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5詞典 1分類詞匯 414
共415,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遺圖
散滯
遺羞
遺痕
遺調(diào)
余輝
血跡
遺轍
遺辭
針眼
剩下
貽悔
遺息
遺著
著跡
《漢語大詞典》:遺圖(遺圖)
(1).指前人留下的謀劃。宋書·孝武帝紀(jì):“兵役糜耗,府藏散減,外內(nèi)眾供,未加損約,非所以聿尊先旨,敬奉遺圖?!?br />(2).指前代留下的圖卷。 唐 李白 《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佽飛 斬長蛟,遺圖畫中見。”
《漢語大詞典》:散滯(散滯)
謂散發(fā)積壓的財(cái)物。《晉書·食貨志》:“古人權(quán)量國用,取贏散滯,有輕重平糴之法。”
指遺留下來的零散之物。 漢 荀悅 申鑒·時(shí)事:“ 秦 之滅學(xué)也,書藏於屋壁,義絶於朝野,逮至 漢 興,收摭散滯,固已無全學(xué)矣?!?/div>
《漢語大詞典》:遺羞(遺羞)
謂留下羞辱。 唐 盧肇 《海潮賦》:“是以納人於聾昧,遺羞乎后代。” 清 王時(shí)翔 《于忠肅公墓》詩:“嗟哉 徐 石 輩,青史祗遺羞?!?/div>
分類:留下羞辱
《漢語大詞典》:遺痕(遺痕)
遺留下來的痕跡。 宋 孔武仲 《平陽嘆》:“ 伯升 何曾上青天,濺血遺痕芳草間?!?郭沫若 《今昔集·由詩劇說到奴隸制度》:“ 中國 文字上所剩下來的奴隸字樣,如奴,如隸,如仆,如奚等等,的確都是家內(nèi)的;但也有一部分升華為政治上的高級(jí)職位,如宰,如臣,如仆(古時(shí)有太仆)等,這正是一部階級(jí)統(tǒng)治史的轉(zhuǎn)變遺痕。”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這個(gè)革命是私有制度進(jìn)一步的完成,與 夏 朝的發(fā)展方向,并沒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歷史沒有留下像 商 周 間那樣劇烈斗爭的遺痕。”
《漢語大詞典》:遺調(diào)(遺調(diào))
指前代留下的曲調(diào)。 宋 陸游 《游大智寺》詩:“正如《霓裳曲》,零落得遺調(diào)?!?清 宋犖 《蘇門徵君孫鍾元先生》詩:“朱絃失遺調(diào),嘆息撫焦桐?!?/div>
《漢語大詞典》:余輝(餘輝,餘煇)
(1).殘留的輝光;光線末端的微弱部分。 南朝 梁 吳均 《擬古·秦王卷衣》詩:“初芳薰復(fù)帳,餘輝曜玉牀?!?宋 歐陽修 《夕照》詩:“夕照留歌扇,餘輝上桂叢?!?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艙里躲著樂工等人,映著汽燈的余輝蠕動(dòng)著?!?br />(2).比喻殘剩的時(shí)光年華。 唐 李端 《早春同庾侍郎題青龍上方院》詩:“相見惜餘輝,齊行登古寺?!?br />(3).前人留下來的光輝風(fēng)范。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寤時(shí)俗之多累,仰 箕山 之餘輝。”
餘煇:同“ 餘輝 ”。 明 都穆 南濠詩話:“外高祖 朱先生 文奎 嘗學(xué)詩 楊廉夫 , 洪武 初為郡學(xué)訓(xùn)導(dǎo)。其《元夕》詩云:‘……游人踏清影,疊鼓催餘煇。’”
《國語辭典》:血跡(血跡)  拼音:xiě jī
血液滴落或沾附于各種物體上的痕跡。通??蓳?jù)以偵斷刑案?!度龂萘x》第二○回:「微露素絹,隱見血跡。」《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便有個(gè)把好事的人盤問他起來,口里含糊,滿牙關(guān)多是血跡?!?/div>
分類:留下痕跡
《漢語大詞典》:遺轍(遺轍)
(1).指留下的車轍。 唐 劉駕 《古出塞》詩:“古來犬羊地,巡狩無遺轍?!?br />(2).猶遺軌。比喻前人留下的法度規(guī)則等。《文選·陸機(jī)〈五等論〉》:“ 光武 中興,纂隆皇統(tǒng),而猶遵覆車之遺轍,養(yǎng)喪家之宿疾?!?李善 注:“言 光武 猶遵師 前漢 之失也。晏子春秋:‘諺曰:前車覆,后車戒也?!?明 宋濂 《無盡燈禪師行業(yè)碑銘》:“大士 韶國師 之法嗣也,吾可不遵行遺轍乎!”
《漢語大詞典》:遺辭(遺辭)
亦作“ 遺詞 ”。
(1).指前人留下的言論。 漢 蔡邕 《太傅安樂侯胡公夫人靈表》:“昔先圣之遺辭,言仁者其壽長?!?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章帝紀(jì)》:“‘五經(jīng)’剖判,去圣彌遠(yuǎn),章句遺辭,乖疑難正?!?宋 曾鞏 《試秘書省校書郎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銘》:“古有遺辭,罔不采獲?!?br />(2).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詞章。 宋 梅堯臣 《問牛喘賦》:“余得摭遺辭,掇遺韻,索遺意而用以酬?!?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藝文賞鑒:“ 張靖之 《題馬和之〈伐檀圖〉》詩:‘ 后稷 肇王業(yè),《豳風(fēng)》有遺詞?!?清 黃景仁 《題翁覃溪所藏宋槧施注蘇詩原本》詩:“終愁綴葺或失真,遺辭浪説《由儀》補(bǔ)?!?/div>
《國語辭典》:針眼(針眼)  拼音:zhēn yǎn
1.針上穿線的孔。如:「針眼這么小,線根本穿不過去嘛!」
2.被針刺過所留下的孔。如:「那塊布飽經(jīng)拆縫,已是千瘡百孔,滿布針眼了?!?/div>
《國語辭典》:針眼(針眼)  拼音:zhēn yan
病名。眼瞼腺發(fā)炎。
《國語辭典》:剩下  拼音:shèng xià
剩馀、殘留?!都t樓夢》第七一回:「我正要吃晚飯,你在這里打發(fā)我吃,剩下的你就和珍兒媳婦吃了?!?/div>
《漢語大詞典》:貽悔(貽悔)
留下悔恨。晉書·王坦之傳:“悼司徹之貽悔,審褫帶之所緣。” 宋 陳造 《泊海子口》詩:“遄邁自本圖,闕供恐貽悔?!?清 薛福成 《與法蘭西立約通商保護(hù)越南議》:“約事之多歧,人言之可畏,稍不詳審,或致貽悔於將來也?!?/div>
分類:留下悔恨
《漢語大詞典》:遺息(遺息)
死者遺留下來的子息。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且 李順 草寇,百日而已,乃 孟昶 后宮之遺息也?!?清 曹寅 《辛卯三月二十六日聞?wù)鋬簹憰巳虘Q兼示四侄寄西軒諸友》詩之二:“予仲多遺息,成材在四三?!?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中山穆王無子國除誤從帝紀(jì)》:“則 暢 薨之后,遺息猶存,舊封不改?!?/div>
《國語辭典》:遺著(遺著)  拼音:yí zhù
死者生前遺留下來的著作。
《國語辭典》:著跡(著跡)  拼音:zháo jī
留下痕跡。
分類: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