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星
(1).一顆星。晉書·天文志上:“極東一星曰柱下史?!?span id="1t2k7rk" class="book">《宋書·符瑞志上》:“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眳⒁姟?一星終 ”。
(2).一點兒。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號》詩:“半浦夜歌聞盪槳,一星幽火照叉魚?!?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這頭巾在菜園里埋伏許多時,可怎生無半點兒塵絲,一星兒土漬?”《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你使我八兩銀子,空吃我這許多時草豆,一星活兒不肯替做,我該白養(yǎng)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讀者》九:“父親記否我少時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臺上去找父親。一星燈火里,我們在山上下彼此喚著?!?br />(3).衡器上作標記的一個小點。宋史·律歷志一:“其衡合樂分冊一尺四寸,重一錢半,錘重六錢,盤重四錢,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別出一星,等五絫。”
(4).舊時用銀為貨幣時,常稱-錢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標記而來。
《漢語大詞典》:一星終(一星終)
古人劃周天為十二次,以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滿一周天,故以十二年為一星終,用以紀年。《左傳·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杜預 注:“歲星十二歲而一周天?!?宋 王十朋 《白帝城》詩:“火德重興六合同,金行數(shù)止一星終?!?/div>
《漢語大詞典》:銀箏(銀箏)
用銀裝飾的箏或用銀字表示音調高低的箏。 唐 戴叔倫 《白苧詞》:“回鸞轉鳳意自嬌,銀箏錦瑟聲相調。” 后蜀 毛熙震 《河滿子》詞:“曲檻絲垂金柳,小窗絃斷銀箏?!?清 吳偉業(yè) 《贈馮子淵總戎》詩:“十二銀箏歌芍藥,三千練甲醉葡萄?!?/div>
《國語辭典》:銀山(銀山)  拼音:yín shān
1.山名:(1)位于河北省昌平縣東北,因山石盡白而得名。(2)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縣西江畔,因與金山相對而得名。也稱為「蒜山」。(3)位于四川省資中縣東南,因形如銀錠而得名。(4)位于湖北省陽新縣,產錳礦,清季由漢冶萍公司開采。
2.一種冥器。用銀紙糊成如山石的形狀。
3.白浪滔天,其形如山。唐。張繼〈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詩:「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顾巍|S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詩二首之二:「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div>
《漢語大詞典》:銀葉(銀葉)
(1).銀片。宋史·外國傳五·闍婆國:“剪銀葉為錢博易,官以粟一斛二斗博金一錢?!?明 張居正 《恭謝賜問疏》:“今日伏蒙圣恩……頒賜銀八寶四十兩,銀葉二十兩?!?br />(2).指用銀片制成的茶盞、熏籠等類器物。 宋 陸游 《初寒在告有感》詩:“香暖候知銀葉透,酒清看似玉船空?!?/div>
《漢語大詞典》:銀泥(銀泥)
(1).一種用銀粉調成的顏料,用以涂飾衣物和面部。 唐 王建 《宮詞》之八十:“歸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潑銀泥?!?唐 白居易 《劉蘇州寄釀酒糯米李浙東寄楊柳枝舞衫》詩:“金屑醅濃 吳 米釀,銀泥衫穩(wěn) 越 娃裁?!?br />(2).借指銀泥涂飾的衣裙。 唐 李賀 《月漉漉篇》:“挽菱隔歌袖,緑刺罥銀泥。”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詞之一:“星靨笑偎霞臉畔,蹙金開襜襯銀泥?!?/div>
《國語辭典》:銀字(銀字)  拼音:yín zì
1.樂器以銀作字示其音節(jié)。宋。張炎 洞仙歌。野鵑啼月詞:「可惜歡娛地,雨冷云昏,不見當時譜銀字?!?br />2.管笛類的樂器。唐。白居易 南園試小樂詩:「高調管色吹銀字,慢拽歌詞唱渭城。」唐。杜牧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調高銀字聲還側,物比柯亭韻校奇?!?br />3.用銀粉寫字。《宋書。卷一五。禮志二》:「皇太子夜開諸門,墨令,銀字棨傳令信?!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121' target='_blank'>熊孺登 雪中答僧書詩:「八行銀字非常草,六出天花盡是梅?!?/div>
《漢語大詞典》:收贖(收贖)
(1).收購。 宋 王明清 《揮麈前錄》卷四:“﹝ 郭思 ﹞廣以金帛收贖 熙 之遺筆,以藏於家?!?br />(2).用銀錢將抵押品贖回。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除已有人承買交業(yè)外,并特給還。未足者,許貼納收贖,仍不限年?!?span id="nareri6" class="book">《元典章·戶部五·典賣》:“如業(yè)主虛抬高價不相由問成交者,聽親鄰典主百日內收贖。”
(3).舊時法律凡老幼、廢疾、篤疾、婦人犯徒流等刑者,準其以銀贖罪,謂之收贖。《元典章·刑部四·殺卑幼》:“同法司擬合徒四年,決杖九十。緣本人年七十八歲,依舊例合行收贖,合徵鈔三十二貫。”《天雨花》第二九回:“婦女之罪,收贖者多,決杖者少?!?/div>
《漢語大詞典》:銀幡(銀旛)
亦作“ 銀幡 ”。 用銀箔制作的幡勝。 宋 蘇軾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齋》之二:“朝回兩袖天香滿,頭上銀幡笑 阿咸 。” 宋 陸游 《木蘭花·立春日作》詞:“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明 無名氏 《四賢記·尋親》:“嘆老朽時將闔棺,最堪憎頭上銀幡?!?/div>
《漢語大詞典》:金幡
亦作“ 金旛 ”。
(1).縷金的旌旂。 隋 江總 《幡贊》:“金幡化成,搖蕩相明?!?span id="olcuhzq"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三六:“﹝ 阿育王 ﹞見 歡喜 ,便使取金旛金華懸諸剎上?!?br />(2).用銀箔制作的幡勝。 宋 范成大 《立春郊行》詩:“春來不飲兼無句,奈此金旛綵勝何?!?/div>
《漢語大詞典》:銀貂(銀貂)
(1).貂之一種。 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志》:“青貂穴死牛腹,掩取之……銀貂最貴, 契丹 主服之?!?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銀貂》:“ 長白山 有銀貂,毛純白,長三寸餘,暖勝紫貂?!?br />(2).指用銀貂毛皮制成的衣服。 宋 陸游 《懷成都十韻》:“椽燭那知夜漏殘,銀貂不管晨霜重?!?br />(3).銀璫與貂尾。 宋 梅堯臣 《史供奉群鶴》詩:“出珥銀貂侍太清,迴看雙鶴舞中庭?!眳⒁姟?金貂 ”。
《國語辭典》:金貂  拼音:jīn diāo
古代侍從貴臣的帽飾。見《續(xù)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后用以代指侍從貴臣。《文選。潘岳。秋興賦》:「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賢主降嘉賞,金貂服玄纓?!?/div>
《漢語大詞典》:銀蟬(銀蟬)
古代婦女所用銀色蟬形的貼面飾物。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西幸》:“醉厭厭,蘭臺風快,吹酒壓銀蟬?!?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啼妝不貼銀蟬,暗語孤彈金雁?!?/div>
《漢語大詞典》:泥銀(泥銀)
用銀箔和膠水制成的銀色顏料。用途與“泥金”相同。紅樓夢第四二回:“就是配這些青緑顏色,并泥金泥銀,也得他們配去?!眳⒁姟?泥金 ”。
《國語辭典》:泥金  拼音:ní jīn
1.由金箔制成的金色顏料,多用于書畫箋紙的涂飾和器具雕刻的髹漆。唐。白居易 策林。二策項:「蓋人之在教,若泥金之在陶冶。器之良窳,由乎匠之巧拙?!?br />2.以金和水銀相和成的泥狀物,稱為「泥金」?;实塾谖逶兰捞斓?,要將祭文寫在簡版上,加上玉做的蓋子,最后用泥金將其封起來。
《漢語大詞典》:緩箭(緩箭)
(1).緩慢的銀箭。古時用銀箭刻漏記時。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優(yōu)游少託,寂寞多閑。厭 長樂 之疏鐘,勞中宮之緩箭?!?br />(2).去勢微弱之箭。太平廣記卷二五四引 隋 侯白 《啟顏錄·歐陽詢》:“ 瑀 箭俱不著垜,一無所獲。 歐陽詢 詠之曰:‘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彊弓。’”
《漢語大詞典》:桃丹
一種用銀朱和藤黃合研成粉末的顏料。色如櫻桃。又稱珊瑚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八回:“ 述農 道:‘我學那書畫家,撒上點桃丹,去了那層油光,自然不新了。’”
《漢語大詞典》:朱拓
用銀朱等紅顏料從碑刻或銘器上拓下的文字或圖形。 魯迅 《彷徨·祝福》:“我回到四叔的書房里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