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山陰道士
  
寫鵝經(jīng)
  
右軍鵝
   
換黃庭
 
山陰道士鵝
  
博白鵝
  
換鵝帖
 
換經(jīng)鵝
 
惜鵝群
  
白鵝書
 
鵝費羲之墨
 
鵝歸逸少
 
換字鵝
 
寫黃庭不要鵝
 
好鵝尋道士
 
換鵝文
 
將鵝與右軍
 
籠歸憶右軍
 
籠隨王右軍
 
內(nèi)史寫黃庭
 
山陰書罷
 
書邀道士鵝
  
黃庭換鶴
 
揮翰邀鵝
 
揮帖致白鵝
  
覓鵝群
 
內(nèi)史寫道經(jīng)
 
書經(jīng)愛鵝
 
書字換鵝
 
俗書博白鵝
 
寫經(jīng)不惜鵝
 
學溪老鵝

相關人物
王羲之


《晉中興書》卷七〈瑯琊王錄〉~424~
王羲之字逸少。導之從子也。初訥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嘗見周顗。顗異之。時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jīng)。當舉群相贈。乃為寫訖?;\鵝而去。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0~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耳?!刽酥廊粚懏叄\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八〈職官部三十六·右將軍〉~258~
《晉中興書》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chuàng)其議。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jīng),當舉群相贈。』乃為寫訖,籠鵝而去?!?/span>

簡釋

換鵝:喻以自己的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喻書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p>


例句

道經(jīng)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劉長卿 過包尊師山院

櫪嘶支遁馬,池養(yǎng)右軍鵝。 孟浩然 宴榮二山池(一題作〔宴〕(晏)榮山人池亭)

彭澤先生柳,山陰道士鵝。 孟浩然 尋梅道士

林棲居士竹,池養(yǎng)右軍鵝。 孟浩然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

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請看今日酬恩德,何似當年為愛鵝。 景審 題所書黃庭經(jīng)后(泥金正書)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 李商隱 喜雪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李白 送賀賓客歸越

好鵝尋道士,愛竹嘯名園。 李白 題金陵王處士水亭(此亭蓋齊朝南苑。又是陸機故宅。)

山陰豈無爾,繭字換群鵝。 杜牧 鵁鶄

鳳皇池上應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杜甫 得房公池鵝

鵝費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搖落

尚書舊用裁天詔,內(nèi)史新將寫道經(jīng)。 柳宗元 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令更商榷使盡其功輒獻長句

詠雪因饒妹,書經(jīng)為愛鵝。 盧綸 宴趙氏昆季書院因與會文并率爾投贈

新傳左慈訣,曾與右軍鵝。 盧綸 尋賈尊師

似君換得白鵝時,獨憑闌干雪滿池。 盧綸 賦得白鷗歌送李伯康歸使

山陰妙術人傳久,也說將鵝與右軍。 薛濤 送扶煉師

玄堪教鳳集,書好換鵝群。 陸龜蒙 又次前韻酬廣文

便使筆精如逸少,懶能書字換群鵝。 陸龜蒙 自遣詩三十首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韓愈 石鼓歌

典故  
寫練裙
 
書白練裙
 
白練題裙
 
書破白練裙
 
寫榴裙
 
羊欣練裙
 
練裙誰題
 
裙練偷書
 
獻之書裙
 
寫羊裙

相關人物
王羲之
 
羊欣


《宋書》卷六十二〈羊欣列傳〉~66~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晉徐州刺史。祖權,黃門郎。父不疑,桂陽太守。欣少靖默,無競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汎覽經(jīng)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例句

愛竹只應憐直節(jié),書裙多是為奇童。 徐夤 山陰故事

典故
傳庾翼
 
庾翼服右軍

相關人物
庾翼
 
王羲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span>

例句

逸翰應藏法,高詞肯浪吟。數(shù)須傳庾翼,莫獨與盧諶。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憶昔鄱陽寺中見一碣,逋翁詞兮逋翁扎。庾翼未服王右軍,李白不知誰擬殺。 貫休 讀顧況歌行

典故
相關人物
王羲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620~
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span>
典故 
露腹
  
東床腹
   
東床人
 
東床佳客
 
東床玉
 
東床禁臠
 
東床俊選
  
王郎坦腹
 
舊選床
 
坦臥東床
 
臥床東
 
羲之當選

相關人物
王羲之


《王隱晉書》卷七〈王羲之〉~32~
晉·王隱《晉書》:王羲之幼有風操,郗虞卿聞王氏諸子皆俊,令使選婿。諸子皆飾容以待客,羲之獨坦腹東、嚙胡餅。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問為誰。果是逸少,乃妻之?!?/span>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雅量〉~362~
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归T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观疲骸刚撕?!」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簡釋

坦腹:稱美女婿。唐盧綸《送申屠正字湖南迎親》:“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伴庾公閑?!?/p>


例句

賴有東床客,池塘免寂寥。 劉長卿 登遷(一作仙)仁樓酬子婿李穆

鴛鴦卷新贈,遙戀東床空。 孟郊 別妻家

羲之當妙選,孝若近歸寧。 李商隱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 李白 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坦腹東床下,由來志氣疏。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時稱渡河婦,宜配坦床賓。 李端 送黎兵曹往陜府結婚

禁臠去東床,趨庭赴北堂。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卻赴通州主簿前閬州賢子余與主簿平章鄭氏女子垂欲納(一有采字)鄭氏伯父京書至女子已許他族親事遂停

鼓鼙喧北里,圭玉映東床。 楊巨源 上劉侍中

既傾南國貌,遂坦東床腹。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并序)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伴庾公閑。 盧綸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親兼謁趙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戲簡前歷陽李明府

南郭群儒從,東床兩客居。 盧綸 酬陳翃郎中冬至攜柳郎竇郎歸河中舊居見寄

幕府若容為坦腹,愿天速變作男兒。 黃崇碬 辭蜀相妻女詩

典故
相關人物
王獻之
 
王羲之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卷七《雜藝》
「梁氏秘閣散逸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骨?#183;趙曦明注:「二王,羲之、獻之也。」
《顏氏家訓》卷七〈雜藝〉~5~
梁氏秘閣散逸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嘗得十卷;方知陶隱居、阮交州、蕭祭酒諸書,莫不得羲之之體,故是書之淵源。蕭晚節(jié)所變,乃右軍年少時法也。

例句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羅隱 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

典故
弘治凝脂

相關人物
杜乂
 
王羲之


《世說新語》下卷上《容止》
「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粫r人有稱王長史形者,蔡公曰:『恨諸人不見杜弘治耳!』」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江左名氏傳》:「永和中,劉真長、謝仁祖共商略中朝人士?;蛟唬骸憾藕胫吻鍢肆钌希瑸楹髞碇?,又面如凝脂,眼如點漆,粗可得方諸衛(wèi)玠。』」

例句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李瀚 蒙求

典故
抗行比元常

相關人物
王羲之
 
鐘繇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羲之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書,猶當雁行也?!弧固?。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一晉。王右軍(羲之)《自論書》「吾書比之鐘張,當抗行?!?/span>

例句

近來漸有臨池興,為報元常欲抗行。 劉禹錫 答后篇

典故 
蘭亭修禊
 
山陰會
 
蘭亭字
 
群賢畢集
 
山陰游
  
蘭亭古墨
 
蘭亭序飲
 
三月群賢畢集
 
山陰醉
 
禊亭晉帖
 
永和節(jié)
 
長少群賢畢會
 
山陰禊飲
 
山陰修禊帖
 
禊飲

相關人物
王羲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坑[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例句

閨馀春早景沉沉,禊飲風亭恣賞心。紅袖青娥留永夕,漢陰寧肯羨山陰。 劉言史 奉酬

長憶山陰舊會時,王家兄弟盡相隨。 李涉 送王六覲巢縣叔父二首

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獨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若憶山陰會,孤琴為我援。 皎然 送吳馮游京

徒記山陰興,祓禊乃為榮。 盧綸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

豈同王謝山陰會,空敘流杯醉暮春。 許渾 和人賀楊仆射致政

為報會稽亭上客,永和應不勝元和。 劉言史 上巳日陪襄陽李尚書宴光風亭

不及蘭亭會,空吟祓禊詩。 孟浩然 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不因醉本蘭亭在,兼忘當年舊永和。 李商隱 寄在朝鄭曹獨孤李四同年

竹林七子去道賒,蘭亭雄筆安足誇。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

人逢轂陽望,春似永和年。 李端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

蘭亭舊趾雖曾見,柯笛遺音更不傳。 李縠 浙東罷府西歸酬別張廣文皮先輩陵秀才

從今留勝會,誰肯畫蘭亭。 李群玉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長沙東湖(一作張文新詩)

流觴想蘭亭,捧劍傳金人。 李適 三日書懷因示百僚

地殊蘭亭會,人似山陰歸。 權德輿 和九華觀見懷貢院八韻

蘭亭應駐楫,今古共風光。 武元衡 送寇侍御司馬之明州

蘭亭舊都講,今日意如何。 溫庭筠 贈越僧岳云(一作雪)二首

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獨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陽宴集作

壺觴須就陶彭澤,時俗猶傳晉永和。 皇甫冉 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劉長卿詩)

典故
相關人物
王羲之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賞譽〉~479~
王右軍道謝萬石「在林澤中,為自遒上」。嘆林公「器朗神俊」。道祖士少「風領毛骨,恐沒世不復見如此人」。道劉真長「標云柯而不扶?」。

例句

眾中見毛骨,猶是麒麟兒。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典故
右軍誓墓
 
墓前自誓
 
誓墓羲之

相關人物
王羲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0~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及述為揚州刺史,將就徵,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臨發(fā),一別而去。先是,羲之常謂賓友曰:「懷祖正當作尚書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會稽,便自邈然。」及述蒙顯授,羲之恥為之下,遣使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nèi)懷愧嘆,謂其諸子曰:「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后檢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于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兇,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jié),退違推賢之義,每仰詠老氏、周任之誡,??炙劳鰺o日,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嘆,若墮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謹以今月吉辰肆筵設席,稽顙歸誠,告誓先靈。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貪冒茍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
典故
曲幾書留

相關人物
王羲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王羲之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

例句

曲幾書留小史家,草堂棋賭山陰墅。 王維 同崔傅答賢弟

典故
人那得知

相關人物
王獻之
 
王羲之


《世說新語》中卷下《品藻》
「謝公問王子敬:『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固當不同。』公曰:『外人論殊不爾?!煌踉唬骸和馊四堑弥??』」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宋明帝(劉彧)《文章志》:「獻之善隸書,變右軍法為今體。字畫秀媚,妙絕時倫,與父俱得名。其章草?弱,殊不及父?;蛴崼I之云:『羲之書勝不?』『莫能判?!挥袉桇酥疲骸菏勒撉鋾淮I之?』答曰:『殊不爾也。』它日見獻之,問:『尊君書何如?』獻之不答。又問:『論者云,君固當不如?』獻之笑而答曰:『人那得知之也?!弧?/span>

簡釋

人那得知:喻父子書法皆工妙。唐柳宗元《重贈二首》之一:“如今試遣隈墻問,已道世人那得知?!?/p>


例句

如今試遣隈墻問,已道世人那得知。 柳宗元 重贈二首

典故
相關人物
王承
 
王羲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93~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chuàng)其議。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乖R嗄眶酥c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
《北齊書》卷四十二〈盧潛列傳〉~557~
正山子公順,早以文學見知。武平中符璽郎,待詔文林館。與博陵崔君洽、隴西李師上同志友善,從駕晉陽,寓居僧寺,朝士謂「康寺三少」,為物論推許。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方伎列傳·李嗣真〉~5098~
李嗣真,滑州匡城人也。父彥琮,趙州長史。嗣真博學曉音律,兼善陰陽推算之術。弱冠明經(jīng)舉,補許州司功。時左侍極賀蘭敏之受詔于東臺修撰,奏嗣真弘文館參預其事。嗣真與同時學士劉獻臣、徐昭俱稱少俊,館中號為「三少」。
典故
團扇草書

相關人物
王羲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竾L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埂栋资狭肪砭牛骸竿跤臆姴輹趫F扇。」

例句

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輕內(nèi)史。 王維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

《國語辭典》:黃庭換鵝(黃庭換鵝)  拼音:huáng tíng huàn é
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為道士寫《黃庭經(jīng)》(一說《道德經(jīng)》)換得群鵝。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后比喻以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贊揚書法高妙。
《漢語大詞典》:寫經(jīng)換鵝(寫經(jīng)換鵝)
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遂以為典實。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記此事,謂所寫為《黃庭經(jīng)》。
分類:典實
《漢語大詞典》:換群鵝(換羣鵝)
猶換鵝。
分類:換鵝
《漢語大詞典》:換鵝(換鵝)
晉 代書法家 王羲之 寫經(jīng)換鵝的典故。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卑?,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寫《黃庭經(jīng)》”。 宋 陳與義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詩之二:“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div>
《漢語大詞典》:換鵝經(jīng)(換鵝經(jīng))
《黃庭經(jīng)》,或謂道德經(jīng)。 王羲之 曾寫以換鵝,故稱。四朝聞見錄附錄載 元 仇遠 《題保母帖》詩:“大字無過《瘞鶴銘》,小字亦有換鵝經(jīng)?!?宋 蘇舜欽 《丹陽子高得逸少〈瘞鶴銘〉于焦山之下來求詩因作長句以寄》:“ 山陰 不見換鵝經(jīng), 京口 今存《瘞鶴銘》?!眳⒁姟?換鵝 ”。
《漢語大詞典》:換鵝(換鵝)
晉 代書法家 王羲之 寫經(jīng)換鵝的典故。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卑?,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寫《黃庭經(jīng)》”。 宋 陳與義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詩之二:“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
《漢語大詞典》:籠鵝(籠鵝)
以籠置鵝。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焙笠浴盎\鵝”指 王羲之 以字換鵝事。 唐 李白 《王右軍》詩:“ 右軍 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 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jīng)》,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漢語大詞典》:道士鵝(道士鵝)
《晉書·王羲之傳》載: 山陰 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后因以為典實。 唐 孟浩然 《尋梅道士》詩:“ 彭澤 先生柳, 山陰 道士鵝。” 宋 黃庭堅 《自咸平至太康鞍馬間得十小詩寄懷晏叔原》:“詩入 雞林寺 ,書邀道士鵝。” 清 朱彝尊 《萬歲通天帖歌贈王舍人》:“試將射的仙人鶴,籠作 山陰 道士鵝?!?/div>
分類:山陰道士
《漢語大詞典》:鵝經(jīng)(鵝經(jīng))
(1).指 王羲之 為換鵝所寫的道德經(jīng)。 宋 蘇軾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詩:“一紙鵝經(jīng) 逸少 醉,他年《鵬賦》 謫仙 狂?!眳⒁姟?鵝羣 ”。
(2).《黃庭經(jīng)》的別稱。 元 盧大雅 《舟中寄張外史》詩:“輸與仙都老居士,一簾山雨聽《鵝經(jīng)》?!?/div>
分類:王羲之
《漢語大詞典》:鵝群(鵝羣)
(1).成群的鵝。特指 晉 王羲之 書道德經(jīng)所換之群鵝。典出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唐 劉長卿 《過包尊師山院》詩:“《道經(jīng)》終為寫,不慮惜鵝羣。” 唐 陸龜蒙 《又次前韻酬廣文》:“玄堪教鳳集,書好換鵝羣?!?br />(2).即鵝群帖。 明虞堪《贈倪云鎮(zhèn)》詩:“尚想君家清閟閣,臨池誰見搨《鵝羣》?!?清 查慎行 《送陳子文出守石阡》詩之五:“碑版光傳照裔文,臨池妙手繼《鵝羣》。”參見“ 鵝羣帖 ”。
《國語辭典》:鵝群帖(鵝群帖)  拼音:é qún tiè
行草尺牘,為王獻之所書,收入宋《淳化閣帖》中。墨跡已佚,后傳有宋米芾臨本。
《國語辭典》:書裙(書裙)  拼音:shū qún
晉書法家王羲之在羊欣的新絹裙上作書,羊欣視為珍寶,揣摩學習,書法因此大進。見《宋書。卷六二。羊欣傳》。后以書裙稱譽人的書法,或指文人間的相互雅賞愛慕。宋。蘇軾 會客有美堂周邠長官與數(shù)僧同泛湖往北山詩二首之二:「載酒無人過子云,掩關晝臥客書裙?!?/div>
《漢語大詞典》:白練裙(白練裙)
(1).白絹制的裙。 南朝 宋 羊欣 年十二作隸書,為 王獻之 所愛重。 欣 夏月著新絹裙晝寢, 獻之 見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 欣 加臨摹,書法益工。見《南史·羊欣傳》。后用為典故。 唐 陸龜蒙 《懷楊召文楊鼎文二秀才》詩:“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 羊欣 白練裙?!?清 曹寅 《真州送南洲歸里》詩:“ 含經(jīng)堂 下鋤蕓處,無事休題白練裙?!?br />(2).戲曲名。 明 鄭之文 為名妓 馬湘蘭 作。 清 錢謙益 《長干行寄南城鄭應尼》“游人尚酹 湘蘭 墓,子弟爭翻《白練歌》”自注:“ 應尼 少游 長干 ,為名妓 馬湘蘭 作《白練裙》雜劇,至今流傳曲中?!?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十一:“ 石橋巷 口諸年少,解唱當年《白練裙》。” 清 陳文述 《秦淮感鄭妥娘事》詩:“雙趺何與詞人事,也唱當年《白練裙》?!?/div>
《國語辭典》:點漆(點漆)  拼音:diǎn qī
眼睛有如漆一般的黝黑明亮。多用以形容眼睛的色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右軍見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弧埂都t樓夢》第一五回:「面若春花,目如點漆?!?/div>
《漢語大詞典》:坦床
指女婿。太平廣記卷二○二引 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陳琡》:“同院有小計姓 武 ,亦 元衡 相國之后,蓋 汾陽 之坦牀也?!?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志》:“ 曹佾 太尉, 長秋 母弟, 張貂□ 耆 之坦牀。始成婚,資粧甚盛。”參見“ 坦腹 ”。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坦腹  拼音:tǎn fù
1.坦露腹部。唐。杜甫 江亭詩:「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br />2.女婿。參見「坦腹東床」條。明。張景《飛丸記》第一二出:「若是傳波紅葉機緣輳,坦腹何須另覓何?」
《國語辭典》:坦腹  拼音:tǎn fù
1.坦露腹部。唐。杜甫 江亭詩:「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2.女婿。參見「坦腹東床」條。明。張景《飛丸記》第一二出:「若是傳波紅葉機緣輳,坦腹何須另覓何?」
《國語辭典》:坦腹東床(坦腹東床)  拼音:tǎn fù dōng chuáng
當女婿。晉時郗鑒派人到王導家選女婿,王家子弟聞訊后,都顯得很矜持,只有王羲之若無其事的坦腹臥于東床而食,因此被郗鑒選為女婿。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明。高明《琵琶記。牛小姐愁配》:「書生愚見,忒不通變。不肯坦腹東床,謾自去哀求金殿?!挂嗫捎糜谥概?。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五出:「我操國柄佐圣明,我是九棘三槐位里人,要擇個坦腹東床,豈無個貴戚王孫?!挂沧鳌笘|床」、「東床坦腹」、「東床嬌客」、「東床嬌婿」、「坦腹」。
《漢語大詞典》:東坦(東坦)
指女婿。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 晉公 嘗謂 竇二侍郎 今之 師曠 也。 晉公 即參政之東坦也。”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兩口兒 北邙 近也,女孩兒東坦蕭然?!?span id="0ig5aym" class="book">《玉嬌梨》第四回:“前日因看花,偶然見了新考案首的 蘇友白 ,人才俊秀,詩思清新,我意欲招他東坦。”參見“ 東牀坦腹 ”。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東床坦腹(東床坦腹)  拼音:dōng chuáng tǎn fù
當女婿。參見「坦腹東床」條?!端逄蒲萘x》第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爺、夫人要聘公子東床坦腹;但我家小姐不特才貌雙絕,且喜讀孫吳兵法,六韜三略,無不深究其奧,誓愿嫁一個善武能文,足智多謀的奇男子?!?/div>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東床(東床)  拼音:dōng chuáng
女婿。參見「坦腹東床」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空著我埋怨爹娘,選揀東床,相貌堂堂,自一夜花燭洞房,怎堤防這一場?!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四:「老丈差了,老丈選擇東床,不過為養(yǎng)老計耳?!?/div>
分類:待賓女婿
《國語辭典》:東床坦腹(東床坦腹)  拼音:dōng chuáng tǎn fù
當女婿。參見「坦腹東床」條?!端逄蒲萘x》第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爺、夫人要聘公子東床坦腹;但我家小姐不特才貌雙絕,且喜讀孫吳兵法,六韜三略,無不深究其奧,誓愿嫁一個善武能文,足智多謀的奇男子?!?/div>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二王  拼音:èr wáng
1.兩位君王?!抖Y記。曾子問》:「天無二日,土無二王?!?br />2.晉王戎與王衍?!稌x書。卷三四。羊祜傳》:「二王當國,羊公無德?!?br />3.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與其第七子王獻之的合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梁氏秘閣散逸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
《國語辭典》:永和  拼音:yǒng hé
地名。隸屬新北市永和區(qū)。面積約五平方公里,位于新店溪西南。
《國語辭典》:蘭亭會(蘭亭會)  拼音:lán tíng huì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于會稽山陰的蘭亭,眾人賦詩,羲之當場以繭紙、鼠須筆書寫詩序,即著名的蘭亭集序。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詩:「不及蘭亭會,空吟祓禊詩?!固啤A谠错n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二絕〉之一:「他時若寫蘭亭會,莫畫高僧支道林。」
《漢語大詞典》:毛骨
(1).毛發(fā)與骨骼。 唐 劉禹錫 《桃源行》:“俗人毛骨驚仙子,爭來致詞何至此?” 宋 蘇舜欽 《演化琴德素高因為作歌以寫其意云》:“風吹仙籟下虛空,滿坐沉沉竦毛骨。” 宋 陸游 《夜汲井水煮茶》詩:“肺腑凜清寒,毛骨亦蘇省?!?br />(2).謂人的骨相容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下:“ 祖士少 風領毛骨,恐沒世不復見如此人?!?span id="s30s17j" class="book">《晉書·元帝紀》:“ 瑯邪王 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前蜀 韋莊 《寄薛先輩》:“不説文章與門第,自然毛骨是公卿?!?/div>
《漢語大詞典》:三少
(1).三公的副職。亦稱三孤。《大戴禮記·保傅》:“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span id="0vswd3r" class="book">《漢書·百官公卿表序》:“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又立三少為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為孤卿,與六卿為九焉?!?唐 楊炯 《明威將軍梁待賓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書,六年始得東宮三少?!?br />(2).三位知名的年輕人。(1) 晉 王羲之 、 王承 、 王悅 ,俱少年知名。人稱 王氏 三少。晉書·王羲之傳:“ 敦 嘗謂 羲之 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 阮主簿 。’ 裕 亦目 羲之 與 王承 、 王悅 為 王氏 三少?!?2) 唐 李嗣真 與同時學士 趙獻臣 、 徐昭 任職弘文館,俱稱少俊,館中號為“三少”。見舊唐書·方伎傳·李嗣真
(3).謂三度返老還少。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引 宇文士及 《粧臺記序》:“ 春秋 之初,有 晉 楚 之諺曰:‘ 夏姬 得道,雞皮三少。’” 明 楊慎 《武后生牙》:“史稱 武后 ,年七十,盛自拂拭,不覺衰耗,始信 夏姬 年踰七十,而雞皮三少?!?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變舊成新》:“豈非作者功臣,使得為鷄皮三少之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