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5詞典 1分類詞匯 414
共415,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遺筑
遺儀
麻子
遺害
貽休
遺景
遺學(xué)
遺操
遺田
篙眼
彈痕
余聲
遺甃
遺勛
遺讖
《漢語大詞典》:遺筑(遺築)
前代遺留下的建筑物。 南朝 梁 沈約 《上錢隨喜光宅寺啟》:“伏惟 中陽 故里, 舂陵 舊居,夷漫滌蕩,曾無遺筑?!?元 柳貫 《晨度居庸至南關(guān)門》詩:“矗崖巨石擎佛屋,壁門遺筑開軍城?!?清 繆沅 《訪汪鈍翁先生故居》詩:“山光塔影尚嶙峋,遺筑丘南野水濵。”
《漢語大詞典》:遺儀(遺儀)
(1).前代的儀仗規(guī)制。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飾遺儀於組旒,淪徂音乎珩珮?!?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yáng)州薦士表》:“ 甘泉 遺儀, 南宮 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br />(2).前人留下來的法度、準(zhǔn)則。 唐 柳宗元 《為文武百官請(qǐng)復(fù)尊號(hào)表》之六:“徒示其罰,不旌其功,何以知區(qū)宇之削平,何以知宗廟之興復(fù),似非陛下之本意,但自欲改先祖之遺儀耳。”
《國語辭典》:麻子  拼音:má zi
1.因出天花而留下的痘瘢。如:「他小時(shí)候曾得過天花,所以臉上有一些麻子?!?br />2.臉上長有麻子的人?!度辶滞馐贰返谝黄呋兀骸妇疤m江指著那一個(gè)麻子道:『這位是支劍峰先生?!弧?/div>
《國語辭典》:遺害(遺害)  拼音:yí hài
遺留下的禍患、毒害?!都t樓夢(mèng)》第一二回:「是何妖鏡!若不早燬此物,遺害于世不小?!?/div>
《漢語大詞典》:貽休(貽休)
留下美名。 清 盧文弨 《國子監(jiān)生丁君體曾家傳》:“吾於 丁君 有慨焉,因其孤之請(qǐng),而為之次其行誼,知其克上承遺緒,而將貽休於后人也。”
分類:留下美名
《漢語大詞典》:遺景(遺景)
(1).謂把日光拋在后面。形容迅速之極。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騁逸策迅者,雖遺景而不勞;因風(fēng)凌波者,雖濟(jì)危而不傾?!?br />(2).謂留下生動(dòng)的形象。形容詩寫得出神入化。 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開府書》:“ 青蓮 能虛, 工部 能實(shí)。 青蓮 唯一於虛,故目前每有遺景; 工部 唯一於實(shí),故其詩能人而不能天,能大能化而不能神?!?br />(3).指遺漏未及的景致。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詩中難者,莫過於情詩,然樂府尤盛於 元 ,千萬人口中咀嚼,外無遺景,內(nèi)無遺情,雖有作者,罕得新意?!?/div>
《漢語大詞典》:遺學(xué)(遺學(xué))
指前人留下的學(xué)說。漢書·劉歆傳:“傳問民間,則有 魯國 桓公 、 趙國 貫公 、 膠東 庸生 之遺學(xué)與此同,抑而未施?!?元 劉固 《書事》詩:“ 朱 張 遺學(xué)有經(jīng)綸,不是清談?wù)`世人?!?清 劉大櫆 《〈東皋先生時(shí)文〉序》:“迄於今,承襲舛訛,先民之遺學(xué),掃地盡矣?!?/div>
《漢語大詞典》:遺操(遺操)
(1).指前人留下來的琴曲。文選·嵇康〈琴賦〉:“理 重華 之遺操,慨遠(yuǎn)慕而長思。” 李善 注:“ 重華 ,謂 舜 也。《琴道》曰: 舜 操者,昔 虞舜 圣德玄遠(yuǎn),遂升天子。喟然念親,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操。” 元 薩都剌 《焦桐》詩:“天??者z操,冰霜見裂紋?!?br />(2).指留下的德操。晉書·羊祜傳:“身沒讓存,遺操益厲?!?/div>
《漢語大詞典》:遺田(遺田)
死者留下的田產(chǎn)。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王蟾香》:“父母相繼沒,依於叔氏以居。遺田十餘頃,亦叔為之經(jīng)理?!?/div>
《漢語大詞典》:篙眼
猶篙痕。以篙撐船,篙在岸上留下的孔穴。 宋 蘇軾 《百步洪》詩之一:“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div>
《漢語大詞典》:彈痕(彈痕)
槍彈或炮彈擊中物體后留下的痕跡。 郭希仁 《從戎紀(jì)略》:“近城門兩面垛堞數(shù)十丈,無處無彈痕,其密處幾不能辨磚形?!?/div>
《漢語大詞典》:余聲(餘聲)
(1).遺留下的聲響。《文選·陸機(jī)〈于承明作與士龍〉詩》:“佇眄要遐景,傾耳玩餘聲?!?劉良 注:“玩想其餘語之聲?!?span id="ibksylr" class="book">《文選·沈約〈冬節(jié)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高車塵未滅,珠履故餘聲?!?呂延濟(jì) 注:“餘聲者,思昔時(shí)之履步,若在耳故也?!?br />(2).未盡之聲。 宋 王安石 《九井》詩:“餘聲投林欲風(fēng)雨,末勢卷土猶溪坑?!?br />(3).其他聲響。 唐 柳宗元 《夏晝偶作》詩:“日午獨(dú)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div>
《漢語大詞典》:遺甃(遺甃)
前代留下的墻壁。 清 厲鶚 《周少穆招同人游瑪瑙寺訪后仆夫泉分得無字》詩:“芳公遺甃在,寒碧窺墻隅?!?清 李調(diào)元 《謁南唐后主祠》詩:“遺甃風(fēng)前墮,空山雨外斜?!?/div>
《漢語大詞典》:遺勛(遺勳)
亦作“ 遺勛 ”。 指前人留下的功勛。隸釋·漢金鄉(xiāng)長侯成碑:“存有顯名,終有遺勛?!?span id="x17ig5k" class="book">《隸釋·漢幽州刺史朱龜碑》:“烈烈遺勛,景炎彌光?!?span id="5j7xvtp" class="book">《隸釋·三國魏公卿上尊號(hào)奏》:“興遺勛,斷絶世?!?/div>
《漢語大詞典》:遺讖(遺讖)
(1).前人留下的預(yù)言吉兇得失的讖言。文選·班固〈幽通賦〉:“ 黃神 邈而靡質(zhì)兮,儀遺讖以臆對(duì)?!?李善 注:“ 應(yīng)劭 曰: 黃 , 黃帝 也,作占?jí)魰诲?,遠(yuǎn)也。言 黃神 邈遠(yuǎn)無所質(zhì)問,依其遺讖文,以胸臆為對(duì)也?!?清 丘逢甲 《漫遣三迭前韻》之一:“ 六朝 遺讖詮《桃葉》, 三峽 哀謡和《竹枝》?!?br />(2).謂在他人家中留下讖語。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時(shí)酷吏多令盜夜埋蠱遺讖於人家,經(jīng)月,告密籍之?!卑?,舊時(shí)造反,往往假借讖緯以號(hào)召群眾。故 曹魏 以來歷代王朝,都明令嚴(yán)禁,如有發(fā)現(xiàn),按法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