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7詞典 1分類詞匯 116
《漢語大詞典》:隴城(隴城)
古城名。在今 甘肅省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境內(nèi)。晉書·劉曜載記:“ 曜 親征 陳安 ,圍 安 于 隴城 。”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何當(dāng)邊草白,旌節(jié) 隴城 陰?!?/div>
《漢語大詞典》:左擔(dān)(左擔(dān))
古山道名。自今 甘肅 文縣 東南至 四川 平武縣 東。 唐 杜甫 《愁坐》詩:“ 葭萌 氐 種迴, 左擔(dān) 犬戎 屯?!?/div>
《漢語大詞典》:旱海
(1). 宋 代自今 甘肅省 環(huán)縣 北至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靈武縣 一帶,干旱多沙,俗稱“旱?!薄?span id="a2mz6go"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晉齊王開運(yùn)三年》:“ 馮暉 引兵過 旱海 ,至 輝德 ?!?胡三省 注引 趙珣 《聚米圖經(jīng)》:“ 鹽 、 夏 、 清遠(yuǎn)軍 間,并係沙磧,俗謂之旱海。”
(2).泛指沙漠。 明 何景明 《述歸賦》:“北旱海之爛灼兮,西太素之積陰?!?span id="7hj1rdg"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2期:“汽車在號(hào)稱八百里旱海的 科爾沁 東部大草原向西飛奔?!?/div>
《漢語大詞典》:仙人關(guān)(仙人關(guān))
關(guān)隘名。在今 陜西省 鳳縣 和 甘肅省 徽縣 之南。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 南宋 紹興 四年(1134年) 吳玠 與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軍,確保 巴蜀 。參閱宋史紀(jì)事本末卷六九、《讀史方輿紀(jì)要·漢中府·鳳縣》。
《國語辭典》:胡楊(胡楊)  拼音:hú yáng
植物名。楊柳科白楊屬,喬木。分布中國大陸甘肅、青海、新疆至蒙古及俄羅斯、中東至北非。嫩枝圓筒形,有細(xì)毛,芽以二鱗片合成,葉形變異特甚,故常為沙漠旅行者注意。雄花序細(xì)圓柱形,苞片略菱形,疏齒牙緣。蒴果披針形,具短柄。也稱為「胡桐」、「異葉楊」。
《漢語大詞典》:刺山
舊傳 甘肅 敦煌 東南一百三十里有 懸泉水 ,出 龍勒山 腹。 漢 將 李廣利 伐 大宛 還,士眾渴乏,引佩刀刺山,飛泉涌出。見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沙洲》。后遂以為典實(shí)。 宋 范仲淹 《水車賦》:“渤潏騰波,忽若刺山之泉涌;潺湲去浪,漸如澄山之練舒?!?/div>
《國語辭典》:祁連山(祁連山)  拼音:qí lián shān
山名。位于甘肅省張掖縣西南,為甘肅、青海二省的界山。也稱為「白山」、「南山」、「雪山」。
《漢語大詞典》:皇澗(皇澗)
澗名。源出 甘肅省 正寧縣 ,西南流入 涇河 。《詩·大雅·公劉》:“夾其 皇澗 ,遡其過澗?!?毛 傳:“皇,澗名?!?高亨 注:“言沿著 皇澗 兩岸而行?!?/div>
分類:甘肅南流
《漢語大詞典》:隴塞(隴塞)
古時(shí) 陜西 、 甘肅 一帶為邊塞地區(qū),故稱。 唐 盧綸 《太白西峰偶宿即事寄呈鳳翔齊員外張侍御》詩:“白云消散盡, 隴 塞儼然秋?!?/div>
《漢語大詞典》:隴陰(隴陰)
即 隴西 。今 甘肅 一帶。文選·江淹〈恨賦〉:“遷客海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史記:“ 婁敬 , 齊 人也。戍 隴西 ?!?/div>
分類:隴西甘肅
《漢語大詞典》:雍南
雍州的南部。雍,雍州,現(xiàn)陜西省,甘肅省一帶。例如:一厝朔東,一厝雍南?!?a target='_blank'>列子·湯問》
《漢語大詞典》:妙娥
宋 代居于今 甘肅省 平?jīng)隹h 一帶的種族名。宋史·真宗紀(jì)二:“ 渭州 妙娥族 三千餘帳內(nèi)附。復(fù)置 高州 ?!?/div>
《漢語大詞典》:三危山
(1).在 甘肅省 敦煌縣 東南,屬 祁連山脈 。三峰聳峙,其勢欲墜,故名。西與 大沙山 間有著名的 敦煌 石窟。《書·堯典》“竄 三苗 於 三危 ,”一說即指此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三危山 在 燉煌縣 南?!?林染 《請出洞吧飛天》詩:“彈著你的琵琶,奏著你的笙簫,請下山吧, 三危山 的歌仙!”
(2).傳說中的仙山。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五:“朝為 王母 使,暮歸 三危山 ?!?/div>
《國語辭典》:洮硯(洮硯)  拼音:táo yàn
以洮河所產(chǎn)的綠石制成的硯臺(tái)。相當(dāng)名貴,不易得。
分類:甘肅
《漢語大詞典》:祖厲(祖厲)
古縣名。 漢 置,屬 安定郡 ,在今 甘肅省 靖遠(yuǎn)縣 西南。漢書·武帝紀(jì):“西臨 祖厲河 而還?!?顏師古 注引 李斐 曰:“祖厲,音嗟賴。”漢書·地理志下:“﹝ 安定郡 ﹞縣二十一…… 祖厲 ?!?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祖音罝。厲音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