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75
典故
2
詞典
391
佛典
549
其它
33
共39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界斷
郡界
紫界
一世界
界會
陰界
川界
界行
神界
凡界
界尺
開眼界
百界
色界天
四界
《漢語大詞典》:
界斷(界斷)
劃斷;分開。 清
王夫之
《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十章二一
》
:“截分三品,推高圣人,既非
《中庸》
之本旨。且求諸本文,順勢趨下,又初未嘗為之界斷。
《章句》
於是不能無訓(xùn)詁氣矣。”
分類:
分開
《漢語大詞典》:
郡界
亦作“ 郡堺 ”。 謂郡治范圍之內(nèi)。
《
后漢書·袁閎傳
》
:“﹝ 閎 ﹞父 賀 ,為 彭城 相。 閎 往省謁……既而辭去, 賀 遣車送之, 閎 稱眩疾不肯乘。反,郡界無知者。”
《
宋史·褚湛之傳
》
:“ 孝建 元年,為中書令, 丹陽 尹。坐 南郡王 義宣 諸子逃藏郡堺, 建康 令 王興之 , 江寧 令 沈道源 下獄, 湛之 免官禁錮?!?/div>
分類:
郡治
范圍
《駢字類編》:
紫界
唐 白居易
聞楊十二新拜省郎遙以詩賀
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宮墻白粉闈。
《國語辭典》:
一世界
拼音:
yī shì jiè
到處、滿地。《蕩寇志》第五回:「只見麗卿已齁齁睡著,東西丟了一世界?!?/div>
分類:
到處
滿地
《漢語大詞典》:
界會(界會)
宋 代紙幣“會子”的別稱。因由官府造鈔,分界(期)發(fā)行,故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襄陽始末》
:“ 張順 候立功回,特授轉(zhuǎn)右武大夫環(huán)衛(wèi)官正任御前都統(tǒng)制,犒銀五百兩,界會一萬貫,紵絲十疋?!?/div>
分類:
紙幣
因由
官府
分界
發(fā)行
《漢語大詞典》:
陰界(陰界)
即陰間。 唐
王維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
詩:“色聲何謂客,陰界復(fù)誰守。” 清
袁枚
《
新齊諧·禹王碑吞蛇
》
:“遂裹糧入陰界,行五十里許?!?魯迅
《書信集·致增田涉》
:“六部使者是陰界的使者,文中的‘此’,即指陰界?!眳⒁姟?陰間 ”。
分類:
陰間
《漢語大詞典》:
陰間(陰間)
暗中離間。
《
隋書·陰壽傳
》
:“ 壽 患之,於是重購 寳寧 ,又遣人陰間其所親任者 趙世模 、 王威 等?!?/div>
分類:
陰間
暗中
離間
《國語辭典》:
陰間(陰間)
拼音:
yīn jiān
人死后靈魂所進入的地方。如:「相傳,閻羅王掌管陰間十八層地獄?!挂卜Q為「冥府」、「陰曹」、「陰司」。
分類:
迷信
房宿
二星
中間
靈魂
《漢語大詞典》:
川界
水際;水域。 晉
陶潛
《祭從弟敬遠文》
:“每憶有秋,我將其刈,與汝偕行,舫舟同濟,三宿水濱,樂飲川界,靜月澄高,溫風(fēng)始逝?!?南朝 宋武帝
《游覆舟山》
詩:“川界泳游鱗,巖庭響鳴鶴?!?/div>
分類:
水域
《漢語大詞典》:
界行
紙或絹上的直行格。 余嘉錫
《書冊制度補考·朱絲欄界行》
:“以上諸條,可見絹與紙皆有界行,或織,或畫,或朱,或墨,其式不一?!?/div>
分類:
直行
《國語辭典》:
神界
拼音:
shén jiè
仙境、仙界。晉。陶淵明〈桃花源〉詩:「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分類:
仙境
仙界
陶淵明
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
凡界
人世間。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
:“ 葉真人 挈 唐天子 、 楊貴妃 、從臣 李白 來游月宮,此三人并是仙班,謫居凡界。”
分類:
人世間
《國語辭典》:
界尺
拼音:
jiè chǐ
劃直線或鎮(zhèn)紙的文具?!缎咽篮阊?。卷二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手拿一界尺,打得先生頭上一個疙瘩,通紅了臉?!挂卜Q為「戒方」。
分類:
界尺
佛教
文具
僧徒
徒說
說戒
用具
間隔
隔行
行距
直線
《漢語大詞典》:
由準(zhǔn)氏(由準(zhǔn)氏)
界尺的別稱。 宋
陶谷
《
清異錄·畦宗郎君
》
:“ 歐陽通 善書,修飾文具,其家藏遺物尚多,皆就刻名號:硯石曰紫方館……界尺曰由準(zhǔn)氏?!?/div>
分類:
界尺
《國語辭典》:
開眼界(開眼界)
拼音:
kāi yǎn jiè
增廣見聞,體會前所未有的新經(jīng)驗或新見識。如:「久聞吳經(jīng)理出手豪闊,今日一見,才算是開眼界了?!挂沧鳌搁_眼」。
分類:
美好
新奇
珍貴
增加
了見
見識
《漢語大詞典》:
百界
佛教語。謂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十界;十界中之各界亦皆具有十界,故總稱百界。 清
龔自珍
《最錄三千有門頌》
:“嘗欲改百界為九十一界,改千如為九百十如,改三千門為二千七百三十門?!?/div>
分類:
佛教語
地獄
餓鬼
畜生
人間
天上
聲聞
緣覺
菩薩
十界
《漢語大詞典》:
色界天
即色界。 唐
皎然
《溪上月》
詩:“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清
袁枚
《贈伶人天然官》
詩:“ 摩挲 便了三生愿,與汝同超色界天。” 清
龔自珍
《后游》
詩:“我聞色界天,意癡離言説?!眳⒁姟?色界 ”。
分類:
色界
《國語辭典》:
色界
拼音:
sè jiè
佛教宇宙觀三界之一。色界是具有形狀、容貌,但無感官欲望的存在狀態(tài)。包括四禪十七天。是修行禪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色所屬界,說名『色界』?!?/div>
分類:
色界
佛教語
三界
欲界
無色界
《漢語大詞典》:
四界
(1).周圍的界限。
《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商南縣推行山地包工的經(jīng)驗》
:“在登記的時候,主要注明各塊土地的座落、四界、土質(zhì)?!眳⒁姟?四至 ”。
(2).佛教語。即地、水、火、風(fēng)。
《俱舍論·界品一》
:“頌曰:‘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fēng)?!?唐
廣宣
《寺中柿樹一蒂四顆詠應(yīng)制》
:“因開四界分,本自百花中?!眳⒁姟?四大 ”。
分類:
佛教語
周圍
界限
《國語辭典》:
四至
拼音:
sì zhì
1.從四方到來?!秴问洗呵?。審應(yīng)覽。不屈》:「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四至?!?br />2.房宅或耕地等四周的界限。《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有部頒龍票,那上面東西南北的四至,都開得明白。」
分類:
四至
四方
四極
田地
方來
來到
住宅
方極
極遠
四周
界限
《國語辭典》:
四大
拼音:
sì dà
1.稱道、天、地、王。語本《老子》第二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br />2.佛教用語。指地、水、火、風(fēng),乃組成宇宙、人身的基本元素?!队魇烂餮浴>矶?。月明和尚度柳翠》:「一旦無常,四大消歇?!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因曉得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時盡,神則常存?!?br />3.指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分類:
道家
佛教
北周
大功
大名
冀州
大德
戲稱
大權(quán)
四大
大物
分別
包含
種性
性能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