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18,分115頁顯示  上一頁  76  77  78  79  80  82  83  84  8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滕中(元直 )
劉才邵(美中 杉溪居士 )
宋惠直
劉汲(直夫 忠介 )
薛弼(直老 忠簡 )
鄭剛中(亨仲、漢章 北山、觀如 )
宋惠直(子溫 )
陳與義(去非 簡齋、無住道人 )
方聞(彥直 )
胡直孺(少汲、少伋 西山老人 )
何恭直
元紹直
呂直夫
胡邦直
鐘宗直
滕中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東陽人,字元直。滕元發(fā)子。以蔭補官。歷知安吉、解州,以廉勤自勵,所至有聲。官終奉議郎。善草書,尤長于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6—1158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美中,號杉溪居士。徽宗大觀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詞科。高宗時累遷中書舍人,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以帝稱其能文,為時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東開十四渠,溉田數(shù)千畝。官至工部侍郎、權(quán)吏部尚書。有《杉溪居士集》。
全宋詩
劉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號杉溪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上舍釋褐,時年二十四,調(diào)贛、汝二州教授,湖北提舉學(xué)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詞科,遷司農(nóng)寺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遷校書郎。高宗即位,乞養(yǎng)親閑居十年。以御史中丞廖剛薦,為秘書丞,遷吏部員外郎、典侍右選事。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遷軍器監(jiān)丞。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書舍人,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二八)。以忤秦檜,出知漳州,官滿奉祠。二十五年檜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尋權(quán)吏部尚書。以疾請祠,卒年七十二。有《杉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十二卷,其中詩三卷。事見宋周必大《杉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傳?!⒉派墼?,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永樂大典》殘本所存詩。新輯得集外斷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三八
劉才邵(一○八六——一一五八),字美中,號杉溪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大觀二年上舍釋褐,為贛、汝二州教授,復(fù)為湖北提舉學(xué)事干管文字。宣和二年中宏詞科,遷司農(nóng)寺丞。靖康元年遷校書郎。高宗即位,以親老歸侍,居閒十年。后遷秘書丞,歷駕部、吏部員外郎,遷軍器監(jiān)。紹興十三年八月為起居舍人、兼權(quán)中書舍人,又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帝稱其能文。時宰忌之,次年二月出知漳州,有政績。紹興二十六年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尋權(quán)吏部尚書。以疾請祠,加顯謨閣直學(xué)士。二十八年卒。著有《杉溪居士集》二十二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二有傳。
宋惠直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二一八
宋惠直,政和七年,以文林郎試詞學(xué)兼茂科入中等,詔依格循一資,與書局差遣,出為蘄州司錄,后遷明堂令。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八、禮一四之七一、職官六九之二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8 【介紹】: 宋眉州丹棱人,字直夫。哲宗紹圣四年進(jìn)士。累官開封府推官。欽宗時為京西轉(zhuǎn)運副使。金人犯京師,疑馮延緒假傳詔諭,獨帥數(shù)十騎赴京救駕,二帝已被擄。加直龍圖閣、知鄧州兼京西路安撫使。金人攻鄧州,戰(zhàn)死。謚忠介。
全宋詩
劉汲(?~一一二八),字直夫,眉州丹棱(今屬四川)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jìn)士。為合州司理、武信軍推官,知開封府鄢陵縣。歷通判隆德府、河中府,辟開封府推官。謫監(jiān)蓬州酒稅。欽宗時為京西轉(zhuǎn)運副使,駐鄧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遷知鄧州兼京西路安撫使。二年正月,金兵至,率兵迎敵,殉難。謚忠介?!?a target='_blank'>嵩山集》卷五二、《宋史》卷四四八、《宋史新編》卷一七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8—1150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直老。徽宗政和二年進(jìn)士。欽宗靖康初,金兵攻汴京,力主李綱堅守之議,圍解,遷光祿寺丞。高宗紹興初,除湖南運判,助岳飛鎮(zhèn)壓楊幺起事。累擢敷文閣待制。素游秦檜門,岳飛死,凡為飛謀議者皆奪職,唯弼得免。卒謚忠簡。
全宋詩
薛弼(一○八八~一一五○),字直老,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兆谡投辏ㄒ灰灰欢┻M(jìn)士,調(diào)懷州刑曹、杭州教授。欽宗靖康初,汴京城圍解,遷光祿寺丞。為湖南運判。高宗紹興六年(一一三六)至八年,兩次知荊南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八、一一八)。十年,遷陜西轉(zhuǎn)運使(同上書卷一三四)。歷知虔州、福州、廣州。二十年卒,年六十三。事見《水心集》卷二二《薛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薛弼(一○八八——一一五○),字直老,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政和二年進(jìn)士。金人攻汴,贊成堅守。遷光祿丞。紹興中歷荊湖南路轉(zhuǎn)運判官、福建安撫使、知廣州,升敷文閣待制。曾畫策贊岳飛,又與秦檜游,飛死,為飛謀議者皆奪職,弼獨為檜用,世以此少之。紹興二十年卒,年六十三。謚忠簡。見《宋史》卷三八○本傳,《宋會要輯稿》瑞異一之二五,《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8—1154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亨仲,號北山。高宗紹興二年進(jìn)士。累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檜所薦,不敢言和議之非。后充陜西分畫地界使,金欲盡取階、成、岷、鳳、秦、商六州,剛中力爭不從。改四川宣撫副使,選將屯守,蠲去雜稅,治理有方。檜怒其專擅,罷官,責(zé)居桂陽軍,再責(zé)濠州團(tuán)練副使、復(fù)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記》、《北山集》等。
全宋詩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漢章,號北山,又號觀如,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jìn)士,授溫州軍事判官。六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八年,遷殿中侍御史。九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陜,歸除權(quán)禮部侍郎,尋兼詳定一司又兼權(quán)刑部侍郎。十年,除試禮部侍郎。十一年,擢樞密都承旨,為川陜宣諭使。十二年,遷川陜宣撫副使兼營田。十七年,以忤秦檜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居住,徙復(fù)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事見本集卷末附錄鄭良嗣《鄭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資政殿學(xué)士鄭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七○有傳?!∴崉傊性?,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鄭世成刻本(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金華叢書》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鳳丹據(jù)康熙重刻本(簡稱金華叢書本)及《兩宋名賢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號北山,又號觀如,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紹興二年進(jìn)士及第。授溫州軍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監(jiān)察御史,同年十一月遷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樞密行府參謀官。十一年四月,為寶文閣直學(xué)士、樞密都承旨。剛中初為秦檜薦于朝,檜主和議,剛中不敢言。金歸所占地,被檜遣為宣諭司參謀官;及還,除禮部侍郎、川陜宣諭使。改四川宣撫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雜征,請減成都府路對糴及宣撫司激賞錢。又屯兵營田,選將授任。秦檜怒其專擅,責(zé)桂陽軍居住。紹興十八年十一月再責(zé)濠州團(tuán)練副使,復(fù)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窺馀》、《經(jīng)史專音》、《左氏九六編》等。見何耕《宋故資政殿學(xué)士鄭公墓志銘》(《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傳。
宋惠直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9 【介紹】: 宋太平州當(dāng)涂人,字子溫。徽宗崇寧進(jìn)士。任太常博士。事親孝。高宗建炎三年,隨周公望使金,至高郵,疾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0—1138 【介紹】: 宋洛陽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號簡齋。陳希亮曾孫?;兆谡腿甑巧仙峒卓?。授文林郎充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xué)博士。金兵破開封,避亂南下。高宗紹興元年至行都紹興,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參知政事。工詩,初學(xué)黃庭堅、陳師道,后師杜甫,抒寫家國之感,傷時恨別,悲壯蒼涼。后人推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亦能詞。有《簡齋集》、《無住詞》。
全宋詩
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開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學(xué)博士、著作佐郎(《容齋四筆》卷一四)。謫監(jiān)陳留酒稅。南渡后,避亂襄漢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為兵部員外郎。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遷中書舍人,兼掌內(nèi)制。拜吏部侍郎,改禮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為給事中(宋《嘉泰吳興志》卷一四)。以病告,提舉江州太平觀。復(fù)為中書舍人。六年,拜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七年,為參知政事。八年,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湖州,因病,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陳公資政墓志銘》)。有《簡齋集》三十卷、《無住詞》一卷傳世。《宋史》卷四四五有傳?!£惻c義詩,以元刻《增廣箋注簡齋詩集》(此本為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四部叢刊》據(jù)以影印,舊說宋刻,藏北京圖書館)及元抄《簡齋外集》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鮮本《須溪先生評點簡齋詩集》(簡稱須溪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簡齋集》(簡稱四庫本)等。編為三十一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陳與義(1090-1139) 字去非,自號簡齋。洛陽人。江西詩派代表作家。有《簡齋集》、《無住詞》。
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號簡齋,又號無住道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開德府教授,歷太學(xué)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亂,避地襄漢,輾轉(zhuǎn)湖湘廣閩。紹興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遷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出知湖州,復(fù)入為給事中,中書舍人,除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七年,拜參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與義工詩,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簡齋集》(存)、《無住詞》(存)、《陳簡齋內(nèi)外制》(佚)。見張嵲《陳公資政墓志銘》(《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傳,《遂初堂書目》。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方聞,字彥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年十五詣鄉(xiāng)舉,受業(yè)太學(xué),崇寧三年釋褐。政和間歷宣德郎、尚書司封員外郎。建炎初提點江東刑獄,坐不討軍賊,由朝奉郎降兩官沖替。建炎三年遷吏部郎中。紹興九年以左朝散大夫主管臺州崇道觀。后歷太仆少卿,至銀青光祿大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二之七○、選舉一九之二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一八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1 【介紹】: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號西山老人。哲宗紹圣四年進(jìn)士。欽宗靖康元年,以知應(yīng)天府為東道都總管,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紹興元年為刑部尚書,兼權(quán)禮部尚書,官至兵部尚書兼侍讀。工詩。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詩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屬江西)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jìn)士。初為路州司戶,累遷監(jiān)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兆谡土辏ㄒ灰灰涣?,為淮南路轉(zhuǎn)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為東南六路轉(zhuǎn)運輦運撥發(fā)司官(同上書職官四二之一○)。靖康間知南京,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朝擢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隆興府,進(jìn)兵部尚書,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見清同治《奉新縣志》卷八。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號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紹圣四年進(jìn)士,能詩。建炎元年為金人所得,既而歸之,為龍圖閣直學(xué)士、戶部尚書。建炎二年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洪州。紹興元年四月以刑部尚書權(quán)禮部尚書,兼侍讀,守兵部尚書。十一月以兵部尚書兼侍讀卒,贈端明殿學(xué)士。見孫覿《西山老人文集序》(《鴻慶居士集》卷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何恭直,徽宗宣和中知昌化縣(清道光《昌化縣志》卷九)。
元紹直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元紹直,宣和間為中散大夫、知河陽軍州事。見《宋會要輯稿》刑法四之八九,乾隆《孟縣志》卷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四○四
呂直夫,河南偃師(今河南偃師)人。宣和中為朝散郎、提點衢州興道觀。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七,及所撰《重修仙君廟□□記》。
胡邦直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至和二年(1155)任封州知州。
鐘宗直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鐘宗直,宣和間寓居濟(j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