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掃灑(掃灑)  拼音:sǎo sǎ
1.打掃沖洗?!逗鬂h書。卷三九。趙孝傳》:「亭長先時聞孝當(dāng)過,以有長者客,掃灑待之。」
2.以武力平定。唐。杜牧郡齋獨酌〉詩:「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埂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打聽得齊州掃灑法場,要出重囚。」
《國語辭典》:押赴  拼音:yā fù
押解送往?!段宕菲皆?。漢史。卷上》:「押赴門首斬首來軍前獻酒,泄了咱一肚憤氣!」
《漢語大詞典》:埽蕩(埽盪)
亦作“ 埽盪 ”。
(1).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肅清敵人。 北魏 高允 《徵士頌》:“王龔徂征,戎軍屢駕;埽盪游氛,克剪妖霸?!?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待孤家領(lǐng)兵前去,埽蕩鯨鯢?!?br />(2).泛指徹底清除。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為了忘卻的記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兒畫選》,是為了掃蕩 上海灘 上的‘藝術(shù)家’……而印的?!?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唐宋傳奇集〉序例》:“埽蕩煙埃,斥偽返本?!?/div>
《漢語大詞典》:極武(極武)
謂濫用武力。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昔者 吳王 夫差 、 智伯 極武而亡?!?晉 潘岳 《西征賦》:“志勤遠以極武,良無要於后福?!?span id="dditmao" class="book">《弘明集·正誣論》:“服則柔而撫之,不茍婬刑極武?!?/div>
《漢語大詞典》:稱戈(稱戈)
書·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北局^舉起戈,后用以指動用武力,發(fā)動戰(zhàn)爭。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燕王 稱戈篡位,屠戮忠良。”
《國語辭典》:垂櫜  拼音:chuí gāo
1.倒懸空的弓箭袋,表示無弓矢?!蹲髠?。昭公元年》:「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
2.攜帶空囊?!秶Z。齊語》:「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載而歸。」
《國語辭典》:平息  拼音:píng xí
平定消除。如:「平息紛爭」、「這場風(fēng)波終于平息了。」
《漢語大詞典》:窮武(窮武)
謂濫用武力。《淮南子·兵略訓(xùn)》:“ 智伯 有千里之地而亡者,窮武也?!?span id="2d2ri1d" class="book">《史記·律書》:“及其威盡勢極,閭巷之人為敵國。咎生窮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晉書·文帝紀(jì):“兼九代之弘略,究五兵之正度。用能戰(zhàn)不窮武,而大敵殲潰?!?清 龔自珍 《上鎮(zhèn)守吐魯番領(lǐng)隊大臣寶公書》:“我 高宗皇帝 豈樂於窮武以炫史乘哉?”
《漢語大詞典》:徙戎
晉 代統(tǒng)治階級中企圖用武力強迫少數(shù)民族外遷的一種主張。晉書·江統(tǒng)傳:“ 統(tǒng) 深惟四夷亂華,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論》……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亂華,時服其深識。” 清 項□□ 《〈中西紀(jì)事〉敘》:“竊惟馭外之要,不越剿撫二端。乃由前而論,擇將之難, 漢文 拊髀而興嘆;由后而論,徙戎之患, 江統(tǒng) 蒿目而生憂?!?/div>
《國語辭典》:武裝(武裝)  拼音:wǔ zhuāng
1.軍服、武器等裝備。如:「全副武裝」。
2.以物質(zhì)的裝備或心理的建設(shè)來加強。如:「一旦外侮入侵,全國人民都要武裝起來?!?/div>
《國語辭典》:動武(動武)  拼音:dòng wǔ
使用武力。指打架或發(fā)起戰(zhàn)爭。如:「以、阿雙方皆在謀求和平,避免發(fā)生動武事件?!?/div>
《國語辭典》:征服  拼音:zhēng fú
戰(zhàn)勝、使屈服?!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肝也聸]有別的,去年老人家在貴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這個表題?!?/div>
《國語辭典》:兵諫(兵諫)  拼音:bīng jiàn
以武力進諫君主。晉。范寧春秋谷梁傳序〉:「左氏以鬻拳兵諫為愛君,文公納幣為用禮?!?/div>
《漢語大詞典》:四伐
(1).用武器擊刺四次。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 孔 傳:“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為例?!?br />(2).古代樂舞以“四伐”象征征伐四方。史記·樂書:“夫樂者,象成者也??偢啥搅?, 武王 之事也……夾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國也。” 裴駰 集解引 王肅 曰:“四伐者,伐四方與 紂 同惡者。一擊一刺為一伐也?!?張守節(jié) 正義:“夾振,謂 武王 與大將夾軍而奮鐸振動士卒也。言當(dāng)奏《武》樂時,亦兩人執(zhí)鐸夾之,為節(jié)之象也。凡四伐到一止,當(dāng)伐 紂 時,士卒皆四伐一止也……故作《武》樂儛者,亦以干戈伐之象也。”
《國語辭典》:侵吞  拼音:qīn tūn
1.用武力并吞他國或占領(lǐng)其部分土地。唐。杜荀鶴〈觀棋〉詩:「得勢侵吞遠,乘危打劫嬴?!?br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財物。《二十載繁華夢》第一回:「庫書不過一個書吏,若不是靠著侵吞魚蝕,試問年中如許進項,從那里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