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頭針療法
用短毫針在頭皮的特定刺激區(qū)密集針刺以治療疾病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療腦源性疾患所引起的肢體癱瘓、麻木、感覺異常以及共濟失調(diào)、舞蹈震顫、失明、失語等。也可治療內(nèi)臟疼痛、皮膚病、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等。
《國語辭典》:五勞七傷(五勞七傷)  拼音:wǔ láo qī shāng
中醫(yī)上指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勞損的疾病及陰寒、陰痿、里急、精漏、精少、精清、小便頻數(shù)等腎氣虧損的癥狀。
《國語辭典》:無疾而終(無疾而終)  拼音:wú jí ér zhōng
1.沒有疾病而亡?!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次日無疾而終,恰好百歲?!?br />2.半途而廢、不了了之。如:「他做事虎頭蛇尾,定下許多計畫,總是無疾而終?!?/div>
《國語辭典》:無病呻吟(無病呻吟)  拼音:wú bìng shēn yín
本無疾病而呻吟做作。比喻人無端憂戚或妄發(fā)牢騷。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更歡須嘆息,無病也呻吟?!?/div>
《國語辭典》:烏骨雞(烏骨雞)  拼音:wū gǔ jī
皮骨都黑的雞,常用來燉補藥。也稱為「烏雞」。
分類:入藥疾病
《漢語大詞典》:湯半體(湯半體)
疾病名。即半肢風(fēng)。 清 袁枚 隨園隨筆·雜記:“考今疾病之見於古者, 鄭康成 曰‘湯半體’,即今之半肢風(fēng)也?!?/div>
分類:疾病病名
《漢語大詞典》:四六風(fēng)(四六風(fēng))
初生嬰兒疾病。即臍風(fēng)。發(fā)病多在出生后四天至六天。如:孩子的臍帶帶進(jìn)臟東西,得了四六風(fēng),抽死啦!
《國語辭典》:四百四病  拼音:sì bǎi sì bìng
佛家以為人有四百零四種病。泛指人身所有疾病?!度龂酒皆挕>砩稀罚骸敢娪形臅痪?,取出看罷,即是醫(yī)治四百四病之書?!乖`嵐庾妗顿慌x魂》第一折:「三十三天覷了,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
《國語辭典》:絲蟲?。ńz蟲?。 ?span id="iq2mkrt" class='label'>拼音:sī chóng bìng
病名。是一種蚊子傳染的寄生蟲疾病。由血絲蟲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發(fā)炎,有發(fā)熱、淋巴水腫、淋巴結(jié)腫大等癥狀,若未經(jīng)治療則可能演變成象皮腫,使組織增厚腫大。大多數(shù)病例的病變部位在下肢和陰囊。
《國語辭典》:童子癆(童子癆)  拼音:tóng zǐ láo
中醫(yī)指兒童所患的肺結(jié)核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虛弱癥。
《國語辭典》:特效藥(特效藥)  拼音:tè xiào yào
俗稱對于某種疾病有很好療效的藥物。如:「患病應(yīng)正確就醫(yī),不要自行服用所謂的特效藥?!?/div>
《國語辭典》:血友病  拼音:xiě yǒu bìng
病名。指缺乏凝血因子的遺傳性疾病。因血液不易凝固,受傷后常流血不止。
《漢語大詞典》:淹淹牽牽(淹淹牽牽)
形容疾病糾纏不已。 明 唐順之 《與胡梅林總督書》之十二:“脾脹之病,非旬日所積,亦非旬日可遣,淹淹牽牽,半死半活人也。”
《漢語大詞典》:淹尖
謂疾病纏綿。《全元散曲·賞花時》套曲:“覰了這淹尖病體,比 東陽 無異。”
分類:疾病纏綿
《漢語大詞典》:一問一臨(一問一臨)
古禮,君對士的疾病要慰問一次,對士的喪事要臨吊一次,故稱。荀子·大略:“君於大夫三問其疾,三臨其喪,於士一問一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