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沈昌直(1882—1949),乳名阿存,號穎若,別署次公。擅長詩詞及古文,喜愛搜集鄉(xiāng)邦文獻、考證風土人情,以弘揚先哲、獎掖后進為己任。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古直(1885-1959年),字公愚,號層冰,廣東梅縣人。青年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等一系列活動。在任封川縣、高要縣縣長期間,興辦教育、育苗造林、興修水利,做過不少益于民生的事。辭官后,隱居廬山,研究國學,專心著述。后來,被聘為國立廣東大學文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從事中文教育,執(zhí)教十余年。解放后在廣東省文史研究館供職,并擔任省政協(xié)委員。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邑顧山周東莊人,原名樹屏,又名侃。號剛直。無錫師范畢業(yè),民國五年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曾先后任銅山,川沙師范,上海大學專校等校教員,喜詩詞有吟風弄月詩集。民國十五年由于積極從事革命活動,組織佃戶合作自救會向地主劣紳開展減租斗爭而犧牲。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俞平伯(1900-1990) 原名僧保,字銘衡、直民,筆名一公、屈齋。浙江德清人。俞樾曾孫。191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平大學、中國學院等院校教授。新文學運動初期重要詩人,白話詩創(chuàng)作先驅(qū)。有《紅樓夢研究》、《燕郊集》、《俞平伯詩全編》等。
人物簡介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銘衡,字平伯。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湖州德清東郊南埭村(今乾元鎮(zhèn)金火村)人?,F(xiàn)代詩人、作家、紅學家。亦能詞,葉恭綽在一九五四年的序文中說:“德清俞君平伯,承先德曲園、階青兩先生家學,淹通博雅,有聲于時。欲昔纂《清詩鈔》,曾從君索先德所為詞,顧不知君之亦深于詞學也。故輯《廣篋中詞》,亦未及錄君所作。比復來京師,乃得讀君詞稿曰《古槐書屋詞》者,則功力深至,迥異時流,始感昔者知君之未盡。而君顧不自慊,且下筆矜慎,綜數(shù)十年之作,僅存此二卷。是不但足以窺君之詞之工,抑君治學處世之不茍,概可知也?!奔杏泻颓逭?、夢窗、梅溪之作,此亦當時風尚所致,但總體以小令為主,走的是唐五代、北宋一路。于后主尤其喜歡,不僅有和作,一些詞作甚至直接用其成句。集中多寫景、記游、憶舊之作,但也有人到中年,歲月不居的淡淡感傷。風格上既有后主的自然,又不失二晏的優(yōu)雅,清雅圓融,體現(xiàn)出文人詞的特點。其詞《詞綜補遺》有收錄。
人物簡介
百度百科賈若瑜(1915年6月20日-2016年8月13日),原名賈直,又名若愚、大鑒 、镕溥,四川省合江縣二里鄉(xiāng)人。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9年任膠東軍區(qū)司令員,參與青(島)即(墨)戰(zhàn)役的組織和指揮。新中國成立后,曾作為首任館長籌建軍事博物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2016年8月13日,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原軍事學院副院長賈若瑜同志逝世,享年102歲。
人物簡介
中國對聯(lián)甘棠獎第二屆聯(lián)作選粹楊永立,字敬直,中原人氏,1988年2月29日生,現(xiàn)居廣州,中國楹聯(lián)論壇版主,曾獲2011年中國對聯(lián)創(chuàng)作獎,2012年中國對聯(lián)創(chuàng)作獎金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