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首? 朝代:遠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又名嫘。舜妹。舜父屢欲殺舜,?首憐之。與二嫂諧。相傳畫始于嫘,故又稱畫嫘。
子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商王武丁時諸子之一。參預(yù)征伐、田獵等活動,商王曾卜問其疾病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人。官直閣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工畫馬、龍。武成帝重之,令居禁中,非有詔不得與外人畫,時稱畫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蘇州人。玄宗開元中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筆跡,號為畫友,巧藝并著,而道子聲先獨顯,惠之遂焚筆硯,毅然發(fā)憤,專肆塑作,能奪僧繇畫相,乃與道子爭衡。時人語曰:“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逼鋾r南北各地寺院惠之塑像甚多。有《塑訣》。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字叔訪。越州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端蔚强朴浛肌钒矗菏菤q知舉官不用臺諫官,不用樞密院官為試官,以重邊事故。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諶,字子信,自號畫溪吟客,陽羨(今江蘇宜興)人。能詩,與釋紹嵩等多有唱和。有《潛泉蛙吹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江湖后集》,卷一三錄有其詩六十馀首。 王諶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校以清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讀畫齋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9—1388 【介紹】: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元詩選
逢字原吉,江陰人。弱冠有文名,至正中,嘗作《河清頌》,行臺及憲司交薦之,皆以疾辭。世居江上之黃山,自號席帽山人。避地無錫梁鴻山,未幾遷松之青龍江,名所寓曰「梧溪精舍」,自號「梧溪子」。蓋以大母徐嘗手植雙梧于故里之橫江,志不忘也。又徙上海之烏涇,筑草堂以居,曰「最閒園」,自號「最閒園丁」。明初,以文學錄用。其子通事令掖,以父老泣請,命罷之。年七十卒,洪武戊辰歲也。有《梧溪詩集》七卷,錢牧齋《列朝詩集》載之前編。謂原吉當張氏據(jù)吳,大府交辟,堅臥不就。而又稱其為張氏畫策,使降元以拒臺。此何說也?張士德之敗在丁酉三月,其時張氏尚未降元也。而謂其于楚公之亡有馀恫焉,未知其為元乎?抑為張氏也?原吉一老布衣,沐浴于維新之化者二十年,其子已通仕籍矣。而謂其故國舊君之思,至于此極,西山之餓,洛邑之頑,未知其又何所處也!牧齋好為曲說,至引謝皋羽、犁眉公為喻,抑何其不相類乎!然原吉之詩,志在乎元,則成其為元而已矣。故附于遺民之例而錄之。
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原吉,稱席帽山人,江陰人。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原吉,江陰人。自號席帽山人有浯溪詩集七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清澗人。原名篆,字羲畫,號衷葵。博聞強識,學者稱衷葵先生。農(nóng)民軍入關(guān),避居山中,自號嚴老。有《敦本堂全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9—1578 【介紹】: 明浙江長興人,字惟貞,號畫溪。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行人,選御史,出按陜西,抑強黜貪,轉(zhuǎn)江西布政使,忤時相罷歸。尋起山東布政使,歷順天府尹致仕。有《按陜行稿》。
維基
姚一元(1509年—1578年),字惟貞,自號畫溪居士,浙江湖州府長興縣人,軍籍。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選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分巡山海關(guān),再按陜西。奉命視察京營,查出大帥陳圭吃空餉之弊。出官福建按察司副使,兼行海防,遷江西、山東布政使。隆慶四年(1570年),由太仆寺卿轉(zhuǎn)順天府尹。五年(1571年)二月十二日致仕。鄉(xiāng)居與諸老結(jié)社山湖間。萬歷六年(1578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畫,字元素,河南彰德府林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三名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第二百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進士。
畫餅
【佛學大辭典】
(譬喻)禪家謂文字語言之無用,如畫餅之不足充饑餓也。傳燈錄香嚴智閑條,有「畫餅不可充饑」之語。
畫瓶
【佛學大辭典】
(譬喻)譬人身為盛糞穢畫瓶也。菩薩處胎經(jīng)一曰:「如畫瓶盛糞。」釋門歸敬儀曰:「或比行廁畫瓶,或擬危城壞器?!沟勒嬗浿性唬骸复斡鞒龃笳煞蛘摗1嗽疲寒嬈繚M糞穢,外飾若汝憎,此身臭穢滿,云何汝不厭?」(語法偈頌也。今檢丈夫論無此文)。
畫像
【佛學大辭典】
(物名)彩畫之佛像也。密教謂之曼陀羅。法華經(jīng)方便品曰:「若人于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幢蓋敬心而供養(yǎng)?!勾筇苾?nèi)典錄一曰:「秦景使還于月支國,得優(yōu)填王旃檀像,師第四畫像樣。來至雒陽,帝敕圖之,于西陽城門及顯節(jié)陵上供養(yǎng)。自爾素丹流演于今?!?br />【佛學大辭典】
(圖像)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上曰:「其所畫布等,大小隨意。(中略)于蓮華臺上結(jié)跏趺坐,白肉色,兩手臍下如入禪定,掌中承蓮華,于蓮華上有金剛鉤,如上頂輪王等,種種光明五智冠等,一依瑜伽圖,皆于白蓮華座結(jié)跏趺坐(云云)?!?/div>
訶利帝母畫像
【佛學大辭典】
(圖像)大藥叉女歡喜母并愛子成就法曰:「先于白上或素絹上,隨其大小,畫我歡喜母,作天女形。極令殊麗,身白紅色天繒寶衣,頭冠耳珰,白螺為釧,種種瓔珞,莊嚴其身,坐寶宣臺。垂下右足,于宣臺兩邊,傍膝各畫二孩子,其母左手于懷中抱一孩子,名畢哩孕迦(梵Prin!ika),極令端正,右手近乳,掌吉祥果。于其左右,并畫侍女眷屬,或執(zhí)白拂,或莊嚴具?!?/div>
畫像法
【佛學大辭典】
(圖像)取不截白清凈之物,擇去人發(fā),畫師受八齋戒,不以膠和色,用新碗盛彩色而畫之。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系腰,朝霞絡(luò)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huán),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把劍,第四手把數(shù)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第六手把鉞斧,第七手把鉤,第八手把拔折羅,第九把寶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寶幢,第三手把蓮華,第四手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輪,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賢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羅蜜經(jīng)篋。于菩薩下作水池,池中安蓮華,難陀跋難陀二龍王共扶持蓮華莖。蓮華上安準提菩薩。其像周圍安明光焰,其像作憐憫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