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18,分115頁顯示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正色直繩
正直端方
爭高直指
直譯
直直劈劈
直硬硬
直爭爭
直怔怔
直直愎愎
直直溜溜
直直落落
直言極諫
直言不諱
直言極諌
直言賈禍
《漢語大詞典》:正色直繩(正色直繩)
謂嚴(yán)正執(zhí)法。南史·孔休源傳:“﹝ 孔休源 ﹞遷御史中丞,正色直繩,無所廻避,百寮憚之?!?/div>
《分類字錦》:正直端方
釋名:元端,其袖下正直,端方與要接也。
分類:
《分類字錦》:爭高直指(爭高直指)
吳均與朱元思書:夾嶂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分類:
《國語辭典》:直譯(直譯)  拼音:zhí yì
翻譯外國文字時,盡量依原文字句翻譯,而不改其語脈風(fēng)格。
《漢語大詞典》:直直劈劈
猶言直截了當(dāng)。 沙汀 《防空》:“‘說直截點好么?’一個胖子直直劈劈插斷他道,‘究竟要多少錢???’” 沙汀 《淘金記》十五:“ 劉二 撩足挽袖地走了進來,一面直直劈劈地嚷道:‘怎么樣呢?我就去找 白醬丹 他們嗎?’”
《漢語大詞典》:直硬硬
僵直貌。 方志敏 《可愛的中國》:“那兵士直硬硬地躺在那里,閉上眼睛,一句話也不答。”
分類:僵直
《漢語大詞典》:直爭爭
筆直豎立貌。 元張國寶《羅李郎》第二折:“直爭爭髮似揪,熱烘烘面如燒。心癢難揉,都為他無消耗。”
《漢語大詞典》:直怔怔
發(fā)愣的樣子。《收獲》1981年第5期:“他直怔怔站在原處,看著她跑去的背影?!?/div>
分類:發(fā)愣
《漢語大詞典》:直直愎愎
猶言直截了當(dāng)。 郭沫若 《天地玄黃·摩登唐吉珂德的一種手法》:“直直愎愎的說戡亂,我們還可以表示反對的意思,彎彎曲曲的說‘撥亂反治’,我們便被卷進云里霧里去了?!?/div>
《漢語大詞典》:直直溜溜
形容筆直的樣子。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九:“別看這家伙不老實,口小,活好。你看那四條腿子,直直溜溜的,象板凳一樣,干活有勁吶,就是該騸了?!?/div>
分類:筆直
《漢語大詞典》:直直落落
方言。直截了當(dāng),干脆爽快。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吃白相飯》:“但‘吃白相飯’朋友倒自有其可敬的地方,因為他還直直落落的告訴人們說,‘吃白相飯的!’” 朱自清 《古詩十九首釋》:“十九首里本詩和‘涉江采芙蓉’一首各只八句,最短。而這一首直直落落的,又似乎最淺。”
《國語辭典》:直言極諫(直言極諫)  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以正直的言辭極力勸諫?!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朕將親覽焉。」宋。陸九淵 孝文大功數(shù)十論:「蓋文帝以直言極諫求人?!?/div>
《漢語大詞典》:直言極諫科(直言極諫科)
唐 代科舉常選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舉行,由天子親策,專用于網(wǎng)羅選用特殊人才。類似 漢 代的舉賢良文學(xué)、孝廉方正。其中,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最為常見, 宋 代沿之。 唐 白行簡 《李娃傳》:“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應(yīng)直言極諫科,策名第一,授 成都府 參軍?!?宋 蘇舜欽 《乞納諫書》:“臣昨覩乙亥詔書,或越職言事……恐非本於宸衷。蓋陛下即位以來,屢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轉(zhuǎn)對,又置詣匭,設(shè)直言極諫科,今詔書如此,是與前事相違?!?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竊嘗觀 漢 唐 宋 之世,自賢良方正以逮直言極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薦之,天子試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眳㈤?span id="u7qbh3t"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上》、宋史·選舉志。
《國語辭典》:直言不諱(直言不諱)  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直述其事,無所避諱。《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你既專誠問我,我便直言不諱。」《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直言不諱責(zé)備他。」也作「正言不諱」。
分類:直言不諱
《分類字錦》:直言極諌(直言極諌)
后漢書章帝紀(jì):建初元年詔曰:夫鄉(xiāng)舉里選,必累功勞。今刺史守相不明其偽,茂材孝廉歲以百數(shù),既非能顯,而當(dāng)授之政事,甚無謂也。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諌之士各一人。
分類:選舉
《國語辭典》:直言賈禍(直言賈禍)  拼音:zhí yán gǔ huò
因言語正直而招致災(zāi)禍。《野叟曝言》第四一回:「文太夫人早知文郎必以直言賈禍,潛避至此?!挂沧鳌钢毖匀〉湣?。
分類:惹禍招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