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2詞典 6分類詞匯 126
《漢語大詞典》:張弧(張弧)
(1).把弓拉開,做好發(fā)射準(zhǔn)備。語出《易·睽》:“見豕負(fù)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説之弧?!?王弼 注:“先張之弧,將攻害也?!?漢 揚雄 《太玄·毅》:“豨毅其牙,發(fā)以張弧。” 司馬光 集注:“豕毅其牙,適足自招射獵而已?!?span id="4tlctjg"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朗傳》:“﹝帝﹞將行則設(shè)兵而后出幄,稱警而后踐墀,張弧而后登輿,清道而后奉引?!?br />(2).引申為事先做準(zhǔn)備,防患于未然。 明 陸采 《懷香記·鞫詢香情》:“以無為有,空懷載鬼之疑,弄假成真,枉用張弧之計?!?br />(3).指動武,用兵。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 鄂爾泰 説弧於前,卒張弧於后,一時之創(chuàng)夷,百世之恬熙?!?br />(4).謂掃除。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六:“士心翕服群疑釋,初筮張弧后説壺。”原注:“ 閩 闈積習(xí)相沿,君( 王補(bǔ)帆 )痛掃之,始而群情疑懼,繼乃大服。”
《漢語大詞典》:巧遲(巧遲)
語本《孫子·作戰(zhàn)》。指用兵弄巧立異,反而造成行動遲緩。《文選·張協(xié)〈雜詩〉之七》:“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李周翰 注:“兵權(quán)不尚巧遲,尚拙速也。”
《漢語大詞典》:暴兵
兇暴不義之師。吳子·圖國:“凡兵之所起者有五……其名又有五:一曰義兵,二曰彊兵,三曰剛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span id="7asif84" class="book">《呂氏春秋·仲夏》:“仲夏行冬令,則雹霰傷穀,道路不通,暴兵來至。” 高誘 注:“暴害之兵橫來至。”
謂用兵或動用軍隊。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蒙恬 ﹞暴兵露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shù),終不能踰 河 而北?!?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馮衍傳上》:“遠(yuǎn)征萬里,暴兵累年,禍挐未解,兵連不息?!?李賢 注:“暴,露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江統(tǒng)傳》:“方今 關(guān) 中之禍,暴兵二載,征戍之勞,老師十萬?!?/div>
《國語辭典》:象舞  拼音:xiàng wǔ
1.大象表演的舞蹈??镓眨骸讣眩ㄎǎ┧脑鲁跫孜?,懿王才(在)射廬,乍(作)象舞。」
2.樂曲名。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仿效而為舞,稱其舞樂為象舞?!对娊?jīng)。周頌。維清。序》:「維清,奏象舞也?!固???追f達(dá)。正義:「謂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為舞,號其樂曰象舞?!?/div>
《漢語大詞典》:墨兵
(1).指史書。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二:“ 孫樵 謂史書曰墨兵?!?br />(2).指書畫詩文。形容創(chuàng)作時揮毫運墨如用兵,故稱。 清 曹寅 《寓齋即事與諸同人夜話有懷晚研曾寓此三年》詩:“凌結(jié)銅蟾戢墨兵,衰疲那競世間名。”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墨兵乍灑,筆陣橫飛?!?/div>
《漢語大詞典》:玩兵
猶黷武。謂輕率用兵。語本國語·周語上:“先王耀德不觀兵……觀則玩,玩則無震?!?韋昭 注:“玩,黷也?!?漢 劉向 說苑·指武:“明王之制國也,上下玩兵,下不廢武?!?唐 杜牧 《東兵長句十韻》:“狂童何者欲專地,圣主無私豈玩兵?”
《漢語大詞典》:權(quán)兵(權(quán)兵)
(1).謂把持兵權(quán)。史記·呂太后本紀(jì):“諸 呂 權(quán)兵 關(guān)中 ,欲危 劉 氏而自立?!?br />(2).謂用兵之道。 漢 焦贛 《易林·益之臨》:“ 帶季 、 兒良 明知權(quán)兵,將師合戰(zhàn),敵不能當(dāng)?!痹ⅲ骸吧朴帽獧?quán)變。”
《漢語大詞典》:一戎衣
(1).謂一穿上戎裝?;蛟?,“衣”當(dāng)作“殷”,謂一用兵而勝 殷 。一,亦作“ 壹 ”。書·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 傳:“衣,服也;一著戎服而滅 紂 。”禮記·中庸:“ 武王 纘大 王 、 王季 、 文王 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鄭玄 注:“戎,兵也。衣讀如殷,聲之誤也, 齊 言殷聲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孔穎達(dá) 疏:“ 鄭 必以衣為 殷 者,以十一年觀兵于 孟津 ,十三年滅 紂 ,是再著戎服,不得稱一戎衣,故以衣為 殷 ?!焙蠓悍Q用兵作戰(zhàn)為“一戎衣”。 唐 杜甫 《重經(jīng)昭陵》詩:“風(fēng)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span id="uzhytlg"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朕欲候江南平復(fù),取一戎衣大定之義以紀(jì)元,是子乃先我乎?” 郭沫若 《歸國雜吟》:“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币嗍∽鳌?一戎 ”。晉書·樂志上:“ 魏武 挾天子而令諸侯,思一戎而匡九服?!?唐 白居易 《策林·議兵》:“故有一戎而業(yè)成王霸,一戰(zhàn)而禍及危亡?!?br />(2).泛指戰(zhàn)袍。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六:“終封三尺劍,長卷一戎衣?!?/div>
《漢語大詞典》:討襲(討襲)
謂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備。三國志·魏志·傅嘏傳:“乘釁討襲,無勞遠(yuǎn)費,此軍之急務(wù)也。”《唐律·職制·漏泄大事》:“諸漏泄大事應(yīng)密者,絞。大事,謂潛謀討襲及收捕謀叛之類?!?唐 張說 《敕瀚海軍使蓋嘉運書》:“向若 安西 出兵,船虛討襲, 碎葉 逋丑,皆可成擒?!?/div>
《漢語大詞典》:兵籌(兵籌)
用兵的籌策。 宋 侯寘 《朝中措·元夕上潭帥劉共甫》詞:“年來玉帳罷兵籌,燈市小遲留。”
分類:用兵
《漢語大詞典》:兵誅(兵誅)
謂用兵和誅殺。后漢書·天文志中:“流星起,歷紫宮、文昌、、少微、天津,文昌為天子使,出有兵誅也?!?/div>
分類:用兵誅殺
《漢語大詞典》:忿兵
謂不忍小故而憤怒用兵。《漢書·魏相傳》:“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span id="t977gsh" class="book">《新唐書·褚遂良傳》:“帝欲自討 遼東 , 遂良 固勸無行:‘一不勝,師必再興,再興,為忿兵。兵忿者,勝負(fù)不可必?!?span id="fctiyn3"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敵將忿兵,伺其不意可一戰(zhàn)擒也?!?/div>
《漢語大詞典》:兵形
指用兵作戰(zhàn)的方式方法。孫子·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郭化若 注:“兵形,即作戰(zhàn)方式,怎么打的意思?!?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故臣于是篇所載,廟算、將略、兵形、地勢特詳云?!?/div>
《國語辭典》:戰(zhàn)機(jī)(戰(zhàn)機(jī))  拼音:zhàn jī
1.作戰(zhàn)的謀略。唐。李昌符 秋中夜坐詩:「為應(yīng)金門策,多應(yīng)說戰(zhàn)機(jī)?!?br />2.適于作戰(zhàn)的時機(jī)。如:「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正是攻敵最佳戰(zhàn)機(jī)。」
3.用于攻敵作戰(zhàn)的飛機(jī)。如:「這種戰(zhàn)機(jī)的性能優(yōu)越,是我方致勝的重要關(guān)鍵?!?/div>
《漢語大詞典》:稱賦(稱賦)
猶舉兵,用兵。國語·楚語下:“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div>
分類:舉兵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