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18,分115頁顯示  上一頁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枉直同貫
枉曲直湊
文直事詳
塌直
祀門戶直
岧峣直上
靴直
一往直前
一直聲
一生孤直
一戳四直溜
形直如溝
繡衣直指
小殿直
小枉大直
《漢語大詞典》:枉直同貫(枉直同貫)
謂曲直不分。 唐 陸贄 《請許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使無辜見疑,有罪獲縱,枉直同貫,人何賴焉。”
分類:曲直
《漢語大詞典》:枉曲直湊(枉曲直湊)
謂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其有才思者之為之也,猶善於依因機會,準擬體例,引古喻今,言微理舉……若夫拙者之為之也,則枉曲直湊,使人愕愕然?!?/div>
《分類字錦》:文直事詳(文直事詳)
宋史李清臣傳:召為兩朝國史編修官,撰河渠、律歷、選舉諸志,文直事詳,人以為不減史漢。
分類:
《漢語大詞典》:塌直
猶筆直。 宋 梅堯臣 《觀何君寶畫》:“尾株塌直脊膂蹙,筋力寫盡蹄腕殊?!?/div>
分類:筆直
《分類字錦》:祀門戶直(祀門戶直)
漢官儀:臘賜大將軍、三公錢各二十萬,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進、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三萬,侍中、將、大夫各二萬,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賁、羽林郎二人共三千,以為祀門戶直。
分類:臘日
《分類字錦》:岧峣直上(岧峣直上)
吳融沃焦山賦:又如幽并之墟,畢昴之位,岧峣直上,磊落相次。
分類:恒山
《駢字類編》:靴直(靴直)
歸田錄:故老能言五代時事者,云:馮相道和相凝同在中書。一日,和問馮曰:公靴新買,其直幾何?馮舉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顧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責久之。馮徐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鬨堂大笑。
《國語辭典》:一往直前  拼音:yī wǎng zhí qián
比喻意志堅定,勇往直前。如:「只要一往直前,努力奮斗,一定可以成功。」
《國語辭典》:一往無前(一往無前)  拼音:yī wǎng wú qián
勇往直前,不畏艱難。明。孫傳庭〈官兵苦戰(zhàn)斬獲疏〉:「曹變蛟遵臣步法,與北兵轉戰(zhàn)沖擊,臣之步兵莫不一往無前?!?/div>
《漢語大詞典》:一直聲(一直聲)
謂說話呼喚聲嘈雜而又接連不斷。紅樓夢第一○五回:“只聽見 邢夫人 那邊的人一直聲的嚷進來説:‘老太太、太太,不……不好了!多多少少的穿靴帶帽的強……盜來了,翻箱倒籠的來拿東西?!?/div>
《分類字錦》:一生孤直
宋之問 題張老松樹詩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戳四直溜
方言。形容身體挺直結實。 梁斌 《紅旗譜》一一:“﹝ 嚴老尚 ﹞伸出左胳膊,挽住 嚴老祥 的右手,說:‘一個個膘膘楞楞的,一戳四直溜的五尺漢子,打架斗毆,不嫌人家笑話?’”
《分類字錦》:形直如溝(形直如溝)
唐書車服志:九品以上則絳褠衣,制如絳公服而狹,袖形直如溝,不垂。
分類:
《漢語大詞典》:繡衣直指(繡衣直指)
官名。 漢武帝 天漢 年間,民間起事者眾,地方官員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仗節(jié),興兵鎮(zhèn)壓,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誅。后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為“繡衣直指”。繡衣,表示地位尊貴;直指,謂處事無私。后亦稱“ 繡衣使者 ”。繡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稱“ 繡衣御史 ”。 王莽 時改稱“繡衣執(zhí)法”。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紀》、《元后傳》后漢書·伏湛傳。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梢责B(yǎng)拙,可以藏愚,繡衣直指所不能繩,強項申威所不能及?!?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漢 以來重守令……雖有刺史、部使者,繡衣直指之屬,間一命之,不專以為治也?!币嗍》Q“ 繡衣 ”、“ 繡衣吏 ”。《北史·高道穆傳》:“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天子繡衣吏, 東吳 美退居?!?宋 姜夔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詞之一:“年年風絮時,繡衣夜半草符移,月中雙槳歸。” 清 魏源 《軍儲篇一》:“夫水師整飭,而外洋無庇販之人;繡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內地無嘗試之犯?!?/div>
《漢語大詞典》:小殿直
宋 宮內高級女官名。相當于 唐 時“裹頭內人”。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一:“﹝國朝﹞內官之貴者則有曰‘御侍’,曰‘小殿直’。此率親近供奉者也。”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一:“小殿直皁軟巾裹頭,紫義襴窄衫,金束帶,而作男子拜,迺有都知、押班、上名、長行之號。 唐 陸宣公 《牓子集》‘諫令 渾瑊 訪裹頭內人’者是也,知其來舊矣?!?/div>
《國語辭典》:小枉大直  拼音:xiǎo wǎng dà zhí
在小地方忍受委屈,但于大處正直無曲。漢。桓寬《鹽鐵論。論儒》:「小枉大直,君子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