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曹代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曹代蕭(1554年—?),字畫一,號莒岸,河南歸德府商丘縣人,民籍。萬歷十三年乙酉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三十九名,登三甲第二百八十名進士。吏部觀政。歷官浙江嘉興府、直隸永平府知府。二十九年四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瑞圖(1570年3月24日—1641年5月2日),字長公,一字無畫,號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福建晉江二十七都霞行鄉(xiāng)(今青陽街道蓮嶼)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丁未探花及第。天啟間趨附魏忠賢閹黨,仕至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魏忠賢敗死之后,張瑞圖被視為閹黨,除籍為民。隆慶四年(1570年)春二月初六日辰時,生于福建晉江縣城南門外之霞行鄉(xiāng)。父名志皖,祖父名喬梓。早年家貧,日需費用僅靠其母紡織供給,常以大麥之稀粥充饑。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臨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中癸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官少詹事,后至禮部侍郎。天啟六年(1626年)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十月癸丑與黃立極、李國??、施鳳來同為《光宗實錄》總裁,并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十一月晉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駕崩。同年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檢繼位,是為明思宗。十一月,思宗置魏忠賢于鳳陽,籍其家,丁午詔治魏罪。初二,魏畏罪自殺。監(jiān)生胡煥猷上疏劾張瑞圖等閣臣當魏忠賢專權(quán)時,漫無主持,事事逢迎,并為其生祠撰碑稱頌,宜亟罷黜。乃上疏自辯,并乞罷,未允。十二月,三次上疏引病求歸,并辭蔭子,未允。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經(jīng)過多次上疏要求,終于與施鳳來一同獲準致仕。加太保,蔭一子中書舍人。五月回鄉(xiāng)途中于濟河舟中作行書《韓愈山石詩》軸。后隱居晉江青陽白毫庵。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二十日寅時,卒于晉江家中,享壽七十二。同年九月十八日夫人王氏卒,享壽六十九。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明紹宗因張瑞圖為“閹黨”成員,將其謚曰文隱。并由林欲楫作《明大學士張瑞圖暨夫人王氏墓志銘》。

人物簡介

維基
諸葛羲,字基畫,號滬水,福建晉江人,進士出身。諸葛亮第三十六世孫,天啟四年(1624年)中甲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進士,授戶部四川司主事。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二
釋本畫,字天岳,別號寒泉子,姓蕭氏,蘄春人。幼性聰慧,年方四周,聽塾師誦書,隨聲咿唔,曰:“我亦能誦?!痹囍?。因令從讀,日數(shù)百言,穎異邁儔。稍長,隨父避寇匡盧,恍然舊游,白父出家,就大林慧剃染,銳志苦學。偶爾嬰疾,乃禮誦習禪,以資靜攝。因閱鐙錄“藏身處滅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懷疑不已。一日曉起,宿鳥飛鳴,有省。時往參雪嶠信于開先,問:“某也墜地二十年,未知墜地事?!睓C語契合,從茲服膺。后依山翁忞于布木臺,會天童密云示寂,相隨過四明,乃于龕前受具足戒。明年,忞繼席,嘗于侍立次,問:“大慧謂:參禪貴得命根斷,若命根未斷時如何?”忞喝曰:“汝識何為命根!”乃豁然而悟。后再參信于云門,書云門大樹授之。又參箬庵問于夾山、玉林琇于大雄,皆器重之。忞往臺州廣潤時,招畫至,忞即升座告眾,授以衣拂。后結(jié)茅于黃石巖,三年移牧石庵,首開法于龍門。遷海會,歷杭之佛日清流,越之平陽,嘗再至焉,為日最久??滴醣樱泳犹焱?,年已七十六矣。圣祖南巡,賜宸翰石硯諸物至山,畫對使賦詩,恭謝盛典。癸未冬,營壽藏于東谷。乙酉春,搆歸來庵退休,命弟子偉載乘主院事。是冬,書偈云:“辭世向誰辭,西方太遠哉?不如遺蛻葬山阿,日聽長松響天籟?!狈頂?shù)日,吉祥而逝,壽八十五,臘七十三。有《六會語錄》及《牧石吟詩卷》《直木堂》《晚云樓》諸集。
趙甸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字禹功。家貧,學針線以養(yǎng)親,藝極工。后為劉宗周弟子。入清,隱居賣畫,世稱壁林高士畫。晚年講學,生徒頗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6—? 【介紹】: 清江南宿遷人,占籍大興,初名杏,字壇長,一字魯南,又字晝堂??滴跛氖四赀M士,官編修,后罷歸。乾隆初起授翰林院侍讀,年已八十。曾從李光地游,究心樂律、音韻、歷數(shù)、書法。有《圭美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八
徐用錫,字壇長,宿遷人??滴跫撼筮M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講。有《圭美堂集》。
維基
徐用錫,字壇長,號魯南、畫堂,江南宿遷縣人。初名徐杏??滴跛氖四辏?709年)中己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后擢侍講。罷官后客居揚州馬氏玲瓏山館。徐用錫工詩文,浩瀚而不務修辭。又工書法篆刻,于字法變遷、碑帖源流等考訂精審。有《圭美堂集》存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山東膠州人,字吉臣,號金門畫史。濟寧焦秉貞弟子。善畫人物,尤精仕女。康熙間供奉內(nèi)廷,參與畫《萬壽盛典圖》。作品生動有致,惟未脫畫史描摹形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65—1743 【介紹】: 清江蘇宜興人,字六雅,號畫山??滴趿赀M士,授編修,旋告病回里。八股文有聲于時,后好談古今輿地。有《存硯樓集》。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一
儲大文,字六雅,號畫山,宜興人??滴跣脸筮M士,改庶吉士。有《存研樓集》。
清詩別裁集
字六雅,江南宜興人??滴跣脸髸俸擦衷菏?。著有《存研樓詩》。
維基
儲大文(1665年—1743年),字六雅,號畫山,江南宜興人。清朝翰林。儲大文為進士儲方慶之子,生性聰穎,善古文,姜宸英見其文,嘆為曠代奇才。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中舉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高中會元,殿試位列二甲第三十八名,賜進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后告歸,主維揚安定書院講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2—1756 【介紹】: 清福建上杭人,浙江仁和籍,字秋岳,又字德嵩,號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等。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皆脫去時習,花鳥與惲格齊名,尤為突出。嵓居揚州甚久,為揚州畫派代表之一。詩亦古質(zhì),兼工書,時稱三絕。有《離垢集》、《解韜館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一
華巖,字秋岳,一字德嵩,號新羅山人,仁和籍臨汀人。有《離垢集》。張浦山曰:“秋岳善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皆能脫去時習,力追古法,不求妍媚。其寫動物尤佳,山水未免過于求脫,反有失處。詩亦古質(zhì)?!?/blockquote>
詞學圖錄
華巖(1682-1756),字德嵩,號秋岳、新羅山人、新羅生、布衣生、白沙道人、離垢居士等,別號東園生、老年自喻"飄篷者"。福建上杭白砂里人。自幼酷謚繪畫,家貧失學,流寓杭州,結(jié)交文士,與金農(nóng)、高翔、李鮮、鄭燮及馬曰琯、馬曰璐兄弟游,為揚州畫派代表人物。最善花鳥,綜明代陳淳、周之冕、清代惲壽平諸家之長,形成小寫意手法。人物畫得益于陳洪綬、王樹轂、馬和之。山水兼法院體、吳派、董其昌諸家,簡略率脫。有《新羅山人畫集》、《離垢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3—1765 【介紹】: 清江蘇興化人,字克柔,號板橋。乾隆元年進士。歷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賑饑民忤大吏,乞疾歸。作官前后均居揚州賣畫,為“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人稱三絕,亦工詞。尤擅寫蘭竹,風格勁峭。又用隸體參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有《板橋全集》。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四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人。乾隆丙辰進士,官濰縣知縣。有《板橋詩鈔》。
詞學圖錄
鄭燮(1693-1765) 字克柔,號板橋,又號樗散人。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授范縣知縣,調(diào)濰縣。以災后請賑忤豪紳大吏罷官。居揚州,鬻書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書號六分半體,獨具姿態(tài);其畫善寫墨竹、墨蘭等。詞遠祖辛,近師陳,痛快淋漓,獨樹一幟。有《板橋集》,詞在集中。
維基
鄭(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今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大垛鎮(zhèn))人,祖籍蘇州閶門,清朝官員、進士出身,學者、書畫家,擅長畫竹。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子時,鄭燮出生在江蘇省淮揚道揚州府興化縣。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塾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儀真縣讀書??滴跄觊g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到南京鄉(xiāng)試中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省兗沂曹濟道曹州府范縣知縣。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diào)任登萊青膠道萊州府濰縣知縣。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知縣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欠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鄭燮對于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雍正三年,結(jié)交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允禧(號紫瓊道人,封慎郡王,善書畫),甚相得。乾隆十二年,饑荒未已,隨大學士高斌在山東放賑;同年,翰林德保主試山東,鄭燮同試院,相與唱和。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游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柬封書畫史」。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于興化溘然長逝,享年七十有三。歸土興化縣城東之管阮莊。是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朱云駿(1718-1781),字逸湄,號畫莊,清金匱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舉人。官四川隆昌知縣。善詩書畫。時值清廷征討金川,云駿供應糧草,不以擾民,以勞瘁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江陰人,字與持,一字與村,號畫亭。乾隆三十年拔貢,官沭陽縣教諭。工詩,畫山水得王翚風致。有《畫亭詩鈔》。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二
朱黼,字大米,號畫亭,江陰人。乾隆乙酉拔貢,官蘆山知縣。有《畫亭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嘉定人,字令華,一字蓮夫,號妙士,又號畫生。嘉慶四年進士,授知縣不就,主講西泠。工山水,白描有名于時。卒年四十七。有《讀書札記》、《深柳居詩文集》。
維基
陳詩庭(1760年—1806年),字令華、一字蓮夫,號妙士、又號畫生。江蘇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清代畫家、學者。嘉慶四年(1799年)進士,即授知縣,不就。主講西泠。陳詩庭性格沈摯,每治必鉤深詣徵。中年以后,研究經(jīng)義,探六書之旨。工山水畫,以白描聞名于時。著作有《讀書札記》、《深柳居詩文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64—1849 【介紹】: 清江蘇儀徵人,字伯元,號蕓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道光間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傅。歷官所至以提倡學術振興文教為自任。在史館倡修《儒林傳》、《文苑傳》,在浙、粵等省,設詁經(jīng)學堂和學海堂。生平著述甚富,兼工書,尤精篆隸。??妒?jīng)注疏》、《文選樓叢書》,撰輯《經(jīng)籍纂詁》、《積古齋鐘鼎款識》、《兩浙金石志》等,匯刻《學海堂經(jīng)解》,自著有《研經(jīng)室集》。老病致仕,卒謚文達。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
阮元,字伯元,號云臺,儀徵人。乾隆己酉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士,重宴鹿鳴,加太傅。謚文達。有《研經(jīng)室集》。
全臺詩
阮元(1764~1849),清江蘇儀徵人,字伯元,號蕓臺。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授編修。道光間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傅。歷官所至以提倡學術振興文教為己任。在史館倡修《儒林傳》、《文苑傳》,在浙、粵等省,設詁經(jīng)學堂、學海堂。生平著述甚豐,兼工書,尤精篆隸。??妒?jīng)注疏》、《文選樓叢書》,撰輯《經(jīng)籍纂詁》、《積古齋鐘鼎款識》、《兩浙金石志》等,匯刻《學海堂經(jīng)解》,自著《研經(jīng)室集》。老病致仕,卒謚文達?!肚迨妨袀鳌肪砣袀鳌紖⒖紡垞种戎骶帯吨袊鴼v代人名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钤嘘P臺灣詩一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jù)以移錄。(吳福助撰)
詞學圖錄
阮元(1764-1849) 字伯元,號蕓臺,又號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官至禮仁閣大學士,謚文達。工詩文,精鑒金石書畫,善書。善制大理石屏為阮氏石畫,號蒼山畫仙。著作之富甲于一時。與修《石渠寶笈》二編,所見內(nèi)府秘藏書畫,記其題跋,辨別真贗。有《石渠隨筆》、《皇清碑版錄》、《積古齋鐘鼎疑識》、《兩浙金石志》、《研經(jīng)室集》。

人物簡介

維基
許作屏(1761年—1819年),字子錦,一字畫山,福建福州光祿坊許厝里人。清朝官員。許作屏生于書香之家,為明末清初書畫家許友玄孫。許作屏自少聰穎好學,18歲進學,22歲中鄉(xiāng)試,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中式三甲進士。以知縣即用,后授山東曲阜縣知縣。上任未滿一月,母喪丁憂去職。服闕,分發(fā)奉天,署廣知知縣,賑災救民。改岫巖州知州。因積勞成疾,回籍休養(yǎng),在家鄉(xiāng)結(jié)社吟詩。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七月病卒。葬福州北門外大夫嶺金峰山。著作有《青陽堂文集》、《拜云樓詩》以及《端溪硯史》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