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6詞典 1分類詞匯 55
《國(guó)語辭典》:境界  拼音:jìng jiè
1.疆界?!读凶?。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guó)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國(guó)?!埂度龂?guó)演義》第五二回:「旗開處,推出一輛四輪車,車大斧,厲聲高叫:『反賊安敢侵我境界!』」
2.場(chǎng)所、地方。遼。耶律楚材 外道李浩和景賢霏字韻予再和呈景賢詩:「我愛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西游記》第二九回:「若再來犯我境界,斷乎不饒!」
3.情況、層次?!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六:「人居世間,總被他顛顛倒倒,就是那空幻不實(shí),境界偶然。」《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同一個(gè)年、月、日、時(shí),一個(gè)是這般境界,一個(gè)是那般境界,判然不合?!挂沧鳌妇车亍?。
4.詩詞或藝術(shù)品所呈現(xiàn)的境域,以及所表現(xiàn)的層次與特質(zhì)。
《國(guó)語辭典》:形體(形體)  拼音:xíng tǐ
1.形狀,身體外貌?!稘h書。卷三○。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形體?!埂度龂?guó)演義》第四三回:「待其腑臟調(diào)和,形體漸安,然后用肉食以補(bǔ)之?!?br />2.分界。《周禮。地官司徒。遂人》:「以土地之圖經(jīng)田野,造縣鄙形體之法。」?jié)h。鄭玄。注:「經(jīng)形體皆謂制分界也?!?/div>
《漢語大詞典》:土疆
領(lǐng)土;疆界。《詩·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 ,徹 申伯 土疆?!?三國(guó) 魏 曹植 《漢武帝贊》:“威振百蠻,恢拓土疆?!?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軍賞罰》:“國(guó)家所取,惟土疆爾?!?span id="7xhgqll"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一一四回:“海疆一帶,小民不安……主上因我熟悉土疆,命我前往安撫?!?/div>
《國(guó)語辭典》:封壤  拼音:fēng rǎng
界域。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云雨俄別,封壤異鄉(xiāng)。」
《漢語大詞典》:閫閾(閫閾)
(1).門限;門戶。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蹈其閫閾,若升 闕里 之堂;入其隩隅,謂登 龍門 之阪?!?唐 高適 《贈(zèng)別沉四逸士》詩:“我來遇知己,遂得開清襟。何意閫閾間,沛然江海深?!?唐 獨(dú)狐及 《古函谷關(guān)銘》:“截函夏于閫閾,鏁天府于戶牖?!?br />(2).謂婦女所居內(nèi)宅的門戶。三國(guó)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閨闈之內(nèi),奉命於太妃;閫閾之外,受教於 沛王 。” 宋 葉適 《惠州姜公墓志銘》:“君七子三女,而以盛強(qiáng)之年喪夫人 龔氏 ,閫閾素嚴(yán),戶外絶行跡?!?明 高明 《琵琶記·丞相教女》:“閨中言語,不出閫閾之外?!?清 方文 《述哀》詩:“兒心憂徬徨,莫敢離閫閾?!?br />(3).地域;疆界。 唐 王勃 《上絳州上官司馬書》:“不然則秋風(fēng)明月,西江留獨(dú)往之因;桂嶠松巖,南山有不羣之地。矧區(qū)區(qū)者,而重高明之閫閾哉!” 明 方孝孺 《送梁宏省親還廣東序》:“國(guó)家盡有宇內(nèi),視四海皆其閫閾,何嘗有所偏厚。”
(4).指學(xué)術(shù)、文藝上的較高境界。 唐 張九齡 《請(qǐng)御批道德經(jīng)及疏施行狀》:“古今殊論,穿鑿多門,徒廣津梁,何階閫閾?!?宋 王禹偁 《諫議大夫臧公墓志銘》:“后變格慕 韓 柳 文,頗近閫閾?!?/div>
《漢語大詞典》:封畛
(1).封地的邊界。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略,自 武父 以南,及 圃田 之北竟?!?晉 陸機(jī) 《五等諸侯論》:“故五等之禮,不革于時(shí),封畛之制,有隆焉爾者,豈玩二王之禍而闇經(jīng)世之筭乎?”
(2).泛指疆界。新唐書·裴度傳:“ 魏博 軍度 黎陽 ,即叩賊境,封畛毗聯(lián),易生顧望,是自戰(zhàn)其地。” 章炳麟 《序種姓上》:“古者民知漁獵,其次畜牧,逐水草而無封畛?!?/div>
《漢語大詞典》:畿封
(1).謂在王畿的四周聚土為界。周禮·地官·封人:“封人掌詔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 鄭玄 注:“畿上有封,若今時(shí)界矣?!?賈公彥 疏:“謂王之國(guó)外四面五百里各置畿限,畿上皆為溝塹,其土在外而為封。” 孫詒讓 正義:“《大司徒》注云:‘千里曰畿。封,起土界也?!?br />(2).指京畿的疆界。宋書·索虜傳論:“至于 晉 始,姦黠漸著,密邇畿封,窺候疆埸?!?南朝 陳 張正見 《和諸葛覽從軍游》:“治兵耀武節(jié),縱獵駭畿封?!?/div>
《漢語大詞典》:畿疆
(1).指王畿和九畿的疆界。《周禮·地官·大司徒》:“制其畿疆而溝封之?!?鄭玄 注:“千里曰畿。疆猶界也。” 賈公彥 疏:“王畿內(nèi)千里,中置王城,面有五百里。其邦國(guó)都鄙亦皆有畿界也?!?span id="7wk2z99" class="book">《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建邦國(guó),立其社稷,正其畿疆之封?!?鄭玄 注:“畿,九畿。” 賈公彥 疏:“謂九畿畿上皆有疆界,封樹以為阻固也?!?宋 周邦彥 《汴都賦》:“司徒制其畿疆,職方辨其土地,前千官而會(huì)朝,后百族而為市。”
(2).指國(guó)都附近的疆土。 清 陶澄 《當(dāng)新安吏》詩:“蛾賊 關(guān) 西來,縱橫入畿疆?!?span id="w7kbbek"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回:“ 山 右尤畿疆屏蔽,西北膏腴?!?/div>
《漢語大詞典》:疆圻
(1).猶疆界。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青城山修齋詞》:“定 蜀 漢 之疆圻,扼 黔 巫 之襟帶?!?br />(2).邊疆。借指封疆大吏。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三:“家傳方略,勇敢性成,連任疆圻,多所籌畫?!敝袊?guó)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又前 兩廣 總督 岑春煊 頗有知兵之名,久任疆圻,威望夙著。”
《漢語大詞典》:封界
(1).疆界;邊境。管子·小匡:“正其封界。”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guó)二年:“自是各謹(jǐn)封界,秋毫不敢犯?!?br />(2).引申為界線。荀子·正論:“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職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肇域
(1).疆界。《詩·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鄭玄 箋:“肇,當(dāng)作兆。王畿千里之內(nèi),其民居安,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經(jīng)界?!?孔穎達(dá) 疏:“箋以肇域共文,當(dāng)謂界域營(yíng)兆,故轉(zhuǎn)肇為兆。記令千里之內(nèi),民得安居,乃后正天下之經(jīng)界,以四海為兆域?!?清 顧炎武 撰有《肇域志》,有關(guān)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勝等資料皆歸入之,有鈔本流傳。
(2).劃分。
《漢語大詞典》:楚界
指古 楚國(guó) 的疆界。 唐 柴夔 《望九華山》詩:“北截 吳 門疑地盡,南連 楚 界覺天低?!?/div>
分類:疆界
《國(guó)語辭典》:疆徼  拼音:jiāng jiào
邊界、國(guó)界?!读簳?。卷一。武帝本紀(jì)上》:「遂使億兆離心,疆徼侵弱?!?/div>
《漢語大詞典》:界境
疆界。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安之 ( 嚴(yán)安之 )到,則周行廣場(chǎng),以手板畫地示眾曰:‘犯此者死?!允墙K五日酺宴,咸指其地畫曰:‘ 嚴(yán)公 界境?!療o一人敢犯者。”
分類:疆界
《漢語大詞典》:畛封
(1).疆界。 宋 司馬光 《送劉觀察知洺州》詩:“畛封連故 趙 ,廬井帶清 漳 ?!?br />(2).界限。 宋 惠洪 冷齋夜話·白土埭:“然觀其詩句,脫去畛封,有超然自得之氣,非尋常介夫所能作也?!?曹之騏 《騰越光復(fù)記略》:“當(dāng)事未定,亦有建軍政分府之説者,卒屏不用,以去畛封。”
分類:界限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