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7詞典 1分類詞匯 116
《國語辭典》:武威縣(武威縣)  拼音:wǔ wēi xiàn
縣名。位于甘肅省境中部,永昌縣東南。當西通新疆之沖,南阻雪山,形勢險要。山水傾瀉,河流甚多,因此土地肥沃,水草豐茂,有塞北江南之喻。
《國語辭典》:夏河縣(夏河縣)  拼音:xià hé xiàn
縣名。位于甘肅省蘭州市西南,因瀕大夏河而得名。地形多為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居民多為藏族,以畜牧為其經(jīng)濟來源。
《漢語大詞典》:敦煌詞(敦煌詞)
指藏于 甘肅省 敦煌石室 中的 唐 五代 詞。 清 光緒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發(fā)現(xiàn)。除少數(shù)可考知作者姓名的文人作品外,絕大多數(shù)為無名氏的作品,包括部分民間創(chuàng)作。為 中國 詞創(chuàng)作發(fā)軔期的重要成果。內(nèi)容廣泛,形式多樣,對詞的發(fā)展及其他多種學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義。參見“ 敦煌石室 ”。
分類:甘肅
《國語辭典》:敦煌石室  拼音:dūn huáng shí shì
地名。甘肅省敦煌縣東南鳴沙山半腹地山麓有石室無數(shù),俗稱為「千佛洞」,舊稱為「莫高窟」。于前秦苻堅建元二年由僧人樂僔鑿建經(jīng)營。內(nèi)藏六朝、隋、唐及五代人手寫佛教經(jīng)典及其他藝術品甚富,對中國文學藝術影響頗鉅。清光緒二十六年發(fā)現(xiàn),所藏多為英人斯坦因及法人伯希和先后擇要蒐羅而去,今藏倫敦博物館和巴黎國民圖書館。也稱為「敦煌千佛洞」、「敦煌石窟」。
《漢語大詞典》:獲隴望蜀(獲隴望蜀)
同“ 得隴望蜀 ”。 語本東觀漢記·隗囂傳、后漢書·岑彭傳。謂已取得 隴 右( 甘肅 一帶),又想攻取西 蜀 ( 四川 一帶)。比喻貪得無厭。 梁啟超 《論民族競爭之大勢》:“其奈得寸入尺、獲 隴 望 蜀 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懾狐威者,今日許以寸,明日予以尺;民間之貪蠅利者,甲也導諸 隴 ,乙也導諸 蜀 。”參見“ 得隴望蜀 ”。
《國語辭典》:得隴望蜀(得隴望蜀)  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比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參見「既得隴,復望蜀」條?!都t樓夢》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
分類:貪心不足
《國語辭典》:河西走廊  拼音:hé xī zǒu láng
地名。為一東南斜向西北的天然走廊,即古時的絲道。位在甘肅省西北,祁連山的北邊,合黎山與龍首山的南方。因位于黃河西邊,故稱為「河西走廊」。區(qū)內(nèi)靠河水、雪水灌溉的綠州是人口集中地。也是現(xiàn)今通往新疆、中亞、歐洲的要道。
《漢語大詞典》: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
中國 北方地區(qū)佛教石窟寺。位于 甘肅省 永靖縣 西南35公里的 小積石山 中。炳靈為藏語譯音,是“十萬佛”之意。現(xiàn)存主要窟龕集中在 下寺溝 西岸南北長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 佛爺臺 、 洞溝 、 上寺 等處,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畫。較完整的窟龕共有195個。遺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軀,壁畫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書或刻石紀年銘文6處。第169窟中的“ 西秦 建弘 元年”造像題銘,是目前全國石窟中最早的題記。據(jù)文獻和洞窟發(fā)愿文記載,開窟始于 西秦 , 北魏 、 北周 、 隋 、 唐 諸代續(xù)有建造。 宋 、 西夏 、 元 、 明 各代,也有修建活動。 明 以后逐漸湮沒。
《漢語大詞典》:岑春煊
(1861-1933)廣西西林人。曾任甘肅布政使。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率兵護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陜西巡撫。后歷任四川、兩廣、云貴總督,鎮(zhèn)壓反清斗爭。民國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漢粵川鐵路總辦。1916年參加護國運動,任軍務院副撫軍長。1918年參加護法軍政府,排擠孫中山,自任主席總裁。1920年被粵軍驅(qū)逐。
《國語辭典》:保安族  拼音:bǎo ān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或以為源出于蒙古族。聚居于甘肅臨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和蒙古語有密切關系。通用漢語文。信仰伊斯蘭教(回教)。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為主,手工業(yè)中則以制作保安刀聞名。
《漢語大詞典》:鳥鼠同穴(鳥鼠同穴)
古山名。在 甘肅省 渭源縣 西。書·禹貢:“導 渭 自 鳥鼠同穴 ?!?孔 傳:“鳥鼠共為雌雄,同穴處此山,遂名山曰 鳥鼠 , 渭水 出焉?!?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xù)集·鳥鼠同穴》:“‘導 渭 自 鳥鼠同穴 ?!?孔 傳謂‘鳥鼠共為雌雄,同穴而處?!?蔡氏 以為怪誕不取。按《甘肅志》:‘ 涼州 之地有兀兒鼠者,形狀似鼠,尾若贅疣。有鳥曰本周兒者,形似雀,色灰白,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所謂鳥鼠同穴也?!?涼州 唐 屬 隴右道 ,然則 孔 説非誕?!?/div>
《漢語大詞典》:陜甘革命根據(jù)地
又稱“陜甘蘇區(qū)”。在陜西北部和陜西、甘肅邊界地區(qū)。1932年至1934年間,在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領導下,先后開辟了陜甘邊和陜北革命根據(jù)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劉志丹、謝子長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統(tǒng)一了對根據(jù)地的領導。同年7月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圍剿”后,兩塊根據(jù)地連成一片,陜甘革命根據(jù)地正式形成。9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陜北,與當?shù)氐募t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隨后,陜甘革命根據(jù)地成為中共中央和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長征的落腳點。
《漢語大詞典》:栗玉硯(栗玉硯)
硯之一種。產(chǎn)地當今 甘肅省 成縣 境。 宋 米芾 硯史·成州栗玉硯:“栗玉硯,理堅,色如栗,不甚著墨,為器甚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