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75,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漢界
寶界
南界
左界
欲界
學(xué)界
新世界
花界
山界
管界
十界
一界
界道
玉界
外界
《駢字類編》:漢界(漢界)
梁書林邑國傳:馬援植兩銅柱,表漢界處也。宋史史琪傳:黨項、吐蕃風(fēng)俗相類,其帳族有生戶熟戶,接連漢界,入州城者,謂之熟戶;居深山僻遠(yuǎn),橫過寇略者,謂之生戶。 元史安南傳:漢置九郡,交趾居其一。后女子徵側(cè)叛,遣馬援平之,立銅柱為漢界。唐始分嶺南為東西二道,置節(jié)度,立五筦,安南隸焉。 張蠙送盧尚書赴靈武詩:新進(jìn)地圖移漢界,古城遺硯見蕃書。
《漢語大詞典》:寶界(寶界)
佛教語。即凈土。謂無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濁垢染的清潔世界。 唐 廣宣 《賀幸普濟(jì)寺應(yīng)制》詩:“南方寶界幾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宋 秦觀 《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翠木玲瓏藏寶界,白煙濃淡瑣華堂。” 元 張昱 《送天使僧》詩:“萬間靈谷見,一切布金為。寶界山河大,璇題雨露垂?!?/div>
《駢字類編》:南界
史記荊軻傳:秦將王剪破趙,虜趙王,盡收入其地。進(jìn)兵至燕南界。 宋書鮮卑吐谷渾傳:自枹罕以東千馀里,暨甘松,西至河南,南界昴城、龍涸,自洮水西南極白蘭,數(shù)千里中,逐水草,廬帳居,以肉駱為糧。北史蛻般國傳:其國南界有大山,山傍石皆燋镕,流地數(shù)十里乃凝堅,人取以為藥,即石流黃也。 宋史夏國傳:熙寧八年三月,夏人以索蕃漢部盜人畜投南界者,牒熙河經(jīng)略司,請高太尉赴三岔堡會議。 元史兵志:十一月,省院官議收到私走間道盜販馬匹魯過南界人三千八百四戶,悉令充軍。以一千九百七十八人與山東路統(tǒng)軍司,一千人與蔡州萬戶,馀八百二十六戶有旨,留之軍中。
又博啰哈達(dá)傳:祖按主奴,太宗時率蒙古軍千人,從諸王察哈臺征河西,至山丹,攻下定會、階、文諸州,以功為元帥,佩金符,駐軍漢陽禮店,戍守西和、階、文南界及西蕃邊境。換金虎符,真除元帥。 陸機(jī)齊謳行見東被下。
分類:南界
《駢字類編》:左界
唐 方干 送人游日本國 波濤含左界,星斗定東維。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其九 天漢臺 漾水東流舊見經(jīng),銀潢左界上通靈。
元 柳貫 次韻魯參政觀潮 日轂行天淪左界,地機(jī)激水出東溟。
《國語辭典》:欲界  拼音:yù jiè
佛教上指存有色欲和食欲的有情世界。上至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等。
《國語辭典》:三界  拼音:sān jiè
佛教謂生死往來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稱為「欲界」。二曰色界,色為質(zhì)礙之義,有形之物質(zhì),在欲界之上,離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禪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無色界,無色、無物、無身,有四無色,稱為「四無色天」或「四空處」。
《國語辭典》:學(xué)界(學(xué)界)  拼音:xué jiè
從事學(xué)術(shù)研究及教育工作者的總稱。如:「學(xué)界對這次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十分重視?!?/div>
《國語辭典》:新世界  拼音:xīn shì jiè
未曾見過的新奇境界。如:「到狄斯耐樂園一游,會使人有置身新世界的感覺。」
《國語辭典》:花界  拼音:huā jiè
1.佛寺。唐。元稹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詩:「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凈。」
2.稱妓女的階層。
分類:佛寺妓女
《漢語大詞典》:山界
猶山區(qū)。 宋 范仲淹 《奏陜西河北攻守等策·陜西守策》:“故四戎以山界蕃部為強(qiáng)兵, 漢 家以山界屬戶及弓箭為善戰(zhàn)?!?span id="qyk766q" class="book">《宋史·田況傳》:“非欲深絶沙磧,以窮妖巢,但淺入山界,以挫賊氣?!?/div>
分類:山區(qū)
《漢語大詞典》:管界
轄區(qū)
轄區(qū)的邊界
《國語辭典》:十界  拼音:shí jiè
佛教用語。佛教將一切有情的境界分成十種,即佛、菩薩、辟支佛、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隋。灌頂《觀心論疏》卷四:「問:『一心只有一法,何得有十界百如?』」
《駢字類編》:一界
宋史高宗紀(jì):借江浙坊場錢一界,以備軍費。
《漢語大詞典》:界道
(1).劃為一道疆界。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biāo),瀑布飛流以界道。” 李善 注:“謂為道疆界也?!?br />(2).指行格。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下:“ 宋 亳 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又有繭紙。”
分類:一道疆界
《漢語大詞典》:玉界
(1).天空。 唐 陸龜蒙 皮日休 《開元寺樓看雨聯(lián)句》:“寫作玉界破,吹為羽林旋?!?宋 張孝祥 《浪淘沙》詞:“樓外卷重陰。玉界沉沉,何人低唱醉泥金?”
(2).指碧綠澄清的水域。 宋 文天祥 《亂礁津》詩:“萬家畫圖里,千崖玉界中?!?明 鄭若庸 《玉玦記·同妓游湖》:“瓊田玉界,隱約碧澄千頃。”
(3).指仙境。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魂游》:“俺老道姑看守 杜小姐 墳菴,三年之上,擇取吉日,替他開設(shè)道場,超生玉界?!?/div>
《國語辭典》:外界  拼音:wài jiè
1.某個范圍以外的空間、環(huán)境。如:「他隱居山中,與外界隔絕?!埂高@個地區(qū)與外界的交通全靠一條連外道路維系。」
2.局外。如:「外界人士不明真相,妄加揣測。」「對于他晉升總經(jīng)理一職,外界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