘家,僅數(shù)千卷,其間神道碑、墓誌、行狀、實(shí)録及奏議、碑表、野編、小説之類,傾十紀(jì)之文字,聚眾學(xué)之醇郁。”參見“ 墓表 ”。
(2).界碑,用來標(biāo)志分界的石碑。 清 黃六鴻 《?;萑珪け<住で宀榻缰贰?/span>:“東移一尺則可云屬彼,西移一尺則可云屬此,祇以口舌之為憑,并無碑表之足據(jù),紛紛眾訟,推卸靡已?!?/div>
《國語辭典》:墓表  拼音:mù biǎo
1.墓碑。用來表彰死者,故稱「墓表」。
2.文體名。刻于墓碑,用以表述死者生前行誼的文章。始于東漢,安帝元初元年立謁者景君墓表,厥后因之。其文體與碑碣同,有官無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級限制。
《漢語大詞典》:碑頌(碑頌)
刻在墓碑上頌揚(yáng)死者的文辭。后漢書·崔寔傳:“初, 寔 父卒,剽賣田宅,起冢塋,立碑頌?!?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巨馬水:“﹝ 霍原 ﹞隱居 廣陽山 ,教授數(shù)千人,為 王浚 所害。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既無碑頌,竟不知定誰居也?!?唐 劉知幾 史通·邑里:“爰及近古,其言多偽,至於碑頌所勒,茅土定名,虛引他邦,冒為己邑?!?宋 鄭文寶 南唐近事:“﹝ 史虛白 ﹞嘗對客弈棋,旁令學(xué)徒四五輩,各秉紙筆,先定題目,或?yàn)闀鴨⒈碚拢蛟娰x碑頌,隨口而書,握管者略不停綴,數(shù)食之閒,眾製皆就?!?/div>
《漢語大詞典》:峴首碑(峴首碑)
見“ 峴山碑 ”。
《國語辭典》:峴山碑(峴山碑)  拼音:xiàn shān bēi
位于湖北省襄陽縣南的峴山上,晉羊祜鎮(zhèn)守襄陽,常觴詠于此。嘗慨然太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dá)勝士,登此遠(yuǎn)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yīng)登此也?!辜办镒?,后人建碑立廟,歲時饗祭,望其碑者,莫不涕泣。見《晉書。卷三四。羊祜傳》。也稱為「墮淚碑」。
《韻府拾遺 支韻》:建碑
北堂書鈔虞氏家記云:虞譚值亂逆之世,義守封疆,澤洽黎庶,故民沈尹等共建碑于門。
《漢語大詞典》:詩碑(詩碑)
刻有詩作的石碑。 宋 劉安世 《論蔡確作詩譏訕事》五:“臣聞 確 昨移 南陽 ,既離 安陸 ,復(fù)遣親吏取去詩碑,洗滌刮劘,靡有存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二:“石乃所鐫詩碑,游人取以為臺,以供飲饌。其詩乃 張渙 、 沈思充 者;詩不甚佳,而 渙 字極遒活可愛。” 艾蕪 《地貌的青春》:“ 嵐山 岸上樹林和櫻花叢下立有總理的詩碑。”
《國語辭典》:沒字碑(沒字碑)  拼音:méi zì bēi
沒有刻文字的石碑。比喻人徒具儀表而沒有學(xué)問?!缎挛宕贰>矶?。唐臣傳。任圜傳》:「天下皆知崔協(xié)不識文字,而虛有儀表,號為『沒字碑』?!埂赌鹾;ā返诙换兀骸负脹]來由!給這沒字碑,攪這半天兒。」
《國語辭典》:碑本  拼音:bēi běn
由碑刻摹拓下來的本子。
分類:碑刻拓本
《國語辭典》:臥碑(臥碑)  拼音:wò bēi
明清時代,在各處孔子廟的明倫堂上立一碑,上刻約束學(xué)生不可隨意進(jìn)出公門及談?wù)搰碌鹊臈l文,稱為「臥碑」。
《漢語大詞典》:羊碑
晉 羊祜 都督 荊州 諸軍事,鎮(zhèn) 襄陽 十年,有德政。及卒, 襄陽 百姓為立碑于 峴山 。見其碑者無不流淚。舊時因以“羊碑”為頌揚(yáng)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南朝 梁 劉孝綽 《棲隱寺碑銘》:“ 召 棠且思, 羊 碑猶泣?!币喾Q“ 羊公碑 ”、“ 羊峴 ”。 唐 孟浩然 《與諸子登峴山》詩:“ 羊公 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唐 王維 《大唐大安國寺凈覺禪師碑銘》:“身塔不出 虎溪 ,淚碑有同 羊 峴。”參見“ 墮淚碑 ”。
《漢語大詞典》:墮淚碑(墮淚碑)
晉 羊祜 都督 荊州 諸軍事,駐 襄陽 。死后,其部屬在 峴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 杜預(yù) 因稱此碑為墮淚碑。見《北堂書鈔》卷一○二引《荊州圖記》、《晉書·羊祜傳》。 唐 李白 《襄陽曲》:“ 峴山 臨 漢江 ,水淥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宋 范仲淹 《寄題峴山羊公祠堂》詩:“于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清 錢謙益 《送林自名憲使歸閩》詩之一:“獨(dú)有 君山 石,猶存墮淚碑?!?/div>
《漢語大詞典》:制碑(製碑)
撰作碑文。 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亦猶文士製碑,序終而續(xù)以銘曰;釋氏演法,義盡而宣以偈言?!?/div>
分類:碑文
《國語辭典》:北碑  拼音:běi bēi
書法上指南北朝時北朝所刻立的碑版。書法方整凝重,有別于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