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王母  拼音:wáng mǔ
1.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漢。張衡〈思玄賦〉:「聘王母于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饑?!鼓铣?。顏延之赭白馬賦〉:「覲王母于昆墟,要帝臺于宣岳。」參見「西王母」條。
2.祖母?!稜栄拧a層H》:「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
3.官妓。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我當(dāng)了三年王母,如今納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div>
《國語辭典》:銀臺(銀臺)  拼音:yín tái
1.本為宮門名。唐。李肇《翰林志》:「今在右銀臺門之北,第一門向榜曰翰林之門,其制高大重復(fù),號為胡門,入門直西為學(xué)士院,即開元十六年所置也?!固迫私逡灾负擦謱W(xué)士院。唐。李白相逢行〉:「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唐。韓偓 雨后月中玉堂閒坐詩:「銀臺直北金鑾外,暑雨初晴皓月中?!?br />2.仙人所居住的處所?!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列傳》:「聘王母于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饑。」
3.職官名。宋有銀臺司,掌受天下狀奏案牘,因司署在銀臺門內(nèi)故名。明、清置通政司,職掌相當(dāng),故稱通政司為「銀臺」。
《漢語大詞典》:銀臺門(銀臺門)
宮門名。 唐 時翰林院、學(xué)士院都在 銀臺門 附近,后因以 銀臺門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之一:“承恩初入 銀臺門 ,著書獨(dú)在金鑾殿?!?宋 陳師道 《次韻答少章》:“出入 銀臺門 ,為米不為醴?!?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出 銀臺門 乘馬,謂之大三味,如釋氏之去纏縛而自在也?!币嗍∽鳌?銀臺 ”。 宋 陸游 《后園閑步》詩:“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馬 、 銀臺 莫問津。” 錢仲聯(lián)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銀臺門 北?!?清 鄭燮 《送陳坤秀才入都》詩:“長風(fēng)吹天片云邈, 銀臺 萬樹含煙翻?!?/div>
《漢語大詞典》:銀臺司(銀臺司)
宋 門下省所轄官署。掌管天下奏狀案牘。司署設(shè)在 銀臺門 內(nèi),故名。《宣和遺事》前集:“當(dāng)有銀臺司 范鎮(zhèn) 上疏,奏言青苗錢擾民不便。”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銀臺司兼門下對駮……寺監(jiān)具申?duì)?,雖三司亦言上銀臺?!?span id="rhwhr0l"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一》:“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案牘,抄録其目進(jìn)御,發(fā)付勾檢,糾其違失而督其淹緩?!币嗍∽鳌?銀臺 ”。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子瞻武昌西山》:“ 黃州 副使坐閑散,諫疏無路通銀臺?!?任淵 注引《國朝會要》:“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明 謝榛 《夜話李孺長書屋因懷其尊君左納言》詩:“歲暮銀臺應(yīng)感嘆,幾人封事為蒼生?”
《國語辭典》:內(nèi)里(內(nèi)裡)  拼音:nèi lǐ
1.宮中?!杜f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傳。李輔國傳》:「大家但內(nèi)里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埂端疂G傳》第七八回:「既然如此,計議定了。來日內(nèi)里相見,面奏天子?!?br />2.內(nèi)室。唐。元稹 雜憶五首詩之一:「憶得雙文通內(nèi)里,玉櫳深處暗聞香?!?br />3.里面、內(nèi)部?!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疙暱?,內(nèi)里備了飯出來?!挂沧鳌竷?nèi)中」。
4.衣服的內(nèi)襯。如:「她衣服的內(nèi)里縮水了,使得整件衣服看起來縐縐的。」
5.事情的內(nèi)情或其中的緣故。如:「他明白這件事的經(jīng)過和內(nèi)里?!?/div>
《漢語大詞典》:鄂君被
春秋 楚 王母弟 鄂君 子晳 乘舟,操舟 越 女以歌聲表達(dá)對其愛慕之情。 鄂君 舉繡被覆蓋 越 女,得以交歡盡意。后因以“鄂君被”為歌詠男女歡愛的典故。 唐 李商隱 《念遠(yuǎn)》詩:“牀空 鄂君 被,杵冷 女嬃 砧?!?宋 賀鑄 《東吳樂·尉遲杯》詞:“ 鄂君 被,雙鴛綺,垂楊蔭,夷猶畫舲相艤。”參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國語辭典》:王母娘娘  拼音:wáng mǔ niáng niáng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參見「西王母」條。
《國語辭典》:王母  拼音:wáng mǔ
1.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漢。張衡〈思玄賦〉:「聘王母于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饑。」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覲王母于昆墟,要帝臺于宣岳?!箙⒁姟肝魍跄浮箺l。
2.祖母?!稜栄拧a層H》:「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br />3.官妓。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我當(dāng)了三年王母,如今納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