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6詞典 1分類詞匯 45
《國語辭典》:用刑  拼音:yòng xíng
施用刑罰。
《漢語大詞典》:榜格
指懸賞捉拿的公告。明史·岳正傳:“或?yàn)槟涿麜?曹吉祥 罪狀, 吉祥 怒,請(qǐng)出榜購之。帝使 正 撰榜格, 正 與 呂原 入見曰:‘為政有體,盜賊責(zé)兵部,姦宄責(zé)法司,豈有天子出榜購募者?’”
泛指用刑。 晉 袁宏 后漢紀(jì)·章帝紀(jì)上:“治獄者急於榜格,執(zhí)憲者煩於詐欺?;蛞蚬兴?,以聘威福,違本離實(shí),捶楚為姦?!?/div>
《國語辭典》:神武  拼音:shén wǔ
英明勇武。《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jì)》:「賴武王神武,拯茲難于四方?!埂度龂萘x》第三○回:「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jì)?」
《漢語大詞典》:神武門(神武門)
古宮門名。即 南朝 時(shí) 建康 皇宮西首之 神虎門 。 唐 初因避 太祖 李虎 諱而改“虎”為“武”或“獸”。相傳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門掛衣冠而上書辭祿。見南史·陶弘景傳。南史·梁紀(jì)下·敬帝:“﹝ 太平 元年﹞十一月,起 云龍 、 神武門 。”按,梁書作“神虎門”。宋書·傅亮傳:“ 神武門 外,每旦車常數(shù)百兩?!卑?,南史作“神獸門”。 宋 蘇軾 《再送蔣穎叔》詩之二:“歸來趁別 陶弘景 ,看掛衣冠 神武門 ?!?北京 紫禁城 ( 故宮 )北門也叫“神武門”。
《國語辭典》:用法  拼音:yòng fǎ
使用的方法。如:「用法簡單」。
《國語辭典》:酷吏  拼音:kù lì
專用嚴(yán)刑峻法,殘暴人民的官吏?!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赣褓t這個(gè)酷吏實(shí)在令人可恨!他除了這一案不算,別的案子辦的怎么樣呢?」
《國語辭典》:祥刑  拼音:xiáng xíng
慎用刑罰?!稌?jīng)。呂刑》:「有邦有土,告爾祥刑?!?/div>
《漢語大詞典》:無刑(無刑)
(1).不用刑罰;不設(shè)刑罰。書·大禹謨:“刑,期于無刑,民協(xié)于中?!?span id="z5fvhxt" class="book">《左傳·襄公十九年》:“ 光 殺 戎子 ,尸諸朝,非禮也;婦女無刑,雖有刑,不在朝市?!?杜預(yù) 注:“婦女無黥刖之刑。” 唐玄宗 《春中興慶宮酺宴》詩:“不戰(zhàn)要荒服,無刑禮樂新?!?br />(2).無視法度。左傳·隱公十一年:“ 許 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杜預(yù) 注:“刑,法也?!?/div>
《國語辭典》:恤刑  拼音:xù xíng
1.語本《書經(jīng)。舜典》:「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指使用刑罰應(yīng)慎重審明,不使枉濫。唐。陳子昂 諫用刑書:「臣不敢以微命蔽塞聰明,亦非敢欲陛下頓息刑罰,望在恤刑爾?!?br />2.在用刑之際,應(yīng)注意某些可以特別加以體恤的情況。《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成化八年,命司禮太監(jiān)王高、少監(jiān)宋文毅兩京會(huì)審,而各省恤刑之差,亦以是歲而定?!?br />3.職官名。明、清時(shí)設(shè)置,由中央派往各地復(fù)審囚犯、清理冤獄的官員。《醒世恒言。卷二○。張廷父逃生救父》:「你爹全虧種義,一向倒也安樂。如今恤刑坐于常熟,解審去了?!?/div>
《國語辭典》:淫刑  拼音:yín xíng
濫用刑罰?!蹲髠鳌Y夜辍罚骸敢桃猿?,誰則無罪?!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0887' target='_blank'>陳子昂 〈諫政理書〉:「明訟恤獄,以息天下之淫刑?!?/div>
《漢語大詞典》:重刑
(1).重的刑罰。吳子·治兵:“進(jìn)有重賞,退有重刑?!?span id="plbpxl3" class="book">《尉繚子·重刑令》:“使民內(nèi)畏重刑,則外輕敵?!?br />(2).加重刑罰;施以嚴(yán)刑。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洩命重刑,臣亦不為。”《商君書·畫策》:“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span id="dnvxzlp" class="book">《隋書·趙煚傳》:“嘗有人盜 煚 田中蒿者,為吏所執(zhí)……﹝ 煚 ﹞慰諭而遣之,令人載蒿一車以賜盜者,盜者愧恧,過於重刑?!?br />(3).猶慎刑。謂不輕易用刑。《禮記·王制》“王命三公參聽之” 漢 鄭玄 注:“王使三公復(fù)與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
《國語辭典》:慎刑  拼音:shèn xíng
謹(jǐn)慎用刑。《元史。卷一五二。張子良傳》:「懋惡衣糲食,率之以儉,慎刑平政,處之以公?!?/div>
分類:用刑審慎
《國語辭典》:上刑  拼音:shàng xíng
1.重刑?!稌?jīng)。呂刑》:「上刑適輕,下服?!埂睹献印kx婁上》:「故善戰(zhàn)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
2.用刑?!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冈捳f老殘看賈魏氏正要上刑,急忙搶上堂去喊了住手。」
《漢語大詞典》:至刑
(1).最適當(dāng)?shù)男塘P。《淮南子·氾論訓(xùn)》:“至賞不費(fèi),至刑不濫。” 高誘 注:“賞當(dāng)賞,不虛費(fèi);刑當(dāng)刑,不傷善。”
(2).極力使用刑法。《孔子家語·刑政》:“ 仲弓 問於 孔子 曰:‘ 雍 聞至刑無所用政,至政無所用刑。至刑無所用政, 桀 紂 之世是也;至政無所用刑, 成 康 之世是也。信乎?’ 孔子 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div>
《國語辭典》:刑具  拼音:xíng jù
用來拘束犯人、逼問口供或執(zhí)行刑罰的器具。如手銬、腳鐐、笞杖、夾棍、絞架等。《老殘游記》第一七回:「你上他這手銬腳鐐是甚么意思?難道怕他越獄走了嗎?這是制強(qiáng)盜的刑具,你就隨便施于良民,天理何存?良心安在?」《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無可如何,也顧不得上司責(zé)問,只得將一干人松去刑具,眼巴巴看著領(lǐng)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