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8分類詞匯 9
《國語辭典》:矯情(矯情)  拼音:jiǎo qíng
1.違反常情,表示高異的風(fēng)格?!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高鳳傳。論曰》:「或高棲以違行,或疾物以矯情。」《老殘游記》第八回:「他臨走到底將這袍子留下,未免太矯情了?!?br />2.掩飾真情?!端螘>硪?。武帝本紀(jì)上》:「今方是玄矯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div>
《國語辭典》:矯情(矯情)  拼音:jiǎo qing
人的性情倔強、任性。如:「這個人真矯情,動不動就耍小性子?!?/div>
《國語辭典》:矯情立異(矯情立異)  拼音:jiǎo qíng lì yì
故意違反常情,以表示自己的超凡脫俗。如:「他的矯情立異,使得他在人群中顯得特別突兀?!?/div>
《國語辭典》:矯情飾行(矯情飾行)  拼音:jiǎo qíng shì xìng
掩飾真情,裝模作樣。《隋書。卷四。煬帝紀(jì)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挂沧鳌赋C情飾貌」。
《國語辭典》:矯情飾詐(矯情飾詐)  拼音:jiǎo qíng shì zhà
掩飾真情而以假面目欺詐人。宋。朱熹〈與宰執(zhí)劄子〉:「伏念熹昨以蒙恩進職,輒具辭免,非敢矯情飾詐,罔上盜名?!?/div>
《國語辭典》:矯情自飾(矯情自飾)  拼音:jiǎo qíng zì shì
掩藏真情,粉飾自己?!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文帝御之以術(shù),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埂段簳>硪涣?。道武七王列傳。京兆王黎傳》:「初,叉之專政,矯情自飾,勞謙待士,時事得失,頗以關(guān)懷?!?/div>
《國語辭典》:矯情干譽(矯情干譽)  拼音:jiǎo qíng gān yù
掩飾真情,而希求名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其馀凡貪官、污吏、富室、豪民,及矯情干譽、欺世盜名,種種之人,無不隨業(yè)得報,一一不爽?!姑?。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九出:「既不是惹禍招非,難道是矯情干譽。」
分類:常情美譽
《國語辭典》:矯情飾貌(矯情飾貌)  拼音:jiǎo qíng shì mào
掩飾真情,裝模作樣。《魏書。卷九三。恩倖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埂端鍟>硭?。煬帝紀(jì)下》:「于是矯情飾貌,肆厥奸回,故得獻后鐘心?!挂沧鳌赋C情飾行」。
《國語辭典》:矯情鎮(zhèn)物(矯情鎮(zhèn)物)  拼音:jiǎo qíng zhèn wù
故意壓抑情緒,表現(xiàn)出鎮(zhèn)靜、毫不在意的樣子?!稌x書。卷七九。謝安傳》:「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賓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蛦栔?,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患攘T,還內(nèi),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zhèn)物如此?!?/div>
《漢語大詞典》:矯節(jié)(矯節(jié))
(1).違背節(jié)令。 南朝 梁 何遜 《詠春雪寄旅人治書思澄》:“咸言不適時,安知非矯節(jié)。”
(2).矯情。 唐 白居易 《得甲為將以簞醪投河命眾飲之或非其矯節(jié)判》:“茍臧否之必由,何古今之有異?非其矯節(jié),是不知言?!?br />(3).高尚的節(jié)操。 明 何景明 《結(jié)腸賦》:“君矯節(jié)而抗行兮,屢違時而擯損?!?br />(4).假托君命。節(jié),符節(jié)。 清 方苞 《灌嬰論》:“故矯節(jié)閉殿,莫敢齟齬,以生得失。”
《漢語大詞典》:詭情(詭情)
矯情。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八觀:“故聽言信貌,或失其真,詭情御反,或失其賢,賢否之察,實在所依。” 明 唐順之 《秋野殷公墓志銘》:“余覽史傳所紀(jì),長者大抵多詭情以釣奇,至償金不復(fù)辨,認(rèn)牛不復(fù)問。諸如此類,史家以為奇而列之?!?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聽言察貌,或失其真;詭情御物,或失其實?!?/div>
分類:矯情
《漢語大詞典》:矯強(矯強)
勉強;矯情。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卻不濟,便要矯強做出一個沒破綻的模樣,這便是助長,連前些日子功夫都壞了?!?span id="go2ayg0"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四回:“ 夏之忠 、 卜其通 同説道:‘學(xué)問才情矯強不得,此時若要成篇,也還容易,只恐成篇終不及 山小姐 詞意秀美,到不如見圣上認(rèn)罪罷了。’”《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老殘 道:‘好,好,好!我就陪你談?wù)?。我對你説罷,我回屋子也是坐著,何必矯強呢?’”
分類:勉強矯情
《國語辭典》:沽激  拼音:gū jī
故意表示特殊、高超以取得名譽。《舊唐書。卷一七一。李渤傳》:「渤孤貞力行,操尚不茍合,而阘茸之流,非其沽激?!?/div>
分類:矯情
《國語辭典》:矯厲(矯厲)  拼音:jiǎo lì
為求樹立高尚的名聲,言行乃超越常情?!稌x書。卷九八。王敦傳》:「敦務(wù)自矯厲,雅尚清談,口不言財色?!箷x。陶淵明〈歸去來辭。序〉:「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漢語大詞典》:反說(反説)
(1).顛倒黑白,矯情說慌。《水滸傳》第六二回:“ 盧俊義 大怒,喝駡 燕青 道:‘……量 李固 有幾顆頭,敢做恁般勾當(dāng)?莫不是你做出歹事來,今日倒來反説?!?br />(2).從反面說出正意。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趙子龍 《題王昭君出塞圖》詩……與 王安石 所謂‘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殺 毛延壽 ’之語畧同,皆是反説?!?br />(3).謂反倒數(shù)說別人。《水滸傳》第四五回:“因 楊雄 醉后出言,走透了消息,倒吃這婆娘使箇見識,擬定是反説我無禮?!?/div>
《漢語大詞典》:詭俗(詭俗)
(1).奇異的風(fēng)俗、風(fēng)習(xí)。管子·法禁:“詭俗異禮,大言法行,難其所為而高自錯者,圣王之禁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觀其艷説,則籠罩《雅》《頌》,故知煒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俗也?!?唐 皮日休 《九諷系述》序:“在昔 屈平 既放,作《離騷經(jīng)》,正詭俗而為《九歌》,辨窮愁而為《九章》?!?br />(2).欺世。后漢書·方術(shù)傳序:“如今溫柔敦厚而不愚,斯深於者也;疏通知遠(yuǎn)而不誣,斯深於者也;極數(shù)知變而不詭俗,斯深於數(shù)術(shù)者也?!?br />(3).違反常情,矯情。梁書·孝行傳序:“ 高祖 創(chuàng)業(yè)開基,飭躬化俗,澆弊之風(fēng)以革,孝治之術(shù)斯著。每發(fā)絲綸,遠(yuǎn)加旌表。而淳和比屋,罕要詭俗之譽,潛晦成風(fēng),俯列踰羣之跡?!?span id="ecak2ik" class="book">《舊唐書·王世充傳論》:“ 世充 姦人,遭逢昏主,上則諛佞詭俗以取榮名,下則強辯飾非以制羣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