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西漢魏人。高祖二年,漢兵敗彭城,魏王豹與齊、趙皆反漢和楚。漢王使韓信擊之,魏以直為大將,卒為韓信所敗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西漢人。景帝時,舉孝廉,為長安令。所乘駿馬,日行五百里。雍州刺史梁緯仗勢索之,孝直以馬為亡父所乘,拒不給。緯怒,誣告其受贓,下獄死。
全漢文·卷六十三孝直,景帝時為長安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138
【介紹】:
西漢南陽人。文帝時為郎。治《老子》,為人善良,人稱長者。遷中大夫。吳楚反,不疑將兵擊之,以功封塞侯。景帝后元年間拜御史大夫。謚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112
【介紹】:
西漢濮陽人,字長孺。景帝時以父任為太子洗馬。武帝初為謁者,往視河內(nèi)火災,矯制發(fā)倉粟賑民。出為東海太守,輕刑簡政,不苛細,有治績。召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為人性倨少禮,好直諫廷諍,謂武帝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武帝稱為“社稷之臣”。又主張與匈奴和親,反對興兵。指責公孫弘、張湯等刀筆吏舞文弄法,阿諛君主。以事免官,居田園數(shù)年,召拜淮陽太守,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西漢東萊人,字長翁。仕為郎,官單父令。治古文《易》,長于卦筮,無章句,專以《彖》、《象》、《系辭》、《義言》解說經(jīng)文,初在民間流傳。東漢時,鄭眾、馬融、鄭玄等并習其學。三國魏王弼注《易》,亦用其說;今本《周易》與費氏有關(guān)。今存《費氏易》、《費氏易林》等輯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初人,字君直。劉秀為布衣時與之交游。嘗夜共講論劉秀當為天子之讖言。秀云安知非吾。萬一果然,各言爾志。眾各言,獨牢默不言。既而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及光武即位,征牢,稱疾不至。每下詔就家存問,亦不應詔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鉅鹿人,字德威。性剛介。郭泰母卒,往吊。適泰鄉(xiāng)人賈淑亦往。居直以泰賢而受惡少賈淑之吊,心怪之,不入而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京兆人,字季直。善屬文,以儒術(shù)教授,隱于南山,不應征聘,名重關(guān)西。馬融從其受業(yè),博通經(jīng)籍,恂奇其才,以女妻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會稽烏程人,字仲平。沈鸞子。州舉茂才,有清名。早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廣州人,字伯直。徙居蒼梧。性孝。任秭歸令,聞母病,解印綬去。母卒,居喪盡禮。太尉馬日殫嘉其孝行,辟太尉諸曹掾。時彭城相左尚以貪贓獲罪,諸掾?qū)侔钢?,逾年不結(jié)。及盛復考,至獄,曉以大義,尚感其意,乃引筆具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汝南朗陵人,字恒直。李固弟子。固為梁冀誣殺,露尸街頭,令有敢收尸者加其罪。亮始成童,自持刑具上書,乞收固尸。不許,臨哭不去。太后憐之,乃許收斂歸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河內(nèi)人。靈帝時大修宮室,刺史、二千石遷除,皆責助修宮錢。直新除巨鹿太守,以有清名,減責三百萬。直不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辭疾,不聽。行至孟津,上書極諫,吞藥自殺。帝為之暫絕修宮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6—220
【介紹】:
三國時右扶風郿縣人,字孝直。漢獻帝建安初入蜀依劉璋,為新都令。奉命邀劉備入蜀,并陳取益州之策。備據(jù)益州,任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倚為謀主。用其策攻殺魏將夏侯淵,奪取漢中。備稱漢中王,以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曾與諸葛亮等共造《蜀科》。卒謚翼。
全三國文·卷六十正字孝直,右扶風郿人。入蜀依劉璋,為新都令,后署軍議校尉。先主定蜀,以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及為漢中王,進尚書令護軍將軍。明年卒,謚曰翼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三國魏弘農(nóng)人,字季直。質(zhì)訥好學。漢獻帝建安初,舉孝廉,稍遷黃門侍郎。入魏,遷侍中,明帝時為大司農(nóng)。嘗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又言為學苦無日,“當以三馀”,即“冬者歲之馀,夜者日之馀,陰雨者時之馀”。作《老子注》。
全三國文·卷二十六遇字季直,弘農(nóng)人。建安初舉孝廉,稍遷黃門侍郎,后轉(zhuǎn)冗散。黃初中出為郡守。明帝時歷侍中大司農(nóng)。有《周易注》十卷,《春秋左氏傳章句》三十卷,《老子訓注》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三國蜀潁川人,字元直。本名福。少好任俠擊劍,后折節(jié)學問。漢末避亂荊州,與諸葛亮相善。劉備屯兵新野,往見之,為備所重,及母為曹操所獲,即薦舉亮,遂辭備歸操。魏文帝黃初中官至御史中丞。以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