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64,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直言無諱
直言無隱
直言正諫
直言正色
直硯
直言極諫科
直言判斷
直言其封
直言切諫
直言三段論
直紂
直值
直撞橫沖
直捉捉
勻速直線運(yùn)動
《國語辭典》:直言無諱(直言無諱)  拼音:zhí yán wú huì
直接說明,無所隱諱?!稌x書。卷七五。范汪傳》:「寧指斥朝士,直言無諱?!挂沧鳌刚圆恢M」。
分類:直率隱諱
《國語辭典》:直言無隱(直言無隱)  拼音:zhí yán wú yǐn
直接說明,無所隱諱?!肚迨犯濉>矶凰?。后妃傳。文宗孝德顯皇后傳》:「今中外臣工于時事闕失,直言無隱?!埂稏|周列國志》第五○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無隱。」
《國語辭典》:直言正諫(直言正諫)  拼音:zhí yán zhèng jiàn
以正直的言論正面規(guī)勸。晉?;矢χk《高士傳。卷中。王斗》:「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div>
《國語辭典》:直言正色  拼音:zhí yán zhèng sè
言語正直,表情嚴(yán)肅?!度龂?。卷一一。魏書。國淵傳》:「太祖辟為司空掾?qū)?,每于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埂度龂萘x》第二二回:「直言正色,論不阿諂?!?/div>
《韻府拾遺 霰韻》:直硯(直硯)
晁氏墨經(jīng):研墨用直硯為上,乃見真色,不攪墨,若圓硯磨失墨之真。
《漢語大詞典》:直言極諫科(直言極諫科)
唐 代科舉常選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舉行,由天子親策,專用于網(wǎng)羅選用特殊人才。類似 漢 代的舉賢良文學(xué)、孝廉方正。其中,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最為常見, 宋 代沿之。 唐 白行簡 《李娃傳》:“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應(yīng)直言極諫科,策名第一,授 成都府 參軍?!?宋 蘇舜欽 《乞納諫書》:“臣昨覩乙亥詔書,或越職言事……恐非本於宸衷。蓋陛下即位以來,屢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轉(zhuǎn)對,又置詣匭,設(shè)直言極諫科,今詔書如此,是與前事相違。” 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竊嘗觀 漢 唐 宋 之世,自賢良方正以逮直言極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薦之,天子試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眳㈤?span id="rvrfxzh"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上》、宋史·選舉志。
《漢語大詞典》:直言判斷(直言判斷)
邏輯學(xué)名詞。亦稱定言判斷。是無條件地反映事物有或沒有某種屬性的判斷。它通過聯(lián)系詞“是”與“不是”來肯定與否定事物的某種屬性。例如:“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的”和“自然界不是靜止不變的”都是直言判斷。它的公式是:S是(不是)P。人們以直言判斷來表現(xiàn)已獲得關(guān)于客觀現(xiàn)實規(guī)律的知識。
《韻府拾遺 冬韻》:直言其封
魏書廣平王連傳:世祖以陽平王熙之第二子渾為南平王,以繼連后。渾薨,子飛龍襲。詔曰:自今奏事諸臣相稱,可云姓名,惟南平王一人,可直言其封。
《漢語大詞典》:直言切諫(直言切諫)
同“ 直言極諫 ”。 漢書·東方朔傳:“ 朔 雖詼笑,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上常用之?!?/div>
《漢語大詞典》:直言三段論(直言三段論)
邏輯學(xué)名詞。即三段論。亦稱定言三段論。是從兩個已知的判斷(前提)推出它們所制約的第三個判斷(結(jié)論)來的間接演繹推理。因為兩個前提和一個結(jié)論都是直言判斷,所以叫直言三段論。如:凡金屬都能導(dǎo)電,銅是金屬,所以銅能導(dǎo)電。
《漢語大詞典》:直紂(直紂)
方言。性情固執(zhí)。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方言:“南都方言……性堅執(zhí)曰直紂?!?/div>
《漢語大詞典》:直值
指物品本身的實際價值。 梁啟超 《生計學(xué)學(xué)說沿革小史》第四章:“故常論售主持貨入市,所定價格,只許從直值,不許從市價?!?/div>
《漢語大詞典》:直撞橫沖(直撞橫衝)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擋或毫無顧忌地亂沖亂闖。 明 無名氏 《英烈傳》第二八回:“這些隨來的精勇,個個拚死殺來,真?zhèn)€是摧枯拉朽,直撞橫衝,殺得 友諒 遠(yuǎn)走二十里之地?!?/div>
《漢語大詞典》:直捉捉
直挺挺。《金瓶梅詞話》第十九回:“見婦人穿一身大紅衣裳,直捉捉吊在牀上?!?/div>
分類:直挺挺
《漢語大詞典》:勻速直線運(yùn)動
簡稱“勻速運(yùn)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運(yùn)動,即加速度等于零的運(yùn)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