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虛實(虛實)  拼音:xū shí
1.空虛和充實。泛指內(nèi)部情況。《列子。力命》:「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虛實,度人情,得亦中?!埂段宕菲皆挕V苁?。卷下》:「奔走之間,可以知其虛實強弱。」
2.虛假和真實。宋。蘇軾書金光明經(jīng)后〉:「佛乘無大小,言亦非虛實。」《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密令差去的人員,剔取他結(jié)喉三寸以進,驗他死的虛實?!?/div>
《漢語大詞典》:貂狗相屬(貂狗相屬)
指真?zhèn)位騼?yōu)劣混雜在一起。 唐 崔倬 《敘石幢事》:“ 倬 自幼學(xué)慕習(xí) 魯公 書法……惜其高蹤堙沒,遂命攻治其傷殘,補續(xù)其次,雖真贋懸越,貂狗相屬,且復(fù)瞻仰 魯公 遺文,昭示於后矣?!眳⒁姟?貂不足,狗尾續(xù) ”。
《國語辭典》:輕重(輕重)  拼音:qīng zhòng
1.重量的大小?!蹲髠鳌P辍罚骸付ㄍ跏雇鯇O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2.程度的大小?!稌?jīng)。呂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quán)?!?br />3.事物主次、緩急的程度?!妒酚?。卷六十二。管晏傳》:「貴輕重,慎權(quán)衡?!埂都t樓夢》第四二回:「顰兒年紀(jì)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道我?!?/div>
《國語辭典》:真贗(真贗)  拼音:zhēn yàn
真假?!端问贰>砣甙?。胡交修傳》:「一夫挾紙日作十?dāng)?shù)萬,真贗莫辨,售之不疑?!箷x。陸機羽扇賦〉:「鳥不能別其是非,人莫敢分其真贗。」
語本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焙笠浴胺托畏吐暋北扔鞑徊煺?zhèn)?,隨聲附和。形,或作“影”。故以“聲影”謂沒有根據(jù)的謠傳。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簡梁汾》詞:“仕宦何妨斷梗,只那將聲影供羣吠?!?/div>
《國語辭典》:滴血  拼音:dī xiě
痛心。如:「遭喪親之痛的表哥,嘗到心中滴血的滋味?!?/div>
《漢語大詞典》:滴骨親(滴骨親)
舊說謂以血滴骨能辨別親屬真?zhèn)?,因此亦稱親生關(guān)系為滴骨親。 宋 宋慈 《洗冤集錄·論沿身骨脈及要害去處》:“檢滴骨親法: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rèn)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的親生,則血沁入骨內(nèi),否則不入,俗云滴骨親,蓋謂此也?!眳⒁姟?滴血 ”。
《國語辭典》:鑒定(鑑定)  拼音:jiàn dìng
判定事物的是非真?zhèn)巍H纾骸高@幅書法需要請人鑒定真假!」
《國語辭典》:鑒定(鑒定)  拼音:jiàn dìng
對人或事物的辨別評定。
《國語辭典》:證明  拼音:zhèng míng
引證確實。《晉書。卷五○。曹志傳》:「父子證明,足以為審?!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你道這女兒三生,一生被害,一生索債,一生證明討命,可不利害么?」
《漢語大詞典》:紫朱
《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 鄭 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何晏 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亂正色。”后因以“紫朱”或“朱紫”比喻正邪或真?zhèn)巍?漢 王充 論衡·對作:“虛妄顯於真,實誠亂於偽,世人不悟,是非不定,紫朱雜廁,瓦玉集糅?!?明 袁宏道 《感興》詩之三:“道逢一古叟,開唇論紫朱?!?/div>
后漢書·應(yīng)劭傳》:“昔 鄭 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 周 ?!?李賢 注引尹文子:“ 鄭 人謂玉未琢者為璞, 周 人謂鼠未臘者為璞。 周 人遇 鄭 賈,人曰:‘欲買璞乎?’ 鄭 賈曰:‘欲之?!鲨币曋耸笠?,因謝不取。戰(zhàn)國策亦然。今此乃云‘ 鄭 人以乾鼠為璞’便與二説不同。此云‘乾鼠’,彼云‘未臘’,事又差舛。”后以“鄭鼠”比喻真?zhèn)位煜蛞约賮y真。《全唐詩》卷七八七載《人不易知》:“ 鄭 鼠今奚別, 齊 竽或濫吹。” 唐 廣宣 《皇太子頻賜存問并索唱和新詩因有陳謝》:“ 鄭 鼠寧容者, 齊 竽久舍諸?!眳⒁姟?鄭璞 ”。
《漢語大詞典》:鄭璞(鄭璞)
古代 鄭國 人叫未經(jīng)雕琢的玉為璞,后世因以“鄭璞”喻才不出眾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一言之譽, 東陵 侔於 西山 ,一眄之榮, 鄭 璞踰於 周 鼎?!?宋 楊億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虛名同 鄭 璞,散質(zhì)類 莊 樗?!?/div>
分類:雕琢
《漢語大詞典》:察辭(察辭)
謂審察言辭的真?zhèn)翁搶崱?span id="zsfmphu" class="book">《書·呂刑》:“察辭于差,非從惟從?!?孔 傳:“察囚辭,其難在於差錯,非從其偽辭,惟從其本情?!?span id="cahu5c7" class="book">《周禮·地官·鄉(xiāng)師》:“若國大比,則考教、察辭、稽器、展事,以詔誅賞?!?孫詒讓 正義:“云察辭,視吏言事知其情實不者。辭,即言事之辭;吏,謂州長以下至比長,所言事皆察之士師;云察獄訟之辭,以詔司寇斷獄弊訟,此察辭亦兼有獄訟之辭矣。”
《漢語大詞典》:較勘(較勘)
考校核對,以審定原文的正誤真?zhèn)巍?span id="pmj16ld" class="book">《元典章·戶部·行用圓斛》:“付令工部造到圓斛一十隻,較勘相同?!?清 戴名世 《閩闈墨卷序》:“鎖院之內(nèi),手披目覽,往復(fù)較勘,惟恐失一士而衡量之有差也。”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其關(guān)於立法原理之作,對於 英國 所行數(shù)種法律,以彼所立功利之標(biāo)準(zhǔn),嚴(yán)為較勘,有不適合,指摘無遺,使知前人立法之不周,而個人自覺之足尚?!?/div>
暗昧,真?zhèn)尾幻鳌?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夫惟大明,玄鑒幽微,靈銓揣物,思灼沉昧,瞻山識璞,臨川知珠。”
《漢語大詞典》:珉玒
玒,玉名。喻真?zhèn)蚊莱蟆?元 周德清 《斗鵪鶉·贈小玉帶》套曲:“不辨珉玒,紛紛貫耳?!?明 鄭真 《鑒如歌為胡仲章作》:“世溷濁而不清兮,曾莫辨於珉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