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30
典故
42
詞典
572
分類詞匯
41
佛典
10
其它
165
共830,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32
33
34
35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38
39
40
41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巾幗須眉
尨眉皓發(fā)
眉間廣尺
眉間一尺
眉見于軾
眉腳
眉開眼笑
眉來眼去
眉棱骨
眉留目亂
眉毛胡子一把抓
眉門
眉目如畫
眉目顏色
眉南面北
《國語辭典》:
巾幗須眉(巾幗鬚眉)
拼音:
jīn guó xū méi
巾幗,古代女子的頭巾和首飾,借指女子;須眉,胡須、眉毛,借指男子?!附韼巾毭肌梗姓煞?。指性格豪爽,有男子氣概的女子。《孽?;ā返谝凰幕兀骸溉缃袂艺f筱亭的夫人,是揚(yáng)州傅容狀元的女兒,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也作「須眉巾幗」。
分類:
丈夫
女子
男子
稱女
氣概
《國語辭典》:
尨眉皓發(fā)(尨眉皓髮)
拼音:
páng méi hào fǎ
形容老人眉發(fā)盡白?!段倪x。張衡。思玄賦》唐。李善。注:「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上問曰:『叟,何時為郎,何其老也!』」也作「龐眉白發(fā)」、「龐眉皓發(fā)」、「龐眉皓首」。
分類:
眉毛
黑白
夾雜
頭發(fā)
雪白
年邁
《高級漢語詞典》:
眉間廣尺
兩眉間隔寬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
《分類字錦》:
眉間一尺(眉間一尺)
《
吳越春秋
》,伍子胥眉間一尺。
分類:
眉
《分類字錦》:
眉見于軾(眉見于軾)
見上注注。兵車之軾高三尺二寸。
分類:
長大
《漢語大詞典》:
眉腳
眉梢。 王西彥
《古屋》
第一部三:“只有那微微地突起的顴骨和永遠(yuǎn)是顰蹙著的眉腳,說明著這一位遲暮的老人的熱情和任性的性格?!?/div>
分類:
眉梢
《國語辭典》:
眉開眼笑(眉開眼笑)
拼音:
méi kāi yǎn xiào
十分愉快?!都t樓夢》第三七回:「婆子們?nèi)苏酒饋?,眉開眼笑,千恩萬謝的不肯受?!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改俏餮笕讼驳拿奸_眼笑,打開皮包,取出一大把鈔票送他?!挂沧鳌该蓟ㄑ坌Α埂ⅰ该?xì)g眼笑」。
《國語辭典》:
眉來眼去(眉來眼去)
拼音:
méi lái yǎn qù
比喻觀賞景色。宋。
辛棄疾
〈
滿江紅。落日蒼茫
〉詞:「落日蒼茫,風(fēng)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后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傳情。《水滸傳》第二一回:「張三亦是個酒色之徒,這事如何不曉得。因見這婆娘眉來眼去,十分有情,記在心里?!挂沧鳌秆廴ッ紒怼埂?/div>
分類:
縱目
眉目傳情
暗中
目觀
觀覽
相互
勾結(jié)
《國語辭典》:
眉棱骨
拼音:
méi léng gǔ
眉毛生長部位的骨頭。
分類:
眉毛
骨頭
《漢語大詞典》:
眉留目亂(眉留目亂)
神色不安貌。 元
施惠
《幽閨記·招商諧偶》
:“不肯賦情薄,隨順教人笑。空使我意沉吟,眉留目亂羞難道?!?/div>
分類:
神色
不安
《漢語大詞典》:
眉毛胡子一把抓(眉毛鬍子一把抓)
比喻辦事不分大小、主次和輕重、緩急。
《人民日報》
1965.8.5:“綜合利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這就需要分清大小、主次和輕重、緩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分類:
辦事
主次
輕重
緩急
《漢語大詞典》:
眉門(眉門)
眉頭。
《再生緣》
第二九回:“半晌低頭生怒色,移時愁目皺眉門。”
分類:
眉頭
《國語辭典》:
眉目如畫(眉目如畫)
拼音:
méi mù rú huà
形容面貌端正美好。《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為人明須發(fā),眉目如畫?!?/div>
分類:
容容
容顏
美麗
《分類字錦》:
眉目顏色(眉目顏色)
《
莊子
》,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
分類:
偶字
《國語辭典》:
眉南面北
拼音:
méi nán miàn běi
形容彼此不和,相互對立。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見了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饑嗔的這飽喜,則為我無過犯難投宰相機(jī)?!挂沧鳌该姹泵寄稀埂?/div>
分類:
彼此
分隔
不和
兩地
合不來
相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