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崦嵫  拼音:yān zī
山名。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qū)西。傳說中為每日太陽落入的山?!冻o。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div>
《漢語大詞典》:秦隴(秦隴)
(1). 秦嶺 和 隴山 的并稱。 南朝 梁 江淹 《秋至懷歸》詩:“ 楚 關帶 秦 隴 , 荊 云冠 吳 煙?!?span id="jn4ud4c" class="book">《舊唐書·音樂志二》:“鸚鵡, 秦 隴 尤多,亦不足重?!?清 方苞 《釋蘭谷傳》:“遵 秦 隴 ,入棧道?!?br />(2).指今 陜西 、 甘肅 之地。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姚福進 者, 兕麟 之祖也, 德順軍 人,以挽強名於 秦 隴 間?!?陳毅 《寄友》詩:“ 秦 隴 消息倩誰問,故交鬼影夢中歸?!?/div>
《國語辭典》:苻堅(苻堅)  拼音:fú jiān
人名。(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省泰安縣)人。曾滅前燕,取仇池,陷晉漢中,取成都,克前涼,定代地。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zhàn)于淝水,大敗而還,后為姚萇所殺。
《國語辭典》:秦國(秦國)  拼音:qín guó
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陜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萃鯐r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采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tǒng)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帝國。
《國語辭典》:鳳凰臺(鳳凰臺)  拼音:fèng huáng tái
相傳劉宋元嘉間有異鳥集于山,當時被看作鳳凰,遂筑此臺。其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唐。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詩:「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漢語大詞典》:鳳臺(鳳臺)
(1).古臺名。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蕭史 者, 秦穆公 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為作 鳳臺 ,夫婦止其上?!?南朝 宋 鮑照 《升天行》:“ 鳳臺 無還駕,簫管有遺聲?!?唐 黃滔 《催妝》詩:“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 秦 娥下 鳳臺 ?!?元 楊維楨 《小游仙》詩之十二:“ 嬴 家樓頭縹緲女,底用 蕭郎 筑 鳳臺 ?!?br />(2).泛指華美的樓臺。 南朝 陳 張正見 《門有車馬客行》:“舞袖飄金谷,歌聲遶鳳臺?!?清 邵粹夫 《京華雜感》詩:“中宵獨坐看銀漢,王氣蔥蔥起鳳臺?!?/div>
《漢語大詞典》:隴右(隴右)
(1).古地區(qū)名。泛指 隴山 以西地區(qū)。古代以西為右,故名。約當今 甘肅 六盤山 以西, 黃河 以東一帶。后漢書·隗囂傳:“﹝ 牛邯 ﹞雄於邊垂。及降……以為護 羌 校尉,與 來歙 平 隴 右?!?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 隴 右文士,得檄之體矣。” 詹鍈 注:“ 隴 右,即 隴西 ,今 甘肅省 隴山 以西地區(qū)?!?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 隴 右 河 西,皆沒戎狄。” 明 何景明 《隴右行送徐少參》:“ 隴 右地, 長安 西行一千里。”
(2). 甘肅省 舊時別稱之一。 譚其驤 等《我國省區(qū)名稱的來源·甘肅省》:“簡稱 甘 ;又因省境在 隴山 之西,舊時別稱 隴 西或 隴 右,簡稱 隴 ?!?/div>
《漢語大詞典》:仇池
山名。在 甘肅省 成縣 西。山有東西兩門,盤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后漢書·西南夷傳·白馬氐:“居於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頃,四面斗絶?!?span id="vaacyrj" class="book">《宋書·氐胡傳》:“ 仇池 地方百頃,因以 百頃 為號,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一:“萬古 仇池 穴,潛通小有天。” 宋 蘇軾 《和桃花源》詩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欽臣 仲至 ,謂余曰:吾嘗奉使過 仇池 ,有九十九泉,萬山環(huán)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清 趙翼 《調守廣州》詩:“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難忘 畏壘 鄉(xiāng)?!?/div>
《漢語大詞典》:空同
(1).虛無渾茫。《關尹子·九藥》:“昔之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視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跡?!?明 馮惟敏 《粉蝶兒·五岳遨游》曲:“太極分兩儀,空同涵萬有。”
(2).亦作“ 空桐 ”、“ 空峒 ”。山名。即 崆峒 。在今 甘肅省 平涼市 西,險峻雄偉,山上道觀極盛。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見之。”漢書·郊祀志上:“上遂郊 雍 ,至 隴西 ,登 空桐 ,幸 甘泉 ?!?宋 曾鞏 《冬暮感懷》詩:“坐思 空峒 間,負雪山千層。” 明 宋濂 《崆峒雪樵賦》:“伊 空同 之拔起兮,鎮(zhèn) 嶠 南之靈區(qū)?!?br />(3). 明 代文學家 李夢陽 號 空同子 ,亦簡稱“空同”。 明 李贄 《與管登之書》:“如 空同先生 與 陽明先生 同世同生,一為道德,一為文章。千萬世后,兩先生精光具在,何必更兼談道德耶?”
(4).復姓。 戰(zhàn)國 趙 有 空同 氏。見史記·趙世家。
《國語辭典》:先零  拼音:xiān líng
先凋零?!冻o。屈原。遠游》:「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谷龂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5338' target='_blank'>曹植 橘賦:「邦換壤殊,爰用喪生,處彼不彫,在此先零?!?/div>
《國語辭典》:先零  拼音:xiān lián
漢時羌族的一支。在今甘肅省導河以西至青海省境。后漸與西北各族融合。
《漢語大詞典》:皋蘭(皋蘭)
亦作“皐蘭”。
(1).澤邊的蘭草。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皐蘭被徑兮斯路漸。”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清露被皐蘭,凝霜霑野草?!?晉 成公綏 《嘯賦》:“藉皐蘭之猗靡,蔭脩竹之蟬蜎。”
(2).山名。在今 甘肅省 蘭州市 南。《漢書·霍去病傳》:“轉戰(zhàn)六日,過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鏖 皐蘭 下?!?南朝 梁元帝 《鄭眾論》:“況復風生 稽落 ,日隱 龍堆 , 翰海 飛沙, 皋蘭 走雪?!?唐 沈佺期 《被試出塞》詩:“辛苦 皋蘭 北, 胡 霜損 漢 兵。”
(3).舊縣名。即今 甘肅省 蘭州市 。 漢 設 金城縣 , 明 為 蘭縣 , 清 改 皋蘭縣 。 清 姚鼐 《〈停云堂遺文〉序》:“ 皋蘭 王誡亭 先生,固 秦 中之聰明才杰士也?!?/div>
《漢語大詞典》:枉渚
(1).古地名。 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灣,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辭·九章·涉江》:“朝發(fā) 枉渚 兮,夕宿 辰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沅水:“ 沅水 又東歷小灣,謂之 枉渚 ?!?br />(2).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 ,在今 甘肅省 兩當縣 南。因洲渚迂回,人跡罕到,故名。 唐 杜甫 《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詩:“鵾鷄號 枉渚 ,日色傍阡陌。”
(3).彎曲之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其中引水,飛皋傾瀾,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唐 歐陽詹 《陪太原鄭行軍登汾上閣》詩:“城槐臨枉渚,巷市接飛梁?!?/div>
《漢語大詞典》:關隴(關隴)
指 關中 和 甘肅 東部一帶地區(qū)。后漢書·公孫述傳:“令 漢 帝釋 關 隴 之憂,專精東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唐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士》詩:“ 漢 月明 關 隴 ,胡云聚塞垣?!?清 吳偉業(yè) 《贈遼左故人》詩之四:“可憐 庾信 多才思, 關 隴 鄉(xiāng)心已不堪?!?/div>
《漢語大詞典》:富平
(1).富平侯的略稱。漢書·張湯傳贊:“ 漢 興以來,侯者百數,保國持寵,未若 富平 者也?!?span id="z0uucwx" class="book">《后漢書·張曹鄭傳贊》:“ 富平 之緒,承家載世?!眳⒁姟?富平侯 ”。
(2). 西漢 末一支農民起義軍的稱號。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又別號諸賊 銅馬 、 大肜 …… 富平 、 獲索 等,各領部曲,眾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李賢 注:“諸賊或以山川土地為名,或以軍容彊盛為號…… 富平 賊帥 徐少 , 獲索 賊帥 古師郎 等?!?br />(3).古縣名。 西漢 置。治所在今 寧夏 吳忠 西南。 東漢 廢。
(4).古縣名。 東漢 置。治所在今 甘肅 慶陽 西南。為 北地 郡治所。 東漢 末廢。
《漢語大詞典》:富平侯
漢 張安世 封富平侯,傳子 延壽 , 延壽 傳 勃 , 勃 傳 臨 , 臨 傳 放 ,五世襲爵。見《漢書·張安世傳》。后因譽稱朝廷重臣。 唐 高適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詩:“蒼生 謝安石 ,天子富平侯?!?唐 李商隱 《富平少侯》:“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div>
《國語辭典》:北嶺(北嶺)  拼音:běi lǐng
山脈名。由岷山東行,經甘肅、陜西二省南方的秦嶺,再東延河南省伏牛山、大別山,至安徽省淮陽山的山脈。為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是中國自然、人文上的一大界線。
《漢語大詞典》:瓜州
(1).古地名。即今 甘肅省 敦煌市 。左傳·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離 于 瓜州 。”一說,在今 秦嶺 南北兩坡。參閱 顧頡剛 《史林雜識·瓜州》。
(2).古州名。(1) 北魏 孝明帝 置,治所 敦煌 (今 甘肅省 敦煌市 西)。(2)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所 晉昌 (今 甘肅省 安西縣 東南)。
(3).見“ 瓜洲 ”。
《國語辭典》:瓜洲  拼音:guā zhōu
鄉(xiāng)鎮(zhèn)名。在江蘇省江都縣南,長江北岸,當運河口,與鎮(zhèn)江斜對面。地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