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5詞典 1分類詞匯 414
共414,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遺墨
土花
留心
遺澤
鴻爪
遺逸
勾留
往跡
遺訓(xùn)
遺意
墨痕
存留
垂裕
遺芳
遺孤
《國語辭典》:遺墨(遺墨)  拼音:yí mò
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宋。梅堯臣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詩:「鐘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div>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宋 周邦彥 《風(fēng)流子·春景》詞:“羨金屋去來,舊時(shí)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墻。” 元 傅按察 《鴨頭綠·錢塘懷古》詞:“禁庭空、土花暈碧,輦路悄、呵喝聲乾?!?br />(2).金屬器皿表面長期受泥土剝蝕而留下的痕跡。 宋 梅堯臣 《古鑒》詩:“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獸角微訛?!?元 楊載 《臥鐘》詩:“ 漢 殿經(jīng)焚后,呺然臥草中。雕幾牙板廢,銹澀土花蒙?!?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七)》:“﹝土財(cái)主﹞買了一個(gè)鼎,據(jù)說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駁,古香古色?!?/div>
《國語辭典》:留心  拼音:liú xīn
注意、小心?!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赋嘘P(guān)照,我留心就是了?!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敢院蠛纤f話,倒要留心,不要再被他發(fā)作起來,又要辭館?!?/div>
《國語辭典》:遺澤(遺澤)  拼音:yí zé
遺留給后世的恩惠德澤?!读凝S志異。卷一。王成》:「釵直幾何,先夫之遺澤也?!?/div>
《國語辭典》:鴻爪(鴻爪)  拼音:hóng zhǎo
比喻往事的痕跡。參見「雪泥鴻爪」條。元。柳貫大雪戲詠〉詩:「踐跡嗔鴻爪,全生愧馬蹄。」
《漢語大詞典》:遺逸(遺逸)
亦作“ 遺佚 ”。亦作“ 遺軼 ”。
(1).遺漏;遺棄而不用。孟子·公孫丑上:“進(jìn)不隱賢,必其以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列子·黃帝:“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訓(xùn)者,無所遺逸焉。”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夫科舉本以取天下英才,格律其大約也,或者捨彼取此,使士有遺逸之嗟?!?清 唐孫華 《送宮恕堂北上》詩:“況今名俊盡鶱騰,遺佚奇才只一箇?!?br />(2).遺失;散失。北齊書·盧文偉傳:“﹝ 盧詢祖 ﹞有文集十卷,皆致遺逸?!?宋 蘇轍 《上皇帝書》:“茍誠以為有遺才焉,則今所謂遺逸之書,有以收之矣?!?宋 蘇轍 《進(jìn)御集表》:“臣頃被圣旨編次遺文,始於禁中,次及三省密院,下至文武諸臣之家,凡尺牘寸紙,無所遺軼。”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八·漢遺文:“世以 柳子 編 西漢 文章,只據(jù)文選,固多遺軼。”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宗室詩人:“晚年獨(dú)居一室,人跡罕至,詩篇不復(fù)檢閲,故多遺佚?!?胡樸安 《〈中國文學(xué)史〉序》:“ 牛宏 以典籍遺逸,表請(qǐng)開獻(xiàn)書之路?!?br />(3).指散失之物。多指遺文散籍;遺事逸聞。漢書·藝文志:“ 武帝 時(shí),軍政 楊僕 捃摭遺逸,紀(jì)奏兵録,猶未能備?!?晉 干寶 《〈搜神記〉序》:“雖考先志於載籍,收遺逸於當(dāng)時(shí),蓋非一耳一目之所親聞?dòng)G也,又安敢謂無失實(shí)者哉?!?宋 晁補(bǔ)之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詩:“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若父祖捐館日,子孫幼弱,及一旦編摹,豈免小有疏略,當(dāng)隨拾遺佚而為別集可也?!?元 孛術(shù) 魯翀 《大都路總都管姚公神道碑》:“公揚(yáng)歷四十餘年,功名事業(yè),磊磥赫奕。侃訪輯遺軼,既久始備?!?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七:“至如路史,第博采前人遺逸,務(wù)得其説,以傅三妃之名,其是非悉不暇記矣?!?清 龔自珍 《城南席上謠》:“一客談遺佚,目挾十錢入西市,五錢麥糊五錢紙,年年冬望 日本 使?!?br />(4).猶隱居。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是歲遣博士 褚大 等六人持節(jié)巡行天下,存賜鰥寡,假與乏困,舉遺逸獨(dú)行君子詣行所在?!?唐 柳宗元 《賀赦表》:“廢金寶之貢,有以彰儉德;搜遺逸之士,有以表至公?!?清 黃宗羲 《陳伯美先生七十壽序》:“蓋 明 初之有求於遺逸者,議論之公;而今之不敢信草野者,聞見之陋也?!?br />(5).隱士;遺才。 唐 方干 《題懸溜巖隱者居》詩:“見説公卿訪遺逸,逢迎亦是戴烏紗?!?元 劉塤 隱居通議·駢儷一:“市駿骨而捐金,招來遺軼;聞鷄鳴而起舞,寤寐功名。”明史·麻僖傳:“四十年疏陳納諫諍、舉枚卜、補(bǔ)大僚、登遺佚、速考選數(shù)事,不報(bào)?!?明 貝瓊 《送王克讓員外赴陜西》:“應(yīng)念東南有遺佚,采芝深谷尚盤桓?!?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三節(jié):“ 圣祖仁皇帝 ,一開博學(xué)鴻詞科,再設(shè) 明 史館,搜羅遺佚,徵辟入都,位之以一清秩一空名,而天下帖帖然、戢戢然矣?!?吳晗 《社會(huì)賢達(dá)考》:“隱了幾年,跟了幾年,名氣有了,盛朝圣世是應(yīng)該徵舉遺逸的,于是得了‘社會(huì)賢達(dá)’之名而馳馬奔命,趕進(jìn)京師‘初入朝堂’了?!?br />(6).指前一朝代留下來的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五·退谷論經(jīng)學(xué):“ 明 初,人猶多經(jīng)學(xué),皆 元 時(shí)遺逸?!?胡樸安 《〈中國文學(xué)史〉序》:“ 順 康 之世,故老遺逸,越在草莽,承東林氣節(jié)之盛,為經(jīng)濟(jì)有用之學(xué)?!?梁啟超 《論私德》二:“ 順 康 間,首開博學(xué)鴻詞,以摯遺逸?!?/div>
《國語辭典》:勾留  拼音:gōu liú
因事停留?!度辶滞馐贰返谝话嘶兀骸杆娜烁吲d,一路說笑,勾留頑耍,進(jìn)城遲了,已經(jīng)昏黑?!?/div>
《漢語大詞典》:往跡(往蹟)
亦作“ 往蹟 ”。
(1).人或車馬行進(jìn)所留下的蹤跡。 晉 陶潛 《桃花源詩》:“往跡浸復(fù)湮,來徑遂蕪廢。”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詩之十五:“壯歲客四方,蹙蹙少安宅。迨老猶未已,車馬多往蹟?!?br />(2).前人或過去的事跡。 唐 孟郊 《自商行謁復(fù)州盧使君虔》詩:“ 仲宣 荊州 客,今余 竟陵 賓。往蹟雖不同,託意皆有因。” 甘簃 《辛亥和議之秘史》:“辛亥南北和議之往蹟,人人知之,亦人人能言之?!?/div>
《國語辭典》:遺訓(xùn)(遺訓(xùn))  拼音:yí xùn
前人遺留下來的訓(xùn)示、教誨。晉。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二首之二:「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顾?。歐陽修 瀧岡阡表:「乃列其世譜,具刻于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xùn),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div>
《漢語大詞典》:遺意(遺意)
(1).死者生前或臨終時(shí)的意見、愿望。《后漢書·劉愷傳》:“故 居巢侯 劉般 嗣子 愷 ,當(dāng)襲 般 爵,而稱父遺意,致國弟 憲 ,遁亡七年,所守彌篤?!?span id="ja9hykf"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東海定王霖傳》:“ 明帝 即位,以先帝遺意,愛寵 霖 異於諸國?!?span id="ttezqj0" class="book">《陳書·袁泌傳》:“其子述 泌 遺意,表請(qǐng)之,朝廷不許,贈(zèng)金紫光祿大夫,謚曰 質(zhì) ?!?br />(2).指前人的心愿、意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起居注:“ 江陵相 定議,以修撰、編、檢、史官充日講者,日輪一員,記注起居,兼録圣諭詔冊(cè)等。今日之制,即本 江陵 遺意也?!?br />(3).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宋 梅堯臣 《省符上人》詩:“獨(dú)聞依舊坐焚香,尚把殘編討遺意?!?清 梁章鉅 浪跡續(xù)談·玉皇山:“《杭州府志》云: 龍山 者, 錢氏 郊天之所,釋老之談,或云 阿育王 ,或云 玉皇 ,皆祀天遺意也?!?郁達(dá)夫 《過去》:“所以這港市的建筑,還帶著些當(dāng)時(shí)的時(shí)代性,很有一點(diǎn)中古的遺意?!?/div>
《國語辭典》:墨痕  拼音:mò hén
著墨的痕跡。如:「這字墨痕猶新,才寫不久?!?/div>
《國語辭典》:存留  拼音:cún liú
保存、留下。《西游記》第四一回:「菩薩念動(dòng)真言,把凈瓶攲倒,將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無半點(diǎn)存留。」《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一切買賣、賒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張?!?/div>
《漢語大詞典》:垂裕
謂為后人留下業(yè)績或名聲。《書·仲虺之誥》:“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孔 傳:“垂優(yōu)足之道示后世。” 唐 白居易 《中和節(jié)頌》:“德洽道豐,萬邦來同。微臣作頌,垂裕無窮。”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詒謀垂裕,圣模宏遠(yuǎn)。”
《漢語大詞典》:遺芳(遺芳)
(1).指寒冬季節(jié)百花凋謝后遺留下來的香花芳草,如蘭花、菊花、梅花等。《楚辭·遠(yuǎn)游》:“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鄉(xiāng)風(fēng)而舒情。” 王逸 注:“‘斯遺芳’一本作‘此芳草’。” 晉 陸云 《九愍》:“握遺芳而自玩,挹浩露於蘭林?!?宋 王十朋 《州宅即事》詩:“泉南古州宅,草木有遺芳。”紅樓夢(mèng)第八七回:“猶記‘孤標(biāo)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之句,未嘗不嘆冷節(jié)遺芳,如吾兩人也?!?br />(2).遺留的芳香。《文選·曹植〈七啟〉》:“紫蘭丹椒,施和必節(jié),滋味既殊,遺芳射越。” 李善 注:“《上林賦》曰:‘眾香發(fā)越?!?郭璞 曰:‘香氣射散也?!?晉 張華 《游獵篇》:“燔炙播遺芳,金觴浮素蟻?!?宋 朱熹 《社后一日作》詩:“尚論千載前,簡編有遺芳?!?br />(3).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 林宗 存為一世之所式,沒則遺芳永播?!?唐 李商隱 《題道靖院》詩:“獨(dú)坐遺芳成故事,褰帷舊貌似 元君 ?!?明 宋濂 《雙桂軒記》:“今逢圣時(shí),復(fù)嗜學(xué)不厭,思學(xué)趾前人遺芳?!?br />(4).猶遺墨。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傳信克備其遺芳,考行敢徵於故事。” 清 吳定 《祭何生文》:“側(cè)望子榻,遺芳靜嘉,詩書肆好,塵垢新加?!?/div>
《國語辭典》:遺孤(遺孤)  拼音:yí gū
死者所遺留下來的孤兒?!度龂?。卷一二。魏書。崔琰傳》:「及琰友人公孫方、宋階早卒,琰撫其遺孤,恩若己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