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眼前  拼音:yǎn qián
1.面前?!独蠚堄斡浂帯返谌兀骸赋靡菰撇辉谘矍皶r,把這意思向環(huán)翠商量?!?br />2.現(xiàn)在?!都t樓夢》第六八回:「他暫且依了,且打出官司來,又得了銀子,眼前自然了事?!埂段拿餍∈贰返诙鸹兀骸复蟮溇驮谘矍?,諸公還不曉得嗎?」
《國語辭典》:眼底  拼音:yǎn dǐ
眼里、眼睛跟前?!秲号⑿蹅鳌返谌呋兀骸讣爸赁涑鋈?,放在眼底看看,依然還要放在嘴里嚼嚼咽下去?!?/div>
《國語辭典》:眼底下  拼音:yǎn dǐ xià
1.眼睛跟前。如:「你拿到眼底下瞧瞧,再決定是否要買?!?br />2.現(xiàn)今、目前。《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就自己眼底下,見過的這班時派人里頭,不是紈褲公子,便是輕薄少年?!?/div>
《國語辭典》:日下  拼音:rì xià
1.太陽落下。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br />2.現(xiàn)在、目前?!肚迤缴教迷挶尽?熳炖畲渖徲洝罚骸溉障绿鞖馇沂菦觯惴盼迦找膊环??!?br />3.當天?!端疂G傳》第六三回:「犒賞三軍,限日下起行。」
4.京師。唐。錢起送薛判官赴蜀〉詩:「邊陲勞帝念,日下降才杰。」
5.比喻遙遠。唐。王勃滕王閣序〉:「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br />6.國名。在東方荒遠的地方。《爾雅。釋地》:「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div>
《漢語大詞典》:啼妝(啼粧)
見“ 啼粧 ”。
亦作“ 啼糚 ”。亦作“ 啼妝 ”。 1. 東漢 時,婦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漢書·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始自大將軍 梁冀 家所為,京都歙然,諸 夏 皆放效?!?宋 歐陽修 《長相思》詞:“愛著鵝黃金縷衣,啼粧更為誰?” 魯迅 《南腔北調集·關于女人》:“ 西漢 末年,女人的‘墮馬髻’、‘愁眉啼妝’,也說是亡國之兆?!?br />(2).借指美人的淚痕。 前蜀 韋莊 《閨怨》詩:“啼粧曉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蠟炬迎來在戰(zhàn)場,啼糚滿面殘紅印。”一本作“ 粧 ”。
《國語辭典》:本分錢(本分錢)  拼音:běn fèn qián
隸屬個人名目下的錢財。《新唐書。卷一六七。裴延齡傳》:「陛下本分錢,用之亡窮,何所難哉?」
《漢語大詞典》:承泣
(1).穴位名。在目下七分目胞陷中,上承瞳子之處。見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卷三。
(2).馬目下的旋毛。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yǎng)牛馬驢騾:“﹝馬﹞目欲長大,旋毛在目下,名曰‘承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