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李思訓(xùn)碑(李思訓(xùn)碑)  拼音:lǐ sī xùn bēi
唐代書法家李邕所撰。全名為〈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wèi)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碑并序〉。此碑以行書帶楷書筆法,瘦勁露骨,體健韻美。立于陜西省蒲城縣。也稱為「云麾將軍碑」。
《國語辭典》:裴岑紀(jì)功碑(裴岑紀(jì)功碑)  拼音:péi cén jì gōng bēi
古隸書,筆勢雄勁生辣,六行,行十字,全稱為「漢敦煌太守裴岑紀(jì)功碑」。碑為東漢永和二年所立,舊址在新疆巴爾庫爾城西五十里,清雍正年間移置城西北三里關(guān)帝廟前。
《國語辭典》:羅塞達(dá)石碑(羅塞達(dá)石碑)  拼音:luó sài dá shí bēi
古埃及石碑。西元一七九九年拿破崙遠(yuǎn)征埃及時,在尼羅河口羅塞達(dá)發(fā)現(xiàn),故稱為「羅塞達(dá)石碑」。為一外形不規(guī)則的黑色玄武巖石碑,長一百一十四公分、寬七十二公分、厚二十八公分。銘文撰于托勒密五世(西元前205~前180)即位第九年,志其踐位慶典。碑文以埃及和希臘兩種語言及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草寫體)和希臘文雕刻而成,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線索。釋讀主要由英國物理學(xué)家T.楊和法國J.F.尚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完成,解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石碑現(xiàn)藏于不列顛博物館。
《國語辭典》:云麾將軍碑(云麾將軍碑)  拼音:yún huī jiāng jūn bēi
唐碑,有二,一為云麾將軍李思訓(xùn)碑,開元八年立,載李思訓(xùn)事跡;一為云麾將軍李秀碑,記李秀生平。均為李邕撰文并行書,書家甚為珍視。也稱為「云麾碑」。
《國語辭典》:北碑南帖論(北碑南帖論)  拼音:běi bēi nán tiě lùn
文章名。清阮元撰。收于研經(jīng)室集中,為晚清尊碑的名篇,有「短箋長卷,意態(tài)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yán),法書深刻,則碑據(jù)其勝」之論。見清。阮元《研經(jīng)室三集。卷一。北碑南帖論》。
《國語辭典》:大秦景教碑  拼音:dà qín jǐng jiào bēi
唐德宗時,景教徒在長安所立的碑。全名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為駢體文,并有數(shù)行敘利亞文,記當(dāng)時景教在中國流傳的情形和其教義。為教士景凈撰,呂秀巖所書。此碑久埋土中,明末始于西安出土。為研究景教在中國的傳布,和古代中西交流的珍貴資料。
《國語辭典》:二二八紀(jì)念碑(二二八紀(jì)念碑)  拼音:èr èr bā jì niàn bēi
二二八事件的紀(jì)念碑,樹立在臺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中。由王俊雄建筑師設(shè)計,二二八事件紀(jì)念基金會撰文。
《國語辭典》:路上行人口似碑  拼音:lù shàng xíng rén kǒu sì bēi
(諺語)紛紛眾議有論是非、定功過的效果。比喻輿論的力量十分驚人?!段鍩魰?。卷一七。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埂斗馍裱萘x》第五六回:「傳與中外,人人共信,正所謂『路上行人口似碑』?!挂沧鳌嘎飞闲腥丝谑潜?。
《國語辭典》:顏家廟碑(顏家廟碑)  拼音:yán jiā miào bēi
唐顏真卿于建中元年(西元780年)為其父顏惟貞所立的廟碑。由其自撰自書,敘述顏氏出身世家、學(xué)者輩出等情形。此碑字體方整,一點一畫皆凝聚力量,勁直之氣節(jié)露于筆畫間。為顏真卿楷書代表作之一。
《國語辭典》:顏勤禮碑(顏勤禮碑)  拼音:yán qín lǐ bēi
唐顏真卿于大歷十四年(西元779年)為其曾祖父顏勤禮所建的神道碑。由其自撰自書,記述勤禮之曾孫、玄孫諸人事跡。此碑字橫畫細(xì)、豎畫粗。結(jié)構(gòu)端正而略長,渾厚遒勁。民國十一年始于長安出土,字口清晰,為學(xué)顏書之極佳范本。
《國語辭典》:張猛龍碑(張猛龍碑)  拼音:zhāng měng lóng bēi
北魏張猛龍清頌碑的簡稱,為著名的魏碑。碑石今存于曲阜孔廟。書法俊秀遒健,為世所重,是后人學(xué)習(xí)楷書的重要碑刻。
分類:著名
《國語辭典》:大碑落  拼音:dà bēi luò
栽大筋斗?!抖鲙肪戆耍骸赣U著一丈來高石階級褰衣跳,衙內(nèi)每又沒半個人扯著,頭札番身吃一個大碑落?!?/div>
分類:筋斗
《國語辭典》:碑珓  拼音:bēi jiào
占卜吉兇的器具。原用蚌殼投擲于地,視其俯仰情形斷其吉兇。后改用竹子或木片做成蚌殼狀代替。元。馬致遠(yuǎn)《薦福碑》第二折:「將碑珓兒咒愿了,香爐上度了幾遭?!挂沧鳌副劇埂?/div>
《國語辭典》:張遷碑(張遷碑)  拼音:zhāng qiān bēi
東漢時碑刻,屬隸書。中平三年(西元一八六)立于山東省東平縣。碑文為宣揚張氏祖先張遷的政績。字體樸厚勁媚,方整多變,碑中陰刻文字,筆力更雄健酣暢。
《國語辭典》:孔宙碑  拼音:kǒng zhòu bēi
漢延熹七年立于山東省曲阜縣孔廟的碑。書法精妙,為漢碑中的上品??字媸强鬃拥氖攀缹O,孔融之父,死后門人故吏為之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