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甕中(甕中)
宋史禮志:熙寧十年四月,以夏旱。內出蜥蜴,祈雨法。捕蜥蜴數(shù)十,納甕中,漬之以雜木葉。擇童男十三歲下十歲上者二十八人,分兩番,衣青衣。以青飾面及手足。人持柳枝,沾水散灑,晝夜環(huán)繞。誦咒曰:蜥蜴蜥蜴,興云吐霧。雨令滂沱,令汝歸去。又岳飛傳: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甕中,沖濤及岸得免,人異之者。齊民要術:河東頤白酒法,常于甕中釀,無好甕, 用先釀酒大甕,凈洗曝乾,側甕著地作之。
分類:甕中
《國語辭典》:甕中捉鱉(甕中捉鱉)  拼音:wèng zhōng zhuō biē
比喻舉手可得、確有把握。《水滸傳》第一八回:「這事容易,甕中捉鱉,手到拿來?!埂镀缏窡簟返谌兀骸肝乙娏怂?,掉我這三寸不爛之舌,管保順手牽羊,叫你們甕中捉鱉?!?/div>
《國語辭典》:甕中之鱉(甕中之鱉)  拼音:wèng zhōng zhī biē
困在甕中的鱉。比喻在掌握之中,無法逃脫的人或物?!队魇烂餮?。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楊八老和一群百姓們,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甕中之鱉,釜中之魚,沒處躲閃,只得隨順,以圖茍活?!埂毒以纻鳌返谄吡兀骸高@幾個小南蠻,只算得個甕中之鱉,不消費得僧家大力,管教他一個個束手就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