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75,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梵界
界溝
界別
半界
法界性
前界
政界
福界
界隔
界畔
界址
報(bào)界
犯界
五界
租界
《漢語大詞典》:梵界
梵天世界。指佛寺。 清 趙翼 《泊舟金山下宿》詩:“梵界真成清浄地,僧窗靜閲往來人?!?/div>
《漢語大詞典》:界溝
把舌頭的前三分之二與后三分之一分開的V形溝,它容納輪廓乳頭
心臟右心房外邊的淺溝
《漢語大詞典》:界別
劃分;區(qū)別。漢書·西域傳贊:“ 淮南 、 杜欽 、 揚(yáng)雄 之論,皆以為此天地所以界別區(qū)域,絶外內(nèi)也?!?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回想到 唐 虞 以前的人……他們是沒有物我的區(qū)分,沒有國族的界別?!?/div>
《駢字類編》:半界
宋史食貨志:開禧末。餉臣陳咸以歲用不足。嘗為小會。卒不能行。嘉定初。每緡止直鐵錢四百以下。咸乃出金銀度牒一千三百萬。收回半界。期以歲終不用。
《漢語大詞典》:法界性
法性。 宋 張商英 護(hù)法論:“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報(bào)著而不証得,于是稱法界性,説《華嚴(yán)經(jīng)》?!?/div>
分類:法性
《駢字類編》:前界
宋史食貨志:是時(shí)條禁愈密,較課以租額,前界遞年相參。
《國語辭典》:政界  拼音:zhèng jiè
泛稱服務(wù)政治事業(yè)的人群。如:「他在政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div>
《漢語大詞典》:福界
指佛寺。 南朝 梁簡文帝 《相宮寺碑》:“矧伊福界,寧無鐫刻?” 南朝 陳 沈炯 《從游天中寺應(yīng)令》詩:“福界新開草,名僧共下筵?!?/div>
分類:佛寺
《漢語大詞典》:界隔
(1).隔開。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廳下為庭園,右翼及右后隅有林垣界隔?!?br />(2).猶界限。 克非 《春潮急》三五:“一則跟富農(nóng)劃清了界隔;二則打脫了自私性?!?/div>
《漢語大詞典》:界畔
邊界。《元典章·兵部三·驛站》:“插立標(biāo)竿,明示界畔?!?/div>
分類:邊界
《國語辭典》:界址  拼音:jiè zhǐ
土地分界之處。如:「相傳這里是兩城的界址?!?/div>
《國語辭典》:報(bào)界(報(bào)界)  拼音:bào jiè
新聞工作的行業(yè)。如:「他在報(bào)界是一位人人皆知的人物。」
《漢語大詞典》:犯界
侵犯邊界。《說岳全傳》第二四回:“ 岳飛 因 金 兵犯界,守住要地。”京劇《將相和》第二三場:“你二人,一文一武,一將一相,同心輔 趙 , 秦 兵不敢犯界?!?/div>
《駢字類編》:五界
齊書祥瑞志:升明二年,騶虞見安東縣五界山,師子頭,虎身龍腳。 孫綽游天臺山賦:濟(jì)楢溪而直進(jìn),落五界而迅征。
《國語辭典》:租界  拼音:zū jiè
一國在通商口岸劃定界限,租給外國人民居住、通商的區(qū)域。租借國通常以締結(jié)條約的方式,取得租借期間對租界的統(tǒng)治權(quán),但出租國仍保有最后的主權(quán),可以在條約規(guī)定的期限屆滿后,將之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