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71
典故
69
詞典
1063
分類詞匯
45
佛典
81
其它
113
共1063,分71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24
25
26
27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摘珠
珠岸
珠玕
珠報
珠好
珠排
珠韜
珠筵
珠映
簡珠
漢珠
兩珠
臨珠
朝珠
報恩珠
《韻府拾遺 虞韻》:
摘珠
柳貫詩:湖邊竹屋清夜徂,防有沒人來摘珠。
《駢字類編》:
珠岸
李商隱為李貽孫上李德裕啟見金楹下。皮光業(yè)吳越武肅王廟碑文:徐睇而莫測金泉,旁窺而罔知珠岸。
《駢字類編》:
珠玕
列子: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名曰歸墟,其中有五山焉,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其上臺觀皆金玉珠玕之樹,皆叢生。
《駢字類編》:
珠報(珠報)
搜神記:隋侯行見大蛇傷。救而治之。后蛇銜珠以報之。徑盈寸。純白而夜光??梢誀T百里。故歷世稱焉。愈又有元鶴為弋人所射。窮而歸噲參參收養(yǎng)療治瘡 而放之。后鶴夜到門外,參執(zhí)燭視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參焉。武三秦記:昆明池,昔有人釣魚,綸絕而去,遂通夢于漢 帝求去釣,帝明日戲于池,見大魚銜索,帝曰:豈夢所見邪?取而放之。間三日,池邊得明珠一雙。帝曰:豈非魚之報邪?
《駢字類編》:
珠好
五代史:吐蕃婦人戴瑟瑟珠,珠之最好者,一珠易一良馬。
《駢字類編》:
珠排
唐 白居易
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
冰扣聲聲冷,珠排字字圓。
《駢字類編》:
珠韜(珠韜)
駱賓王啟:跪發(fā)珠韜,伏膺玉札。
殷文圭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詩,見金海下。
《駢字類編》:
珠筵
唐 宋之問
幸岳寺應制
暫幸珠筵地,俱憐石瀨清。
《漢語大詞典》:
珠映
目神名。
《
太平御覽
》
卷八八一引
《龍魚河圖》
:“目神名 珠映 ?!?span id="62nf11r" class="book">《
駢雅·釋天
》:“目神 珠映 ,鼻神 勇盧 ,齒神 丹朱 ?!?/div>
《漢語大詞典》:
簡珠(簡珠)
大珠。 漢 應玚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簡珠墮沙石,何能中自諧。” 明
汪道昆
《洛水悲》
:“[旦]妾身愿奉明璫以酬令德。[生]得此簡珠,敢不懷德?!?/div>
分類:
大珠
《駢字類編》:
漢珠(漢珠)
唐 李乂
送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
漢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分類字錦》:
兩珠(兩珠)
白居易
八月十五夜同諸客玩月詩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兩顆珠。
分類:
中秋
《分類字錦》:
臨珠(臨珠)
何據(jù)古鏡賦:秦樓對月,魏乘臨珠。
分類:
卦名
《國語辭典》:
朝珠
拼音:
cháo zhū
清代官吏文職五品以上、武職四品以上、翰林及五品以上命婦,穿戴公服時所佩掛的串珠。狀如念珠,但形制較復雜。共計一百零八顆,其中包括四顆大珠,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背后的大珠底下垂有一組玉飾,稱為「背云」。朝珠的兩邊附有三串更小的珠子,稱為「紀念」。根據(jù)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朝珠所用的珠子和絳色都有區(qū)別?!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杆麃硎潜阋露檀?,我們這邊一個個都是補掛朝珠?!?/div>
分類:
佩帶
珠串
念珠
一百
《漢語大詞典》:
報恩珠(報恩珠)
(1).
《
藝文類聚
》
卷八四引 辛 氏
《三秦記》
:“ 昆明池 昔有人釣魚,綸絶而去,遂通夢於 漢武帝 ,求去鉤。 帝 明日戲於池,見大魚銜索, 帝 曰:‘豈夢所見耶?’取而放之。間三日,池邊得明珠一雙, 帝 曰:‘豈非魚之報耶!’”后用為報恩之典,稱“報恩珠”。 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
詩:“ 漢皇 虛沼上,容有報恩珠。”
(2).即隋珠。 明
康海
《中山狼》
第三折:“您吻兒鼓,爪兒露,這是蛇啣徑寸的報恩珠,俺怎對付?”參見“ 報珠 ”。
分類:
報恩
為報
《漢語大詞典》:
報珠(報珠)
相傳 隋侯 見大蛇傷斷,為敷藥救治,后蛇銜明月珠相報。見
《淮南子·覽冥訓》
高誘 注。后用為報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韋有夏郎中》
詩:“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分類:
大蛇
蛇傷
敷藥
救治
蛇銜
明月珠
相報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