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崔琬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琬。中宗朝官監(jiān)察御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宗室。玄宗第六子。初名嗣玄,始王甄(一作鄄),改名滉,又封榮王。授京兆牧,遙領(lǐng)隴右節(jié)度使。后改名琬。安祿山反,詔為征討元帥。風(fēng)格秀整,素有雅望。卒贈靖恭太子。
竇廷琬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事后梁太祖為牙將。后唐莊宗同光初為復(fù)州游奕使,奸盜屏跡。遷慶州防御使,嚴刑峻法,屢撓邊人,以課利不集,詔移金州。廷琬遂據(jù)慶州叛,李敬周討平之。
朱琬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慶歷七年(1047)任饒州知州。
耿琬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九年(1076)任都水監(jiān)丞。元豐元年(1078)任知外都水監(jiān)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處州龍泉人,字子溫。仁宗皇祐間進士。七歷監(jiān)司。神宗嘗書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官至龍圖閣學(xué)士。
全宋詩
何琬,字子溫,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清光緒《處州府志》卷一八)。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同上書卷一六)。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時官秘書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二)。曾為江南東路提舉官,再召赴闕,以太常博士知司農(nóng)寺丞(《續(xù)會稽掇英集》卷四),又除江東路轉(zhuǎn)運判官,移荊湖南路、梓州路提點刑獄,秦州通判。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九一)。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除龍圖閣直學(xué)士(《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琬,字德甫,鄱陽(今江西鄱陽)人(《潛研堂金石跋尾》卷四)。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畫墁集》卷七《郴行錄》)。神宗熙寧八年(一○七五),以著作佐郎同提舉荊湖北路常平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二)。哲宗元祐間通判齊州(《東坡先生全集》卷三九《新差通判齊州張琬可衛(wèi)尉寺丞制》),遷知秀州(《欒城集》卷三○《張琬知秀州制》)。紹圣元年(一○九四),提舉江南東路常平(《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六)。三年,為福建提點刑獄(《淳熙三山志》卷二五)。元符三年(一一○○),權(quán)發(fā)遣越州,移陜西提點刑獄(《嘉泰會稽志》卷二)?;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為廣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六
張琬,字公玉,韓城(今陜西韓城)人,昪子。熙寧間為大理評事、知登封縣,歷通判齊州、知秀州。八年,用王韶薦,以著作佐郎同提舉荊湖北路常平等事。元豐元年,坐越職按發(fā)張頡罪沖替。紹圣初以左朝散郎提舉江南東路常平等事。見蘇軾《新差通判齊州張琬可衛(wèi)尉寺丞制》(《東坡外制集》中),蘇轍《張琬知秀州制》(《欒城集》卷三○)、《張琬父昪追封韓國公制》(同上卷三二),《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七,《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二、二八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工畫翎毛花竹。曾入閣供奉,因求畫者甚眾,徽宗封其臂,不令私畫,故傳世者少。
黃德琬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一一四
黃德琬,字廷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在孝宗世。見《粵西金石略》卷九。
嵇琬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二年(1166)任袁州知州。
舒琬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五九七
舒琬,字傳正,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璘長兄。登淳熙十一年進士,授迪功郎。紹熙中以從事郎為鄂州崇陽縣尉,升福州簽判。見《宋元學(xué)案》卷七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一作徐琰,元東平人,字子方,號容齋,又號養(yǎng)齋、汶叟。世祖至元初,以薦為陜西行省郎中,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有文學(xué)重望。卒謚文獻。
石安琬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興中永德人。石佐中子。襲父職。從攻大理,討李璮,皆有功。累官大同等處萬戶。成宗大德三年,北戍和寧。及還,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7 【介紹】: 元潁川人,字仲德。趙璉弟。仕至臺州路總管。不肯降方國珍,絕食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應(yīng)天府江寧人。洪武時,年十六,父為滁州知州,坐罪論死,叩閽請代。帝宥父死,謫戍邊,復(fù)請就死以贖父戍,竟得免。尋授兵科給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