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黃菌
黃色之蕈類。 唐 白居易 劉禹錫 《秋霖即事聯句三十韻》:“橋柱黏黃菌,墻衣點緑錢?!?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下:“每雨,所溜雨處,輒生黃菌?!?唐 于鵠 《尋李逸人舊居》詩:“茅屋長黃菌,槿籬生白花。”
《漢語大詞典》:小輪(小輪)
(1).小圓輪。文獻通考·王禮十二“指南車…… 天圣 五年, 燕肅 復創(chuàng)意造之”注:“轅端橫木下立小輪二,其徑三寸,鐵軸貫之。”
(2).小船。 唐 白居易 有《泛小輪》詩。亦指小輪船。清史稿·交通志二:“其與大輪并行於內江外海,或駛行大輪所不能達之處,則有小輪?!?br />(3).釣具。 唐 皮日休 《魯望以輪鉤相示》詩:“盡日悠悠舴艋輕,小輪聲細雨冥冥?!?唐 陸龜蒙 《釣車》詩:“小輪輕線妙無雙,曾伴幽人酒一缸?!?/div>
《漢語大詞典》:鬻駱(鬻駱)
唐 白居易 年老病風,將放歌妓 樊素 ,賣所乘駱馬。圉人牽馬出門,馬眷戀反顧長嘶。 素 聞而泣下,婉孌有辭。 白氏 聞 素 言惻然,乃作《不能忘情吟》有云:“鬻駱馬兮放《楊柳枝》,掩翠黛兮頓金羈?!焙笏煊脼榈鋵崱?宋 蘇軾 《戲周正孺二絕》之一:“勸君鬻駱猶閑事,腸斷閨中《楊柳枝》?!卑?,《楊柳枝》為 樊素 善唱之曲。
《國語辭典》:長恨歌(長恨歌)  拼音:cháng hèn gē
詩名。唐白居易所作的長篇敘事詩。為七言古詩。內容描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
《國語辭典》:楊柳腰(楊柳腰)  拼音:yáng liǔ yāo
形容女子纖細柔軟的腰。
《國語辭典》:羅雀門(羅雀門)  拼音:luó què mén
乏人造訪的門庭。參見「門可羅雀」條。唐。白居易〈寄皇甫賓客〉詩:「臥掩羅雀門,無人驚我睡?!顾巍LK軾〈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洛州〉詩:「惟君綈袍信,到我羅雀門。」
《國語辭典》:元和體(元和體)  拼音:yuán hé tǐ
1.稱唐憲宗元和年間詩文的作風。如學韓愈文的奇詭,樊宗師文的苦澀,張籍歌行的流蕩,孟郊詩的矯激,白居易詩的淺切,元稹詩的淫靡。見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
2.元稹詩與白居易詩齊名,天下傳誦,號「元和體」。
《漢語大詞典》:樊蠻(樊蠻)
唐 白居易 的家妓 樊素 、 小蠻 的并稱。 唐 白居易 《天寒晚起引酌詠懷寄許州王尚書汝州李常侍》:“四海故交唯 許 汝 ,十年貧健是 樊 蠻 ?!?/div>
《漢語大詞典》:履道里
洛陽 里巷名。 唐 白居易 所居處。舊唐書·白居易傳:“﹝ 居易 ﹞於 履道里 得故散騎常侍 楊憑 宅,竹木池館,有林泉之致。” 清 錢謙益 《徐武靜生日賦贈八百字》:“重來 履道里 ,旋憶 善和坊 ?!币嗍∽鳌?履道 ”。 唐 白居易 《晚歸府》:“晚從 履道 來歸府,街路雖長尹不嫌。”
《國語辭典》:洗拭  拼音:xǐ shì
洗濯擦拭。唐。白居易〈答崔十八見寄〉詩:「明朝欲見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
《國語辭典》:長慶體(長慶體)  拼音:cháng qìng tǐ
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所開創(chuàng)的七言長篇敘事歌行體。其特點為:從內容上看,常選取典型的人物或事件,以反映具時代和社會意義的主題;從形式上看,為七言歌行;從表現手法和文字風格上看,以鋪敘為主,兼重敘事與抒情結合,文字則力求豐富多采,婉麗纏綿。
《漢語大詞典》:飛云履(飛雲履)
相傳為 唐 白居易 居 廬山 草堂時自制鞋的名稱。 唐 馮贄 云仙雜記·飛云履:“ 白樂天 燒丹于 廬山 草堂,作飛云履,玄綾為質,四面以素綃作云朶,染以四選香,振履則如煙霧。 樂天 著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計不久上升朱府矣?!?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公好神仙,自製飛云履,焚香振足,如撥煙霧,冉冉生云?!?/div>
《漢語大詞典》:賣炭翁
詩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寫賣炭翁辛苦燒炭卻被太監(jiān)強行賤價收購的經過,揭露當時“宮市”的黑暗橫暴,抨擊統(tǒng)治者及其爪牙肆意掠奪的罪行。詩中人物心理刻畫細致,善用比襯手法。
《漢語大詞典》:元白體(元白體)
詩體的一種。 唐 元稹 、 白居易 二人作詩,旨在平易,稱為“元白體”。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元白體: 微之 、 樂天 ,其體一也?!?/div>
《國語辭典》:九老會(九老會)  拼音:jiǔ lǎo huì
宋朝李昉年老罷相,居京師,慕白居易與八位老人一同宴游之舉,與張好問、李運、宋琪、武允成、贊寧、魏丕、楊徽之、朱昂宴集,稱為「九老會」。見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二。至道九老》。
《漢語大詞典》:九老圖(九老圖)
唐 白居易 與 胡杲 、 吉皎 、 劉真 、 鄭據 、 盧貞 、 張渾 年老退居 洛陽 ,曾作尚齒之會,并各賦詩記其事。時為 會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滿 亦告老歸 洛 ,因作九老尚齒之會,并書姓名、年齒,繪其形貌,題為九老圖。后傳世姓名不一。見 唐 白居易 《九老圖詩序》、唐詩紀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圖”為告老還鄉(xiāng)者聚會之典。 元 劉從益 《送儀提點西歸》詩:“自斷平生不問天,拂衣歸去任吾年。五侯鯖飽無多味,九老圖成又一傳?!?/div>
分類: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