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75,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隔界
部界
碧落界
世界觀
視界
守界
竟界
徑界
界約
界柱
界說
界練
界乘
界境
臨界
《漢語大詞典》:隔界
猶言被離間。 漢 袁康 越絕書·篇敘外傳記:“ 屈原 隔界,放於 南楚 ,自沉 湘水 , 蠡 所有也?!?/div>
分類:離間
《漢語大詞典》:部界
區(qū)域;界域。墨子·號令:“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輒收,以屬都司空若侯,侯以聞守?!?span id="fdvzijd" class="book">《后漢書·東夷傳·濊》:“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相干涉?!?/div>
《漢語大詞典》:碧落界
謂深綠色的海面。
分類:綠色海面
《國語辭典》:世界觀(世界觀)  拼音:shì jiè guān
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
《國語辭典》:視界(視界)  拼音:shì jiè
眼睛所看到的范圍。如:「周覽天下名山大川,將使我們的視界更為寬廣?!?/div>
分類:視野
《漢語大詞典》:守界
(1).保衛(wèi)疆界。《魏書·邢巒傳》:“臣以不才,屬當(dāng)戎寄,內(nèi)省文吏,不以軍謀自許,指臨 漢中 ,惟規(guī)保疆守界?!?br />(2).保持一定界限。《參同契》卷上:“術(shù)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土游於四季,守界定規(guī)矩。金砂入五內(nèi),霧散若風(fēng)雨。薰蒸達(dá)四肢,顏色悅澤好?!?span id="gnfbsne"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七三:“水火列一方,守界成寒暑。東西表仁義,五行變四時?!?/div>
《漢語大詞典》:竟界
邊緣;邊界。竟,通“ 境 ”。《詩·商頌·烈祖》“申錫無疆” 漢 鄭玄 箋:“天又重賜之以無竟界之期?!?span id="b1p226q" class="book">《公羊傳·昭公元年》“與 莒 為竟也” 漢 何休 注:“與 莒 是正竟界,若言城中丘?!?/div>
《漢語大詞典》:徑界(徑界)
小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樹木參天,草萊遍地,荒涼徑界,無非些兔跡狐蹤?!?/div>
分類:小路
《國語辭典》:界約(界約)  拼音:jiè yuē
兩國明定疆界、界址,或?yàn)橄吔缂m紛所簽訂的條約。
《高級漢語詞典》:界柱  拼音:jiè zhù
標(biāo)示邊界的柱
《國語辭典》:界說(界說)  拼音:jiè shuō
語詞或概念的完整意義,稱為「界說」。清。馬建忠《馬氏文通。卷一。正名》:「凡立言,先正所用之名,以定命義之所在者,曰界說?!?/div>
《漢語大詞典》:界練(界練)
謂介于石壁之間的白匹練。喻瀑布。 唐 顧云 《題致仕武賓客嵩山舊隱》詩序:“飛流界練,貫幽響於風(fēng)湍;曙景張屏,掛清光於露壑。”
《漢語大詞典》:界乘
披甲騎馬。史記·趙世家:“左衽界乘,奄有 河宗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界,一作‘介’?!?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皇霸·六國》引作“左任介乘”。
《漢語大詞典》:界境
疆界。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安之 ( 嚴(yán)安之 )到,則周行廣場,以手板畫地示眾曰:‘犯此者死。’以是終五日酺宴,咸指其地畫曰:‘ 嚴(yán)公 界境。’無一人敢犯者。”
分類:疆界
《國語辭典》:臨界(臨界)  拼音:lín jiè
物理學(xué)上指由一種狀態(tài)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前,應(yīng)具備的最基本條件。例如臨界溫度便是氣體能液化的最高溫度。后亦用以形容事態(tài)發(fā)展的待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