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7詞典 1分類詞匯 116
《漢語大詞典》:鸞鳥(鸞鳥)
傳說中的神鳥、瑞鳥。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女牀之山 ﹞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18' target='_blank'>《楚辭·九章·涉江》:“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王逸 注:“鸞、鳳,俊鳥也。有圣君則來,無德則去,以興賢臣難進易退也。” 清 褚繼曾 《〈小螺庵病榻憶語〉后序》:“而乃鵲橋欲渡,銀漢云遮,鸞鳥纔鳴, 女牀 雨泣?!?br />地名。 漢 代 武威郡 有 鸞鳥縣 ,在今 甘肅省 武威縣 南。漢書·地理志下:“﹝ 武威郡 ﹞ 鸞鳥 ?!?王先謙 補注:“《舊唐志》 鸞鳥 讀曰鸛雀?!?span id="qmooy0k" class="book">《后漢書·段熲傳》:“ 熲 復(fù)追擊於 鸞鳥 ?!?李賢 注:“鳥音爵,縣名,屬 武威郡 ,故城在今 涼州 昌松縣 北也?!?/div>
《漢語大詞典》:焉支
(1).山名。一稱 燕支山 、 胭脂山 。在 甘肅省 永昌縣 西, 山丹縣 東南。山勢險要,歷代駐兵防守。 漢 將 霍去病 曾越此山大破 匈奴 。史記·匈奴列傳:“ 漢 使驃騎將軍 去病 將萬騎出 隴西 ,過 焉支山 千餘里,擊 匈奴 ,得 胡 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 休屠王 祭天金人?!?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焉支山 一名 刪丹山 ,在 甘州 刪丹縣 東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 匈奴 失 祁連 、 焉支 二山,乃歌曰:“亡我 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 焉支山 ,使我婦女無顏色?!逼鋺O惜乃如此?!?清 孫枝蔚 《明妃詞》之一:“鏡里愁容懶更窺,閒來立馬見 焉支 ?!?br />(2).一種紅色的顏料,多用以涂臉頰或嘴唇。也寫作“胭脂”。五代詩話卷一引《稗史匯編》:“北方有 焉支山 上紅藍,北人採其花染緋,取其鮮者作胭脂,婦人粧時用此顏色,殊鮮明可愛?!?程善之 《譯蒙古軍歌》:“白馬濺赤血,少女施焉支。”
《國語辭典》:甘谷  拼音:gān gǔ
1.縣名。位甘肅省天水市西,舊名伏羌。
2.河川名。源出陜西省永壽縣北。相傳此水味甘美,飲之令人長壽。
《國語辭典》:休屠  拼音:xiū tú
漢代一位匈奴王的王號。《漢書。卷五五。衛(wèi)青霍去病傳?;羧ゲ 罚骸甘招萃兰捞旖鹑??!?/div>
《漢語大詞典》:街亭
(1).亦稱“ 街泉亭 ”。古地名。故址在今 甘肅省 莊浪縣 東南。公元228年, 諸葛亮 出師 祁山 ,先鋒 馬謖 為 魏 將 張郃 戰(zhàn)敗于此。后漢書·郡國志五:“ 略陽 有 街泉亭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魏明帝 西鎮(zhèn) 長安 ,命 張郃 拒 亮 , 亮 使 馬謖 督諸軍在前,與 郃 戰(zhàn)于 街亭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一章:“ 蜀 一伐 魏 , 諸葛 則敗 街亭 ?!?br />(2).古地名。在今 甘肅省 永登縣 北。 東晉 時, 禿發(fā)烏孤 與 呂光 戰(zhàn)于此。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南涼·禿發(fā)烏孤:“ 太初 元年正月,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曜兵 廣武 ,攻剋 金城 。 光 遣將軍 竇茍 來伐,戰(zhàn)於 街亭 ,大敗之?!?清 曹寅 《同人分曹劇飲拇戰(zhàn)連北戲為韻語邀之》詩:“事去空興 廣武 嘆,疑成盡作 街亭 走?!?/div>
《國語辭典》:渭河  拼音:wèi hé
河川名。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東南流經(jīng)陜西省,至高陵縣會涇水,又東流至朝邑縣會洛水,注入黃河。也稱為「渭水」。
《國語辭典》:景泰  拼音:jǐng tài
1.縣名。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東北,長城之南,黃河之西。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產(chǎn)小麥、谷物、瓜類及馬、羊皮毛等。亦產(chǎn)煤、石膏等礦產(chǎn)。
2.明代宗的年號(西元1450~1457)。
《國語辭典》:西南夷  拼音:xī nán yí
漢時稱川南、滇、黔各省以至越南、緬甸等處的少數(shù)民族。
《漢語大詞典》:木門(木門)
(1).木制的門。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先是有童謡曰:‘燕燕,尾涏涏, 張公子 ,時相見。木門倉瑯根,燕飛來,啄皇孫?;蕦O死,燕啄矢?!?老舍 《駱駝祥子》三:“大門可是只攔著個木柵,沒有木門,沒有門樓?!?br />(2). 春秋 晉國 邑名。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子鮮 ﹞出奔 晉 ……託於 木門 ,不鄉(xiāng) 衛(wèi)國 而坐。 木門 大夫勸之仕。不可。” 杜預(yù) 注:“ 木門 , 晉 邑?!?br />(3).谷名。在今 甘肅省 天水市 西南。
《國語辭典》:李益  拼音:lǐ yì
人名。(西元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人。唐代詩人。代宗時中進士,后官至禮部尚書。擅長邊塞詩,所作七言絕句,著名于時。有詩集一卷傳世。
《國語辭典》:姚萇(姚萇)  拼音:yáo cháng
人名。(西元330~393)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肅省隴西縣西)羌人,為后秦主。初事前秦苻堅,堅自晉敗還,慕容泓起兵攻堅,萇接戰(zhàn)而敗,乃奔渭北稱秦王;既而攻堅,殺之,入長安稱帝,國號大秦,在位八年。謚號武昭帝。
《國語辭典》:昆邪  拼音:kūn yé
漢朝時匈奴部落之一。分布于今甘肅省武威、張掖一帶。
《漢語大詞典》:白豹
(1).獸名。爾雅·釋獸:“貘,白豹?!?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羔裘豹飾:“毛白而文黑,謂之白豹。”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豹﹝集解﹞引 蘇頌 曰:“爾雅有白豹,即貘也,毛白而文黑?!?br />(2).城名。在 甘肅省 慶陽縣 西北。宋史·地理志:“ 慶陽府 , 白豹城 ,舊屬 西 界?!?宋 劉敞 《捷詩》:“捷報蒼龍闕,書從 白豹城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陜西·安化縣》:“ 白豹城 ,府西北百九十里, 宋 時 西夏 地, 范仲淹 建議取之?!?/div>
《國語辭典》:涇河(涇河)  拼音:jīng hé
河川名。關(guān)中八川之一。源自甘肅省平?jīng)鑫髂系牧P山東麓;流入陜西省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
《漢語大詞典》:青塞
指今 甘肅省 東北 環(huán)縣 青山 一帶。古為 北地郡 ,地近 長城 。 東漢 建武 六年,大將 馮異 曾進軍 義渠 ,并領(lǐng) 北地 太守, 青山胡 率眾歸降。后因以“青塞”泛指邊塞,邊地。見后漢書·馮異傳。 唐 張籍 《塞上曲》:“將軍閲兵 青塞 下,鳴鼓鼕鼕促獵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