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寶贐(寶賮)
珠寶財物。 南朝 梁 江淹《傷友人賦》:“罄古今之寶賮,殫竹素之琛奇?!?
《國語辭典》:聚寶盆(聚寶盆)  拼音:jù bǎo pén
明初,沈萬山獲一寶盆,投入少數(shù)金銀,金銀即能聚滿整個寶盆。見清。褚人穫《堅瓠馀集。卷二。聚寶盆》。后用以比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如:「圖書館是個聚寶盆,只要有心,就能從其中獲取源源不絕的資訊與知識?!?/div>
《漢語大詞典》:珠玩
珍珠寶物。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於是篤信之心,尤加恭肅,賂以珠玩,為之執(zhí)奴僕之役?!?span id="gehz6as" class="book">《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二·阿財神》:“ 嘉道 時以 阿克當阿 為極闊…… 阿 之書籍字畫三十萬金,金玉珠玩二三十萬金。”
《漢語大詞典》:珠寶盒(珠寶盒)
專為裝珠寶飾物而設(shè)計的一種小箱(盒)
《國語辭典》:珠還合浦(珠還合浦)  拼音:zhū huán hé pǔ
比喻人去而復回或物失而復得。參見「合浦珠還」條。《野叟曝言》第三七回:「聞未家只有兩女,其幼者已沉西湖,生死未卜;方才老伯說是兩位小姐,想已珠還合浦矣?」
分類:合浦珠寶
《國語辭典》:珠光寶氣(珠光寶氣)  拼音:zhū guāng bǎo qì
珍珠寶石光亮耀眼。形容服飾華麗。如:「那婦人滿身珠光寶氣地赴宴,引起眾人的注目?!?/div>
《國語辭典》:如珠似玉  拼音:rú zhū sì yù
好像珍珠寶玉般。比喻非常珍貴?!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滴珠生來在父母身邊,如珠似玉,何曾聽得這般聲氣?」
《國語辭典》:若數(shù)家珍(若數(shù)家珍)  拼音:ruò shǔ jiā zhēn
好像計數(shù)自家所珍藏的珠寶一樣。比喻敘述事物明晰熟練。如:「他在詩歌方面鉆研很深,所以對每一位詩人都能若數(shù)家珍,一一道來?!挂沧鳌溉鐢?shù)家珍」。
《國語辭典》:寶光嘉禾章(寶光嘉禾章)  拼音:bǎo guāng jiā hé zhāng
一種舊勛章。定于民國初年。其上嵌有珠寶,并繪嘉禾圖樣,由大總統(tǒng)頒發(fā)給有功于國家者。共分五等,除一等中嵌珊瑚圓珠外,二至五等均嵌寶石,故稱為「寶光嘉禾章」。后為國民政府廢除。
《國語辭典》:玉不掩光,珠不掩輝(玉不掩光,珠不掩輝)  拼音:yù bù yǎn guāng,zhū bù yǎn huī
珍珠寶玉光輝難掩。比喻有真實的內(nèi)在,必有名聲。
《國語辭典》:韞櫝藏珠(韞櫝藏珠)  拼音:yùn dú cáng zhū
將珠寶收藏在匣子里。比喻懷才退隱。元。施惠《幽閨記》第三一出:「酒家眠,權(quán)休息,韞櫝藏珠隱塵跡,萬里前程在咫尺。」
《漢語大詞典》:海龍君(海龍君)
即海龍王。傳說龍宮中多珠寶,因用以喻極豪富的人。宣和書譜·錢鏐:“﹝ 吳越國 錢鏐 ﹞號令一十三郡,垂四十年,修中州貢賦,籍無虛日,風物繁庶,族系侈靡, 浙 人俚語目之曰‘海龍君’,言富盛若彼也?!?清 翟灝 通俗編·禽魚:“今 浙 中猶有‘海龍君豈少寶’之諺?!?/div>
《漢語大詞典》:紅貨(紅貨)
舊稱珠寶玉器一類的貴重物品。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廠甸兒》:“紅貨在 火神廟 ,珠寳晶瑩,鼎彝羅列,豪富之輩,日事搜求,冀得異寳?!?孫犁 《白洋淀紀事·村歌下篇》:“代表會把糧食、紅貨、衣裳,點清入庫封存,成立了保管股, 李三 是負責人?!?/div>
《漢語大詞典》:函幽育明
形容珠寶光澤閃爍耀眼。《文選·左思〈吳都賦〉》:“神化翕忽,函幽育明。窮性極形,盈虛自然。” 劉逵 注:“函幽育明,皆謂珠玉光耀之狀?!?/div>
《漢語大詞典》:鬧裝帶(鬧裝帶)
用金銀珠寶等雜綴而成的腰帶。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三·鬧裝:“鬧裝帶,余游 燕 日,嘗見于 東市 中。合眾寶雜綴而成,故曰鬧裝?!眳⒁姟?鬧裝 ”。
《國語辭典》:鬧裝(鬧裝)  拼音:nào zhuāng
以寶石雜綴而成的帶狀佩飾?!端疂G傳》第六二回:「身穿鴉翅青團領(lǐng),腰系羊脂玉鬧裝。」也作「鬧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