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7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6
共117,分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隴海鐵路
庫穆塔格
布隆吉爾河
敦煌千佛洞
炳靈寺
茶馬市
張掖縣
阿爾金山
額濟納河
麥積山
鳴沙山
鳴沙縣
涇川縣
李公佐
拉卜楞
《國語辭典》:
隴海鐵路(隴海鐵路)
拼音:
lǒng hǎi tiě lù
從江蘇省北部連云港,經(jīng)安徽省、河南省、陜西省、甘肅省蘭州的鐵路。全長一千七百五十九公里,在徐州與京滬線相交,在鄭州與京廣線相交,在潼關(guān)西與同蒲線相交,可通向東西南北各地,是中國中部一條橫貫大動脈。
分類:
北部
安徽
河南
陜西
甘肅
蘭州
鐵路
《國語辭典》:
庫穆塔格(庫穆塔格)
拼音:
kù mù tǎ gé
地名。位于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省玉門關(guān)間。屬礫質(zhì)荒漠,系古代湖積層及紅色砂礫層的隆起高地遭受風(fēng)蝕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許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巖塔和土柱。呈東北往西南方向,溝谷中有流沙堆積,蜿曲如龍。古代為西域交通要道。也稱為「白龍堆」。
分類:
地名
東至
甘肅
玉門關(guān)
《國語辭典》:
布隆吉爾河(布隆吉爾河)
拼音:
bù lóng jí ěr hé
河川名:(1)源出甘肅省玉門縣,長七百馀里。也稱為「疏勒河」。(2)在青海省西北境,發(fā)源于布隆吉爾池,流經(jīng)戈壁沙漠,會柴達木河,注入達布遜池。
分類:
河川
甘肅
七百
《國語辭典》:
敦煌千佛洞
拼音:
dūn huáng qiān fó dòng
地名。位于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內(nèi)藏豐富文物,如壁畫、泥塑等,對中國佛教、文學(xué)、藝術(shù)貢獻頗大。參見「敦煌石室」條。
分類:
地名
甘肅
敦煌縣
內(nèi)藏
豐富
文物
《國語辭典》:
炳靈寺(炳靈寺)
拼音:
bǐng líng sì
位于甘肅省永靖縣,是著名的石窟寺院。開鑿于西秦建弘元年,經(jīng)北魏、北周至明,有洞窟三十四個,佛龕一百四十九個。洞窟格式與龍門、云岡相似,佛龕風(fēng)格采復(fù)缽式塔形,為此地石窟的特徵之一。
分類:
甘肅
著名
石窟
寺院
《國語辭典》:
茶馬市(茶馬市)
拼音:
chá mǎ shì
宋明時,甘肅與四川兩省邊界以茶交易藩馬的地方,稱為「茶馬市」。
分類:
明時
甘肅
四川
兩省
邊界
交易
《國語辭典》:
張掖縣(張掖縣)
拼音:
zhāng yì xiàn
縣名。屬甘肅省,古稱甘州。位在武威縣西北,介于紅水河與張掖河之間,為寧夏、青海、甘肅三省交通樞紐。為通往西域的要道,形勢險要。除甘州河外,亦有積雪所化的水流灌綠州,農(nóng)業(yè)頗盛,有「銀張掖」、「塞外江南」之稱。出產(chǎn)以藥材為主。
分類:
縣名
甘肅
西北
《國語辭典》:
阿爾金山(阿爾金山)
拼音:
ā ěr jīn shān
山脈名。在新疆東南部,東端綿延至甘肅、青海兩省邊界,為柴達木盆地與塔里木盆地的界山。
分類:
山脈
山脈名
東南
南部
東端
綿延
甘肅
青海
兩省
邊界
《國語辭典》:
額濟納河(額濟納河)
拼音:
é jì nà hé
河川名。位于甘肅北部,發(fā)源于祁連山,西北流入寧夏的居延海,是條內(nèi)陸河。也稱為「弱水」。
分類:
河川
河川名
甘肅
北部
發(fā)源
源于
祁連山
《國語辭典》:
麥積山(麥積山)
拼音:
mài jī shān
山名。在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遠望如堆積的麥稈,故稱為「麥積山」。有名的麥積山石窟即位于此,與敦煌石窟塑佛同樣馳名于世。
分類:
山名
甘肅
天水
遠望
堆積
麥稈
《國語辭典》:
鳴沙山(鳴沙山)
拼音:
míng shā shān
山名。在甘肅省酒泉市轄敦煌市南。傳說一上山,沙子就隨腳步滑落,發(fā)出鳴聲,故稱為「鳴沙山」。
分類:
山名
甘肅
一上
上山
《國語辭典》:
鳴沙縣(鳴沙縣)
拼音:
míng shā xiàn
縣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蹲x史方輿紀(jì)要。卷六四。陜西一三。沙州衛(wèi)》:「敦煌廢縣:今衛(wèi)治。漢縣,為敦煌郡治。……。后周改縣為鳴沙縣。隋大業(yè)中,復(fù)曰敦煌?!?/div>
分類:
縣名
甘肅
敦煌縣
《國語辭典》:
涇川縣(涇川縣)
拼音:
jīng chuān xiàn
縣名。位于今甘肅省。在平?jīng)鍪袞|,當(dāng)隴山、橫嶺斷絕處。濱涇河南岸,扼西安至蘭州的主要公路。高粱、粟、黍為主要農(nóng)產(chǎn)??h境西汭河畔有西王母廟,相傳周穆王駕八駿會西王母于瑤池,即是此地。
分類:
縣名
于今
甘肅
平?jīng)?/a>
隴山
斷絕
《國語辭典》:
李公佐
拼音:
lǐ gōng zuǒ
人名。生卒年不詳。字顓蒙,隴西(今甘肅省境內(nèi))人,唐代小說家。元和中曾任江淮從事,與白行簡友好。平生喜好蒐集異說雜聞,其作品以傳奇最著,有《南柯太守傳》、《謝小娥傳》、《廬江馮媼傳》、《古岳瀆經(jīng)》等。
分類:
李公佐
人名
隴西
甘肅
境內(nèi)
《國語辭典》:
拉卜楞
拼音:
lā bǔ léng
地名。甘肅省夏河縣治所在,濱大夏河支流。因南有拉卜楞寺,故稱為「拉卜楞」。為甘、青、川、康間藏民的宗教、經(jīng)濟中心。
分類:
地名
甘肅
治所
所在
大夏
支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