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53—1135 【介紹】: 宋南劍州將樂人,字中立,號龜山。神宗熙寧九年進士。調(diào)官不赴。先后師事程顥、程頤,杜門不仕十年。歷知瀏陽、余杭、蕭山,改荊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堅論嚴為守備,除右諫議大夫;又反對割三鎮(zhèn)以乞和,兼國子監(jiān)祭酒。指斥蔡京蠹國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學(xué)。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致仕,專事著述講學(xué)。卒謚文靖。與游酢、呂大臨、謝良佐號為程門四先生,又與羅從彥、李侗等同列南劍三先生。其學(xué)術(shù)后被奉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龜山先生語錄》、《龜山集》。全宋詩
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學(xué)者稱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調(diào)官不赴,先后從程顥、程頤學(xué),世傳有“程門立雪”之佳話。年四十后始出,歷知瀏陽、馀杭、蕭山縣,張舜民薦為荊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為秘書郎,未幾除邇英殿說書。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又兼國子祭酒,力排和議。乞致仕,提舉崇福宮。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讀,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致仕。著書講學(xué),東南學(xué)者推為程氏正宗。紹興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龜山集》。事見清毛念特《宋儒龜山楊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二八有傳。楊時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龜山集》為底本。校以清順治八年楊令聞雪香齋刊本(簡稱順治本),光緒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簡稱光緒本)等。光緒本多出底本詩八首,今又從《嚴陵集》等書中輯得集外詩,合并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六七五
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世稱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今福建將樂)人。熙寧九年中進士第,調(diào)官不赴,師事程顥、程頤,杜門不仕者十年。久之,歷知瀏陽、馀杭、蕭山三縣,為荊州教授,召為秘書郎,遷著作郎。除邇英殿說書,拜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兼國子祭酒。乞致仕,除徽猷閣待制、提舉嵩山崇福宮。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復(fù)兼侍講。連章丐外,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優(yōu)游林泉,以著書講學(xué)為事。紹興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著有《三經(jīng)義辨》、《論語解》、《經(jīng)說》、《語錄》(存)、《二程粹言》(存)、《龜山集》(存)等,東南學(xué)者推為「程氏正宗」。見胡安國《龜山先生墓志銘》(《龜山集》卷首),《宋史》卷四二八本傳,《直齋書錄解題》。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嚴州淳安人,字子是,號融堂。絕意科舉,究明理學(xué)。江東提刑袁甫建象山書院,招主講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薦授秘閣??保贋槭佛^檢閱,求去,授江東帥屬歸。有《周易釋傳》、《學(xué)詩管見》、《融堂書解》、《四書管見》、《兩漢筆記》等。全宋詩
錢時(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學(xué)者稱融堂先生,淳安(今屬浙江)人。早年從楊簡學(xué),為朱熹所重。江東提刑袁甫作象山書院,延主講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見,賜進士出身,授秘閣???,預(yù)修國史。后辭歸,居鄉(xiāng)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岡,創(chuàng)融堂書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頃堂書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國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見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實》,《宋史》卷四○七《楊簡傳》附。 錢時詩,以《蜀阜存稿》為底本,酌校他書引錄。編為二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一六
錢時(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號融堂,嚴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人。幼奇?zhèn)ゲ蝗骸K氖q,始悟于道,焚棄舊稿,拜楊簡為師。簡嘗薦之于朝,不果,遂以講學(xué)為務(wù)。江東提刑袁甫作象山書院,招主講席。嘉熙元年,時年六十三,以宰相喬行簡等交章薦舉,理宗召見,特賜進士出身,授秘閣校勘。求去,出佐浙東倉幕。后以李心傳薦,授史館檢閱。復(fù)求去,授江東帥屬。創(chuàng)融堂書院,日與生徒講道,為世大儒。淳祐四年卒,年七十。著有《周易釋傳》、《尚書演義》(一作《尚書啟蒙》,今本題《融堂書解》,存)、《學(xué)詩管見》、《春秋大旨》、《四書管見》(存)、《兩漢筆記》(存)、《蜀阜集》、《冠昏記》、《百行冠冕集》等。見《蜀阜存稿》卷首所載《融堂先生行實》,《宋史》卷四○七《楊簡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元祁門西隅人,字天麟。博學(xué)不仕,隱居查山,與兄汪克寬講學(xué),人稱查山先生。有《三分稿》。
人物簡介
【生卒】:1503—1580 【介紹】: 明河南洛陽人,字季美。學(xué)宗王守仁,學(xué)者稱西川先生。嘉靖元年舉人。后官元氏、章丘教諭,以“致良知”之說為教。官至戶部主事。有《擬學(xué)小記》
人物簡介
【生卒】:?—1609 【介紹】: 明江西上饒人,字宜遷,又字照庵,學(xué)者稱止庵先生。嘉靖四十四年進士。萬歷中累遷吏部左侍郎,署部事。以選事最易涉私,乃絕請謁,謝交游,止宿公署,以杜絕行賄請托。秉銓五年,稱平允。卒于任。謚端潔。有《馬政記》、《楊端潔集》等。維基
楊時喬(1531年—1609年),字宜遷,號止庵,江西上饒縣人,民籍。嘉靖乙丑進士,萬歷間官至吏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九十一名,廷試二甲四十一名進士。刑部觀政,本年十月授工部主事,奉命在杭州榷稅,“清正廉明,苞苴不入門”,時人稱楊天官。隆慶三年(1569年)五月擢禮部員外郎,四年三月升尚寶司丞。萬歷初年,以養(yǎng)親歸去。守喪服除,起為南京太仆寺丞,十五年(1587年)八月改尚寶司丞。十六年四月引疾歸。十九年以戶科給事中陳尚象所薦,二十年正月復(fù)除尚寶司卿,二十一年三月任應(yīng)天府府丞,遷通政司右通政,本年改太仆寺卿,二十三年(1595年)二月升南京太常寺卿,二十六年升南京通政使。秩滿,連章乞休,不允。三十一年十二月累官吏部左侍郎、協(xié)理院事,三十二年五月代尚書趙世卿署理吏部事,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多次以病乞休,不允,三十七年(1609年)二月卒于官。贈吏部尚書,謚端潔?!?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