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75
典故
2
詞典
391
佛典
549
其它
33
共549,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30
31
32
33
3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6
37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行慈境界
發(fā)欲界主心
聞熏精明,明遍法界
眼界
耳界
鼻界
舌界
意界
聲界
味界
觸界
眼識界
耳識界
鼻識界
舌識界
行慈境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習(xí)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而無傷殺之念。于諸眾生,悉令安隱,是為行慈境界。
發(fā)欲界主心
【三藏法數(shù)】
欲界主者,即欲界他化自在天主也。謂眾生若念念張大威勢,奪他所化,以自娛樂,而行魔羅道,是名發(fā)欲界主心。(梵語魔羅,華言能奪命。謂能奪人智慧之命。稱大魔者,即此天也。)
聞熏精明,明遍法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從聞熏習(xí),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眾生雖被藥叉諸幽暗者,來近其側(cè),目受明奪,自不能視,是為無畏。經(jīng)云:藥叉羅剎鳩槃荼鬼,雖近其傍,目不能視。是也。(梵語藥叉,亦云夜叉,華言勇健。梵語鳩槃荼,華言甕形。)
眼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能見之根,名為眼界。
耳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能聞之根,名為耳界。
鼻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能嗅之根,名為鼻界。
舌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能嘗味之根,名為舌界。
意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
聲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耳所聞一切音聲,名為聲界。
味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舌所嘗一切諸味,名為味界。
觸界
【三藏法數(shù)】
觸即觸著,謂身所覺冷煖細(xì)滑等觸,名為觸界。
眼識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識依眼根而能見色,名眼識界。
耳識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識依耳根能聞諸聲,名耳識界。
鼻識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識依鼻根能嗅諸香,名鼻識界。
舌識界
【三藏法數(shù)】
謂識依舌根能嘗諸味,名舌識界。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