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私斂(私斂)
指富豪向農民征收的田租。后漢書·朱穆傳:“公賦既重,私斂又深?!?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 陸贄 奏議論兼并之家私斂重于公稅,說,當今京畿地方,每田一畝,官稅五升,私家收租,卻有一畝收租一石的,比官稅增二十倍?!?/div>
《漢語大詞典》:稅租
租稅。田租和賦稅。管子·立政:“輕稅租,薄賦斂?!?唐 張籍 《西州》詩:“ 山東 收稅租,養(yǎng)我防塞兵?!?宋 姜夔 《鐃歌吹曲·大哉仁》詞:“吏其稅租,府其版圖。”
《漢語大詞典》:食租
(1).享用所管轄地區(qū)或封邑的賦稅。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冬十月,始置名號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晉 王沉 魏書:“重名號侯爵十八級……五大夫十五級,銅印環(huán)紐,亦墨綬,皆不食租?!眳⒁姟?食租衣稅 ”。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剝削農民而生活。 彭湃 《海豐農民運動》:“呀!這是命中注定的,食租的久久是食租,耕田的久久是耕田?!?/div>
《國語辭典》:食租衣稅(食租衣稅)  拼音:shí zū yī shuì
以百姓繳納的租稅為官員的薪俸?!妒酚?。卷三○。平準書》:「縣官當食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也作「衣租食稅」。
分類:收取賦稅
《漢語大詞典》:祀田
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 清 姚鼐 《陳謹齋家傳》:“在里,則歲以米平糶,建 陳 氏宗祠,置祀田。” 張?zhí)煲?《畸人集·畸人手記》:“到明后年,我還可以輪著管一年祀田,總有點額外的進賬,不過這件事還沒跟三叔談起過?!?/div>
《漢語大詞典》:殘租(殘租)
未納完的田租。 宋 陸游 《泛舟至近村茅徐兩舍勞以尊酒》詩:“樂歲共忘東作苦,殘租不待急符催?!?/div>
分類:田租
《漢語大詞典》:封租
古時封地民戶上繳的田租。新唐書·霍王元軌傳:“嘗遣國令督封租,令請貿易取贏,答曰:‘汝當正吾失,反訹吾以利耶?’”
《漢語大詞典》:租挈
收田租的約令。挈,通“ 契 ”。《漢書·溝洫志》:“今內史稻田租挈重,不與郡同,其議減?!?顏師古 注:“租挈,收田租之約令也。”
分類:收田田租
《漢語大詞典》:庸租
指 唐 代賦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新唐書·宋渾傳:“﹝ 渾 ﹞在 平原 暴斂求進,至重取民一年庸租?!眳⒁姟?租庸調 ”。
《國語辭典》:租庸調(租庸調)  拼音:zū yōng diào
一種唐代賦稅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為基礎,丁男、中男授田一頃,每年納粟二石,稱為「租」;每年服勞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絹三尺,稱為「庸」;每戶每年繳納定額的絲、麻等物產,稱為「調」。安史之亂后,均田制被破壞,此法遂為兩稅制所取代。
《漢語大詞典》:莊吏(莊吏)
掌管莊主家田租的人。資治通鑒·唐宣宗大中十年:“ 鄭光 莊吏積年為蠹?!?胡三省 注:“莊吏,掌主家田租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討租(討租)
催收租金。多指田租。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有錢常記無錢日:“若一時富貴,但為一身一家,是又諺所謂‘立討租船上,忘卻欠租時’也?!?/div>
《漢語大詞典》:贍廟地(贍廟地)
租給農民耕種,收取田租以供寺廟香火費用的田地。通制條格·學令·廟學:“在前那廟有贍廟地,六伯(百)頃來,在后兵革時分,百姓每節(jié)次占了來。”
《漢語大詞典》:上打租
(1).預收田租。《解放日報》1944.6.19:“ 民國 六年后,又都改成了‘上打租’,十月十五即得將下年的租子交了?!?br />(2).引申為先付酬金后辦事。 張壽臣 《麥子地》:“我這個教書的可是有一樣兒啊,得先給學錢,念一個月再給錢可不干,我這是‘上打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