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金界
仙界
塵界
分界
界至
界天
過界
界河
凈界
界外
邊界
界畫
銀界
漢界
寶界
《漢語大詞典》:金界
佛地,佛寺。 唐 高適 《和竇侍御登涼州七級浮圖之作》:“鐵冠雄賞眺,金界寵招攜?!?宋 秦觀 《觀寶林塔張燈》詩:“勢擎金界迥,影蘸玉奩寒?!?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愿移大地為金界,便覺長河盡酪酥?!?/div>
分類:佛地佛寺
《國語辭典》:仙界  拼音:xiān jiè
神仙生活的世界。唐。孟郊 爛柯石詩:「仙界一日內(nèi),人間千載窮。」《紅樓夢》第一五回:「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塵寰中之人也?!?/div>
《國語辭典》:塵界(塵界)  拼音:chén jiè
1.塵俗的世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十人稱自古稀,殘生不久留塵界?!?br />2.佛教指感官心識所接觸的對象。
分類:佛教六塵
《國語辭典》:分界  拼音:fēn jiè
1.劃分界限。如:「喜馬拉雅山連綿高聳,中、印兩國即在此分界?!?br />2.劃分的界線。如:「這二個派別的作風迥異,分界明顯?!?/div>
《漢語大詞典》:界至
(1).指邊界。 宋 蘇轍 《乞罷熙河修質(zhì)孤勝如等寨札子》:“伏乞明賜戒敕,若因界至生事,別致 夏 人失和,勞民蠹國,罪在不赦?!?br />(2).指邊界所至的標志。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七年:“ 遼主 以 河?xùn)|路 沿邊增修戍壘,起鋪舍,侵入 蔚 、 應(yīng) 、 朔 三州界內(nèi),使林牙 蕭禧 來言,乞行毀撤,別立界至。”
《漢語大詞典》:界天
接天。極言其高。 唐 杜甫 《懷錦水居止》詩之二:“ 雪嶺 界天白, 錦城 曛日黃?!?宋 范成大 《乾道己丑再過釣臺后五年癸巳元旦復(fù)過之》詩之三:“界天山雪浄黃埃,溪上扁舟夜泛來。”
分類:其高
《漢語大詞典》:過界(過界)
(1).超過限度。《歧路燈》第二三回:“ 閻楷 道:‘連年我的勞金,都支的過界了?!?br />(2).越過地界。《中國歌謠資料·不會唱歌我不來》:“牛角不尖不過界,馬尾不長不掃街?!?/div>
《國語辭典》:界河  拼音:jiè hé
兩國或兩地區(qū)自然分界線的河流。如:「鴨綠江是中、韓兩國的界河?!?/div>
《漢語大詞典》:凈界
佛教指清凈無垢的境界。多指寺院。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浄界無毀,金地永貞。” 宋 梅堯臣 《會善寺》詩:“琉璃開浄界,薜荔啟禪關(guān)?!?span id="yhefhpc" class="book">《再生緣》第三三回:“已托禪心歸浄界,還遭俗累涉囂塵。”
《國語辭典》:界外  拼音:jiè wài
界線以外。如棒球比賽中的界外球。
《國語辭典》:邊界(邊界)  拼音:biān jiè
1.國家領(lǐng)土的疆界,國與國間相鄰區(qū)別的界線。《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必使邊界無貪小利,強弱不得相陵。」《西游記》第一三回:「卻又驚動寺僧,整治茶湯齋供。齋罷,出離邊界?!挂沧鳌高厡谩埂?br />2.球賽范圍的邊線界限。如:「球被打出邊界,是個界外球!」
《國語辭典》:界畫(界畫)  拼音:jiè huà
中國繪畫畫法之一。用界尺畫線,繪成宮室、樓臺屋宇。
分類:界劃
《漢語大詞典》:界劃(界劃)
亦作“ 界畫 ”。
(1).中國畫中以界筆、直尺劃線的技法,用以表現(xiàn)宮室、樓臺、屋宇等題材。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書畫·畫中人》:“ 馬岡千 , 陜西 乾州 人,能傳真,工于界劃?!?span id="f1spuz4" class="book">《紅樓夢》第四二回:“這些樓臺房屋,是必要界劃的,一點兒不留神,欄桿也歪了,柱子也塌了……豈不倒成了一張笑話兒了!”
(2).劃分界線;劃分。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聚則難周,分則易守,則界畫不可不明也?!?郭沫若 《序我的詩》:“等到山骨呈露,雪溝界畫得非常鮮明?!?葉圣陶 《游臨潼》:“ 渭河 和它的支流,界劃著遠處的平原,安安靜靜的?!?/div>
《駢字類編》:銀界(銀界)
馬祖常寄弘長老詩見金界下。
《駢字類編》:漢界(漢界)
梁書林邑國傳:馬援植兩銅柱,表漢界處也。宋史史琪傳:黨項、吐蕃風俗相類,其帳族有生戶熟戶,接連漢界,入州城者,謂之熟戶;居深山僻遠,橫過寇略者,謂之生戶。 元史安南傳:漢置九郡,交趾居其一。后女子徵側(cè)叛,遣馬援平之,立銅柱為漢界。唐始分嶺南為東西二道,置節(jié)度,立五筦,安南隸焉。 張蠙送盧尚書赴靈武詩:新進地圖移漢界,古城遺硯見蕃書。
《漢語大詞典》:寶界(寶界)
佛教語。即凈土。謂無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濁垢染的清潔世界。 唐 廣宣 《賀幸普濟寺應(yīng)制》詩:“南方寶界幾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 宋 秦觀 《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翠木玲瓏藏寶界,白煙濃淡瑣華堂?!?元 張昱 《送天使僧》詩:“萬間靈谷見,一切布金為。寶界山河大,璇題雨露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