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瑤池阿母
 
王母瑤池
 
瑤池王母
 
瑤池母
  
層城阿母
 
西海期
  
獻(xiàn)桃人
   
王母降臨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參考典故
王母(一)


《穆天子傳》卷三~23~
吉日甲子,賓于西王母,執(zhí)玄圭白璧以見西王母,獻(xiàn)錦組百縷,金玉百斤。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理悠遠(yuǎn),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fù)能來?!固熳哟鹬唬骸赣柽€東土,和理諸夏。萬民均平,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fù)而野?!刮魍跄赣譃樘熳右髟唬骸羔薇宋魍?,爰居其所?;⒈獮槿海B鵲與處。嘉命不遷,我為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固熳铀祢?qū)升于奄山,乃紀(jì)跡于奄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太平廣記》卷五十六〈女仙一·西王母〉~344~
西王母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hào)太虛九光龜臺(tái)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化生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芬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于東方,亦號(hào)曰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毓神玄奧。于瀏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jié)氣成形。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而育養(yǎng)天地,陶鈞萬物矣。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yǎng)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隸焉。所居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侖之圃。閬風(fēng)之苑。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cè)A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huán)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飆車羽輪,不可到也。所謂玉闕暨天,綠臺(tái)承霄。青琳之宇,朱紫之房,連琳彩帳,明月四朗。戴華勝,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遝映,羽摻蔭庭。軒砌之下,植以白環(huán)之樹,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瑤干千尋,無風(fēng)而神籟自韻,瑯瑯然皆九奏八會(huì)之音也。
《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卷十一〈大荒西經(jīng)·昆侖西王母〉~407~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huán)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例句

聽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 儲(chǔ)光羲 升天行貽盧六健

君看西王母,千載美容顏。 儲(chǔ)光羲 田家雜興八首

天雞弄白羽,王母垂玄發(fā)。 儲(chǔ)光羲 題應(yīng)圣觀

過海獨(dú)辭王母面,度關(guān)誰識(shí)老聃身。 劉威 贈(zèng)道者

王母何窈眇,玉質(zhì)清且柔。 劉復(fù) 游仙

畫筵曲罷辭歸去,便隨王母上煙霞。 劉禹錫 和樂天柘枝

阿母從天降幾時(shí),前朝惟有漢皇知。 施肩吾 贈(zèng)凌仙姥

明鏡湖中休采蓮,卻師阿母學(xué)神仙。 施肩吾 贈(zèng)女道士鄭玉華二首

王母來空闊,羲和上屈盤。 李商隱 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

因隨八馬上仙山,頓隔塵埃物象閑。只恐西追王母宴,欲憂難得到人間。 李愛弦 隨駕游青城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 李白 寄遠(yuǎn)十一首

以歡秦娥意,復(fù)得王母心。 李白 寓言三首

幾時(shí)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李白 玉真仙人詞

愿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李白 贈(zèng)嵩山焦煉師

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馀,食之可以凌太虛。 李白 雜言用投丹陽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 李白 飛龍引二首

唯應(yīng)去抱云和管,從此長(zhǎng)歸阿母宮。 李群玉 和吳中丞悼笙妓

莫將秋宴傳王母,來比春華壽圣皇。 李義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yīng)制

還如王母過,遙度五云車。 李虞仲 初日照鳳樓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乾。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至尊顧之笑,王母不肯收。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落日留王母,微風(fēng)倚少兒。 杜甫 宿昔

王母來瑤池,慶云擁瓊輿。 柳泌 玉清行

欲朝王母殿,前路駐高旌。 法振 河源破賊后贈(zèng)袁將軍

甚悅我皇心,得與王母對(duì)。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王母翳華芝,望爾昆崙側(cè)。 王維 贈(zèng)李頎

遙識(shí)齊侯鼎,新過王母廬。 王維 贈(zèng)東岳焦煉師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車羽旆欲相迎。 王翰 古蛾眉怨

長(zhǎng)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慚無東朔才。 趙彥昭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yīng)制

縹袟桐君錄,朱書王母符。 陸敬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都字

須教翡翠聞王母,不奈烏鳶噪鵲橋。 陸暢 解內(nèi)人嘲

愿隨仙女董雙成,王母前頭作伴行。 項(xiàng)斯 送宮人入道

王母初自昆侖來,茅盈王方平在側(cè)。 鮑溶 會(huì)仙歌

典故 
穆王八駿
 
周王八駿
  
瑤池八駿
 
八駿蹄
  
穆馭
 
周王八馬
 
八駿駒
 
姬滿駿
 
芝田八駿
 
追穆后
  
西征瑤池
 
巡瑤水

相關(guān)人物
周穆王
 
西王母


《列子集釋》卷三〈周穆王篇〉~90~
王大悅。不恤國事,不樂臣妾,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右驂赤驥而左白羲,主車則造父為御,泰丙為右;次車之乘,右服渠黃而左踰輪,左驂盜驪而右山子,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
《穆天子傳》卷一~8~
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五〈畜獸二·馬·周穆王八駿〉~353~
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馭八龍之馬,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云而趨;八名挾翼,身有肉翅。遍而駕焉,按轡徐行,以巡天下之域。穆王神智遠(yuǎn)謀,使轍?遍于四海,故絕地之物,不期而自報(bào)。(出王子年)
《昭明文選》卷四十六南朝齊·王元長(zhǎng)(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穆滿八駿,如舞瑤水之陰?!固?#183;李善注引《穆天子傳》曰:「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唐。劉良注:「瑤水,瑤池也?!?/span>

簡(jiǎn)釋

八駿:指駿馬。唐韋應(yīng)物《酬鄭戶曹驪山感懷》:“萬馬自騰踏,八駿按轡行?!?/p>


例句

巡非瑤水遠(yuǎn),跡是雕墻后。 杜甫 九成宮

來參八駿列,不假貳師功。 周存 西戎獻(xiàn)馬

將共兩驂爭(zhēng)舞,來隨八駿齊歌。 張說 舞馬詞六首

云隨夏后雙龍尾,風(fēng)逐周王八駿蹄。 李商隱 九成宮

八駿空往還,三山轉(zhuǎn)虧蔽。 李頎 謁張果先生

不暇陪八駿,虜庭悲所遣。 杜甫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jiān)武功蘇公源明

八駿隨天子,群臣從武皇。 杜甫 城上

豈有四蹄疾于鳥,不與八駿俱先鳴。 杜甫 驄馬行

不似勞車轍,空留八駿名。 苗晉卿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兔不遲,烏更急,但恐穆王八駿,著鞭不及。 貫休 嵩里

萬馬自騰驤,八駿按轡行。 韋應(yīng)物 酬鄭戶曹驪山感懷

穆王八駿超昆崙,安用冉冉孤生根。 顧況 露青竹杖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宋書》卷二十九《符瑞志下》
西王母,舜時(shí)來獻(xiàn)白環(huán)、白琯。

例句

不知何國致白環(huán),復(fù)道諸山得銀甕。 杜甫 洗兵馬(原注。收京后作。)

典故
東方小兒
 
王母顧方朔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晉·張華《博物志》卷八《史補(bǔ)》
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shí)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dāng)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車而至于殿西?!蹡|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ǖ叟c母對(duì)坐,其從者皆不得進(jìn)。時(shí)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沟勰舜蠊种?。由此世人謂方朔神仙也。

例句

仙桃不啻三回熟,飽見東方一小兒。 施肩吾 贈(zèng)凌仙姥

愿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李白 贈(zèng)嵩山焦煉師

長(zhǎng)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慚無東朔才。 趙彥昭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yīng)制

典故 
飛瓊舞
 
天上飛瓊
  
飛瓊綽約
 
飛瓊起舞
 
飛瓊妙舞
 
挽飛瓊
 
度曲許飛瓊
 
飛瓊?cè)碎g識(shí)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許飛瓊


《太平廣記》卷三〈神仙三·漢武帝〉~5~
到夜二更之后,忽見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來,徑趨宮庭,須臾轉(zhuǎn)近,聞云中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半食頃,王母至也。縣投殿前,有似鳥集。或駕龍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鶴,或乘軒車,或乘天馬,群仙數(shù)千,光耀庭宇。既至,從官不復(fù)知所在,唯見王母乘紫云之輦,駕九色斑龍。別有五十天仙,側(cè)近鸞輿,皆長(zhǎng)丈馀,同執(zhí)彩旄之節(jié),佩金剛靈璽,戴天真之冠,咸住殿下。王母唯挾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fā),真美人也。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襡,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璚鳳文之舄。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下車登床,帝跪拜問寒暄畢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設(shè)天廚,真妙非常:豐珍上果,芳華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氣殊絕,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shí),中夏地薄,種之不生?!沟勰酥?。于坐上酒觴數(shù)遍,王母乃命諸侍女王子登彈八瑯之璈,又命侍女董雙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擊昆庭之金,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婉淩華拊五靈之石,范成君擊湘陰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鈞。于是眾聲澈朗,靈音駭空。
《太平廣記》卷七十〈女仙十五·許飛瓊〉~433~
唐開成初,進(jìn)士許瀍游河中,忽得大病,不知人事,親友數(shù)人。環(huán)坐守之,至三日,蹶然而起,取筆大書于壁曰:「曉入瑤臺(tái)露氣清,坐中唯有許飛瓊。塵心未盡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書畢復(fù)寐。及明日,又驚起,取筆改其第二句曰「天風(fēng)飛下步虛聲」。書訖,兀然如醉,不復(fù)寐矣。良久,漸言曰:「昨夢(mèng)到瑤臺(tái),有仙女三百余人,皆處大屋。內(nèi)一人云是許飛瓊,遣賦詩。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間人知有我也?!患犬?,甚被賞嘆,令諸仙皆和,曰:『君終至此,且歸。』若有人導(dǎo)引者,遂得回耳?!?/span>
《本事詩·事感》
詩人許渾,嘗夢(mèng)登山,有宮室凌云,人云:「此昆侖也?!辜热?,見數(shù)人方飲酒,招之,至暮而罷。賦詩云:「曉入瑤臺(tái)露氣清,坐中唯有許飛瓊。塵心未斷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他日復(fù)夢(mèng)至其處,飛瓊曰:「子何故顯余姓名于人間?」座上即改為「天風(fēng)吹下步虛聲?!乖唬骸干??!?/span>

例句

碧玉妝粉比,飛瓊秾艷均。 孟郊 南陽公請(qǐng)東櫻桃亭子春宴

解佩空憐鄭交甫,吹簫不逐許飛瓊。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

漢皇曾識(shí)許飛瓊,寫向人間作畫屏。 羅虬 比紅兒詩之三十

飛瓊奏云和,碧簫吹鳳質(zhì)。 聶夷中 公子行二首

王母欲過劉徹家,飛瓊夜入云軿車。 顧況 梁廣畫花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舊題漢·桓驎《西王母?jìng)鳌?/span>
西王母者,九靈太廟龜山金母也。……為陰極之元,位配西方,母養(yǎng)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隸焉。所居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侖之圃、閬風(fēng)之苑。

例句

羽車潛下玉龜山,塵世何由睹蕣顏。 嚴(yán)休復(fù) 唐昌觀玉蕊花折有仙人游悵然成二絕

典故  
千年桃
 
王母不來
 
王母仙桃
 
種桃核
 
幾度桃實(shí)
 
千年桃熟
 
王母種桃
 
阿母種桃
 
海中桃熟
 
三千年一薦金盤
 
一熟一千年
 
一子千年見
 
華實(shí)三度
 
王母過漢家
 
王母過劉徹
 
著子三千歲
 
子三千熟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漢武帝


《藝文類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桃〉~468~
漢武故事曰:東郡獻(xiàn)短人,呼東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謂上曰:西王母種桃,三千歲一為子。此兒不良也,已三過偷之矣。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啖二,以五枚與帝。帝留核著前,母問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種之?!鼓感υ唬骸复颂胰暌恢?,非下土所植也?!?/span>
《太平廣記》卷第三〈神仙三·漢武帝〉~4~
王母至也?!薅痰弥小L熳搜谔@。容顏絕世。真靈人也。下車登床。帝跪拜問寒暄畢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設(shè)天廚。真妙非常。豐珍上果。芳華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氣殊絕。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shí)。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漢武帝故事》~345~
王母遣使謂帝曰:『七月七日我當(dāng)暫來。』帝至日,埽宮內(nèi),然九華燈。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duì)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灑掃以待之?!簧夏耸┽ぃ瑹的┫?,香,兜渠國所獻(xiàn)也,香如大豆,涂宮門,聞數(shù)百里;關(guān)中嘗大疫,死者相系,燒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空中無云,隱如雷聲,竟天紫色。有頃,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履玄瓊鳳文之?,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如烏,夾侍母旁。下車,上迎拜,延母坐,請(qǐng)不死之藥。母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漿,其次藥有五云之漿風(fēng)實(shí)云子玄霜絳雪,上握蘭園之金精,下摘圓丘之紫柰,帝滯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灰虺鎏移呙?,母自啖二枚,與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問曰:『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荒感υ唬骸捍颂胰暌恢?,非下土所植也?!涣糁廖甯?wù)Z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肅然便去。東方朔于朱鳥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好作罪過,疏妄無賴,久被斥退,不得還天;然原心無惡,尋當(dāng)?shù)眠€。帝善遇之?!荒讣热?,上惆悵良久。

例句

阿母蟠桃香未齊,漢皇骨葬秋山碧。 張碧 惜花三首

唯應(yīng)問王母,桃作幾時(shí)花。 沈佺期 幸白鹿觀應(yīng)制

仙翁遺竹杖,王母留桃核。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張繼 上清詞

仙女群中名最高,曾看王母種仙桃。 施肩吾 仙女詞

王母不來方朔去,更須重見李夫人。 李商隱 漢宮

仙娥桂樹長(zhǎng)自春,王母桃花未嘗落。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

王母移桃獻(xiàn)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李賀 浩歌

仙人張內(nèi)樂,王母獻(xiàn)宮桃。 杜甫 千秋節(jié)有感二首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劉郎一笑同。 溫庭筠 反生桃花發(fā)因題

何時(shí)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皇甫冉 祭張公洞二首

王母夭桃一度開,玉樓紅粉千回變。 莊南杰 傷歌行

思量更有何堪比,王母新開一樹桃。 薛能 贈(zèng)韋氏歌人二首

王母摘桃海上還,感之西過聊問訊。 韋應(yīng)物 漢武帝雜歌三首

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韋處厚 盛山十二詩桃塢

王母欲過劉徹家,飛瓊夜入云軿車。 顧況 梁廣畫花歌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種桃年。 高適 玉真公主歌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 顧況 朝上清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穆天子
 
西王母


《穆天子傳》卷三《曠原大獵章》
巳酉,天子飲于溽水之上。乃發(fā)憲令,詔六師之人。
《穆天子傳》卷四《里西土之?dāng)?shù)章》
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毋之邦,三千里。自西王毋之邦,北至于曠原之野,飛鳥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自宗周至于西北大曠原,一萬四千里。

例句

閬風(fēng)入轍跡,曠原延冥搜。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典故
曼倩風(fēng)流
 
瑣窗偷覷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西王母
 
東方朔


《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八〈居處部十六·?〉~039~2~
《漢武故事》:「西王母降,東方朔于朱雀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無賴,久被斥逐,原心無惡,尋當(dāng)?shù)眠€?!弧?/span>
典故  
青鳥信
 
青鸞信
   
西來青鳥
  
傳書青鳥
 
仙家鳥
 
青鳥銜箋
    
小鳥傳仙語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西王母

參考典故
青鳥(一)


《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卷二〈西山經(jīng)〉~54~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云:「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于此山也?!?/span>
《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卷七〈海內(nèi)北經(jīng)·西王母〉~306~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藝文類聚》卷九十一〈鳥部中·青鳥〉~577~
漢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挥许暎跄钢?。有二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又曰:鉤弋夫人卒。上為起通靈臺(tái),常有一青鳥集臺(tái)上?!?/span>

簡(jiǎn)釋

青鳥:指神仙,或愛情的使者。唐李僑《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傳書青鳥迎蕭鳳,巫嶺荊臺(tái)一通夢(mèng)?!?/p>


例句

寄音青鳥翼,謝爾碧海流。 劉復(fù) 游仙

得意紫鸞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箋。 劉損 憤惋詩三首

青鳥罷傳相寄字,碧江無復(fù)采蓮人。 劉滄 代友人悼姬

仙界日長(zhǎng)青鳥度,御衣香散紫霞飄。 劉滄 過鑄鼎原

不學(xué)碧雞依井絡(luò),愿隨青鳥向?qū)映恰?劉禹錫 吐綬鳥詞

青鳥去時(shí)云路斷,姮娥歸處月宮深。 劉禹錫 懷妓

青鳥自愛玉山禾,仙禽徒貴華亭露。 劉禹錫 飛鳶操

青鳥來去閑,紅霞朝夕變。 劉長(zhǎng)卿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jiǎn)同游李延年

所宜巢三鳥,影入瑤池碧。 劉駕 琪樹下因吟六韻呈先達(dá)者

芳信沉青鳥,空祠掩暮山。 喻鳧 王母祠前寫望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shí)過。 崔國輔 七夕

問君在何所,青鳥舒錦翮。 常建 春詞

西母青禽輕飄飄,分環(huán)破璧來往勞。 李咸用 輕薄怨

有娀未抵瀛洲遠(yuǎn),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 中元作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 李商隱 昨日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zhǎng)在集靈臺(tái)。 李商隱 漢宮詞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無題

消息期青雀,逢迎異紫姑。 李商隱 圣女祠

佇看青鳥入,還陟紫云梯。 李嶠 幸白鹿觀應(yīng)制

不學(xué)蘭香中道絕,卻教青鳥報(bào)相思。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dú)宿兮傷離居。 李白 代寄情楚辭體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fā)何處。 李白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豈不及阿母之家青鳥兒,漢宮來往傳消息。 李白 寶觀主白鴝鵒歌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 有所思

愿因三青鳥,更報(bào)長(zhǎng)相思。 李白 相逢行

焚香欲使三清鳥,靜拂桐陰上玉壇。 李益 避暑女冠

旦隨三鳥去,羽節(jié)凌霞光。 李益 長(zhǎng)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白云辭上國,青鳥會(huì)群仙。 權(quán)德輿 送王煉師赴王屋洞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段成式 戲高侍御七首

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 皇甫冉 祭張公洞二首

聞道昆崙有仙籍,何時(shí)青鳥送丹砂。 皇甫冉 題蔣道士房

今日長(zhǎng)歌思不堪,君行為報(bào)三青鳥。 萬楚 小山歌

青鳥東飛正落梅,銜花滿口下瑤臺(tái)。 薛濤 酬辛員外折花見遺

瑤臺(tái)有青鳥,遠(yuǎn)食玉山禾。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道士牛已至,仙家鳥亦來。 雍裕之 四色

三清小鳥傳仙語,九華真人奉瓊漿。 韋應(yīng)物 驪山行

仙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韓愈 華山女

紫書分付與青鳥,卻向人間求好花。 顧況 梁廣畫花歌

青鳥更不來,麻姑斷書信。 鮑溶 懷仙二首

青鳥飛難遠(yuǎn),春云晴不閑。 鮑溶 懷尹真人

自從青鳥不堪使,更得蓬萊消息無。 鮑溶 望麻姑山

典故
神母呈圖
 
獻(xiàn)圖開益地
 
西母獻(xiàn)圖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太平御覽》卷八十一
《雒書靈準(zhǔn)聽》曰:有人方面、日衡、重華、握石椎,懷神珠,舜受終,鳳皇儀,黃龍感,朱草生,蓂莢孳,西王母受益地圖?!埂蹲ⅰ罚骸肝魍跄傅靡娴刂畧D來獻(xiàn)?!?/span>

例句

獻(xiàn)圖開益地,張樂奏鈞天。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

六龍日馭天行健,神母呈圖地道光。 鮑溶 憶郊天

西母持地圖,東來獻(xiàn)虞舜。虞宮禮成后,回駕仙風(fēng)順。 鮑溶 懷仙二首

典故
王母玄梨


《藝文類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梨〉~473~
《莊子》曰:三王五帝之禮義法度不同。譬其猶楂梨橘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神異經(jīng)》曰:東方有樹,高百丈,敷張自轉(zhuǎn),葉長(zhǎng)一丈,廣六尺,名曰梨。其子徑三尺,剖之白如素,食之地仙,可入水火?!稘h武內(nèi)傳》曰:太上之藥,果有玄光梨。
典故  
瑤池宴

相關(guān)人物
周穆王
 
西王母


《穆天子傳》卷一
吉日甲子,天子賓于西王毋?!页螅熳佑x西王毋于瑤池之上,西王毋為天子謠。

例句

所宜巢三鳥,影入瑤池碧。 劉駕 琪樹下因吟六韻呈先達(dá)者

周王久謝瑤池賞,漢主懸慚玉樹宮。 姚崇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即此神仙對(duì)瓊圃,何煩轍跡向瑤池。 徐彥伯 苑中遇雪應(yīng)制

瑤池醉月勞仙夢(mèng),玉輦乘春卻帝恩。 戴叔倫 漢宮人入道

秋暮瑤池宴,歸來樂未窮。 李白 上之回

入侍瑤池宴,出陪玉輦行。 李白 秋夜獨(dú)坐懷故山

不知瑤水宴,誰和白云篇。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

當(dāng)思八荒外,逐日向瑤池。 李群玉 驄馬

嶄嶄整冠佩,侍宴坐瑤池。 杜牧 杜秋娘詩

瑤池罷游宴,良樂委塵沙。 杜牧 骕骦駿

惜哉瑤池飲,日宴昆崙丘。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倒懸瑤池影,屈注蒼江流。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 杜甫 秋興八首之五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瑤池供壽酒,銀漢麗宸章。 楊巨源 春日奉獻(xiàn)圣壽無疆詞十首之一

天人持此扶衰病,勝得瑤池水一瓶。 楊巨源 石水詞二首之二

好臨王母瑤池發(fā),合傍蕭家粉水開。 皮日休 行次野梅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盧綸 清如玉壺冰

璧沼寧堪比,瑤池詎可儔。 鄭俞 賦得玉水記方流

愿罷瑤池宴,來觀農(nóng)扈春。 陳子昂 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yīng)制

日耽瑤池樂,豈傷桃李時(shí)。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六

瑤池何悄悄,鸞鶴煙中棲。 韓翃 經(jīng)月巖山

晝?yōu)幣_(tái)五云濕,夜行金燭七星齊。 韓翃 贈(zèng)別華陰道士

君乘之觴于瑤池之上兮,三光羅列而在下。 顧況 朝上清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參考典故
玉人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箷x·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span>
《穆天子傳》
「謂之群玉之山?!?/span>

簡(jiǎn)釋

玉山:喻男子體形或醉態(tài)。唐李白《襄陽歌》:“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p>


例句

未諳滄海路,何處玉山岑。 李商隱 搖落

玉山高與閬風(fēng)齊,玉水清流不貯泥。 李商隱 玉山

典故
紫云車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博物志》卷八《史補(bǔ)》
漢武帝好仙道……時(shí)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dāng)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黃云車而至于殿西。

例句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云車。 杜牧 張好好詩

《國語辭典》:王母  拼音:wáng mǔ
1.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漢。張衡〈思玄賦〉:「聘王母于銀臺(tái)兮,羞玉芝以療饑?!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1482' target='_blank'>顏延之 〈赭白馬賦〉:「覲王母于昆墟,要帝臺(tái)于宣岳。」參見「西王母」條。
2.祖母。《爾雅。釋親》:「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br />3.官妓。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我當(dāng)了三年王母,如今納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div>
《漢語大詞典》:西母
(1). 西王母 。 晉 傅玄 《正都賦》:“ 東父 翳青蓋而遐望, 西母 使三足之靈禽?!?唐 李賀 《馬詩》之七:“ 西母 酒將闌, 東王 飯已乾?!?宋 張?jiān)?/a> 《好事近》詞:“ 西母 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結(jié)?!眳⒁姟?西王母 ”。
(2).指 清 慈禧太后 。俗稱 西太后 。 清 黃遵憲 《感事》詩:“傳書信口訶 西母 ,改制稱尊託素王?!?/div>
《國語辭典》:西王母  拼音:xī wáng mǔ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zāi)疫和刑罰的怪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西王母住在昆崙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zhǎng)生不老。也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王母」、「王母娘娘」。
《國語辭典》:西王母  拼音:xī wáng mǔ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zāi)疫和刑罰的怪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西王母住在昆崙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zhǎng)生不老。也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王母」、「王母娘娘」。
《國語辭典》:金母  拼音:jīn mǔ
1.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參見「西王母」條。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四。西王母?jìng)飨率说馈罚骸肝魍跄刚?,九靈太妙山金母也,一號(hào)太靈九光龜臺(tái)金母,亦號(hào)曰金母元君?!?br />2.道士煉丹時(shí),放在鼎內(nèi)的金。
《國語辭典》:阿母  拼音:ā mǔ
稱謂:(1)稱母親?!稑犯娂>砥呷?。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蘭芝慚阿母:『兒實(shí)無罪過?!弧?2)稱乳母。見通俗編。稱謂。
《漢語大詞典》:八馬(八馬)
(1).即八駿。 唐 李商隱 《九成宮》:“云隨 夏后 雙龍尾,風(fēng)逐 周王 八馬蹄?!?宋 蘇軾 《戚氏》詞:“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br />(2). 唐 時(shí)宮門所設(shè)仗馬。新唐書·百官志二:“飛龍廏日以八馬列宮門之外,號(hào)南衙立仗馬,仗下,乃退?!?br />(3).猜拳呼喝八數(shù)時(shí)用的名稱。《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叫來的相公搳拳打通關(guān),五魁、八馬,已早鬧的煙霧塵天。”
《國語辭典》:八駿(八駿)  拼音:bā jùn
1.周穆王的八匹良馬。相傳周穆王曾馳八駿馬往謁西王母:(1)《穆天子傳》作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读凶?。周穆王》:「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東晉。郭璞。注:「皆毛色以為名也,后有渠黃、踰輪、盜驪、山子為八駿?!?2)晉王嘉的《拾遺記》作絕地、翻羽、奔霄、越影、踰輝、超光、騰霧、挾翼。
2.泛指駿馬。唐。李商隱 瑤池詩:「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div>
《國語辭典》:八駿馬(八駿馬)  拼音:bā jùn mǎ
1.周穆王的八匹良馬。參見「八駿」條。
2.樂曲名。為南管樂曲,屬四大名譜之一,主要以器樂演奏,以八駿為題材,描繪駿馬奔騰的景象,音調(diào)古樸、節(jié)奏鮮明,生動(dòng)的表現(xiàn)駿馬展足的動(dòng)態(tài)。全曲由八段組成,由散板開始,繼而慢板、中板、快板,最后在急速的快板高潮中結(jié)束。又名八走馬。
《國語辭典》:綠耳(綠耳)  拼音:lù ěr
周穆王八駿之一?!读凶?。周穆王》:「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也作「騄耳」、「騄駬」。
《國語辭典》:白環(huán)(白環(huán))  拼音:bái huán
白色的玉環(huán)?!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故能翔岐陽之鳴鳳,納虞氏之白環(huán)?!埂段倪x。丘遲。與陳伯之書》:「當(dāng)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huán)西獻(xiàn),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qǐng)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div>
《漢語大詞典》:許飛瓊(許飛瓊)
傳說中的仙女名。 西王母 之侍女。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 ﹞又命侍女 許飛瓊 鼓震靈之簧?!?唐 孟棨 本事詩·事感:“﹝ 許渾 ﹞賦詩云:‘曉入瑤臺(tái)露氣清,坐中唯有 許飛瓊 ,塵心未斷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明 葉憲祖 《鸞鎞記·入道》:“仙娥貌比 許飛瓊 ,嬝娜真堪掌上擎?!?/div>
《漢語大詞典》:飛瓊(飛瓊)
(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 乃命諸侍女…… 許飛瓊 鼓震靈之簧。” 唐 顧況 《梁廣畫花歌》:“ 王母 欲過 劉徹 家, 飛瓊 夜入云軿車?!?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環(huán)佩濕,似月下歸來飛瓊。”
(2).指飄飛的白色物,如雪、玉蘭花等。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和范先之雪》詞:“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清 陳維嵩 《二郎神·玉蘭花餅》詞:“萬片飛瓊,拋街填井?!?/div>
《國語辭典》:龜山(龜山)  拼音:guī shān
1.山名:(1)在山東省泗水縣東。昔時(shí)孔子望山而作琴曲龜山操。(2)在湖北省漢陽縣東北。即大別山,為江漢要塞。(3)在福建省將樂縣東北。宋朝楊時(shí)歸休于此,學(xué)者稱稱為「龜山先生」。(4)在安徽省盱眙縣。有上、下二山,上龜山在縣東南,下龜山在縣東北。
2.鄉(xiāng)鎮(zhèn)名。即桃園縣龜山鄉(xiāng)。
《國語辭典》:王母蟠桃  拼音:wáng mǔ pán táo
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種植的仙桃?!队讓W(xué)瓊林。卷四?;绢悺罚骸竿跄阁刺?,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jié)子,故人借以祝壽誕?!?/div>
《漢語大詞典》:王母桃
果名。神話傳說 西王母 所植,故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植下:“王母桃, 洛陽 華林園 內(nèi)有之,十月始熟,形如括蔞。俗語曰:‘王母甘桃,食之解勞?!嗝魍跄柑?。”參閱漢武帝內(nèi)傳。
《漢語大詞典》:曠原(曠原)
廣闊的原野。穆天子傳卷四:“自 西王母 之邦,北至於曠原之野,飛鳥之所解羽,千有九百里。 宗周 至於西北大曠原,萬四千里?!?郭璞 注引山海經(jīng):“羣鳥所集澤有兩處,一方百里,一方千里,即此大曠原也。”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 閬風(fēng) 入轍跡,曠原延冥搜?!?楊倫 箋注:“以 周穆 為比,取諷荒游?!?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記懷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歷不見,終死曠原?!?/div>
《漢語大詞典》:三青鳥(三青鳥)
(1).傳說中的仙鳥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鳥。” 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五:“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清 王夫之 《九昭》:“介三青鳥以先鳴兮,誅鳳凰於 西母 ?!?br />(2).借指使者。 唐 李白 《相逢行》:“愿因三青鳥,更報(bào)長(zhǎng)相思?!?/div>
《漢語大詞典》:三鳥(三鳥)
古代神話中 西王母 身邊的三只青鳥。亦為使者的泛稱。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鳥。” 郭璞 注:“皆 西王母 所使也。” 漢 劉向 《九嘆·憂苦》:“三鳥飛以自南兮,覽其志而欲北。” 洪興祖 補(bǔ)注:“三鳥, 王母 使者?!?南朝 梁 江淹 《陸平原羈宦》詩:“愿言寄三鳥,離思非徒然。” 唐 李益 《長(zhǎng)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詩:“旦隨三鳥去,羽節(jié)凌霞光?!?/div>
《漢語大詞典》:青禽
(1).藝文類聚卷九一引舊題 漢 班固 漢武故事:“ 鉤弋夫人 卒,上為起 通靈臺(tái) ,常有一青鳥集臺(tái)上?!焙笏煲浴扒嗲荨睘榈磕钏勒咧?。 宋 謝翱 《鄞女墓》詩:“網(wǎng)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明 夏完淳 《招魂》:“層樓積棟,刻云煙些。青禽紛語,依木成妍些?!?br />(2).即青鳥。喻信使。 南朝 齊 王融 《法樂辭》之七:“青禽承逸軌,文驪鏡重川。” 唐 李白 《寓言》詩之二:“遙裔雙綵鳳,婉孌三青禽?!?王琦 注引山海經(jīng):“三青鳥,皆 西王母 使也?!?明 王玉陽 《紀(jì)情》套曲:“冷蕭蕭風(fēng)狂雨驟,恨悠悠經(jīng)年拖逗。遠(yuǎn)迢迢青禽信來,急匆匆特地相撋就?!?br />(3).即 青琴 。古神女名。 唐 溫庭筠 《馬嵬佛寺》詩:“ 曼倩 死來無絶藝,后人誰肯惜 青禽 ?”
《國語辭典》:青雀  拼音:qīng què
1.動(dòng)物名:(1)桑扈。嘴巴彎曲,食肉。(2)鹢。一種水鳥,羽毛白色,形似鷺鷥。不怕風(fēng),能高飛。
2.舊時(shí)船頭常刻有青雀,后以借指船舶。北周。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詩:「時(shí)看青雀舫,遙逐桂舟回。」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動(dòng)物名。雀形目鳴禽類。頭黑色,嘴曲而厚,色黃,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實(shí)及谷類。也稱為「桑雇」。
2.古代隱士名?!冻o。屈原。九章。涉江》:「接輿髡首兮,桑扈羸行?!?br />3.傳說是少昊時(shí)的官名。為主管農(nóng)事的九扈之一,掌理獎(jiǎng)勵(lì)百姓耕作養(yǎng)蠶之事。漢。蔡邑〈獨(dú)斷上〉:「桑扈氏,農(nóng)正趣民養(yǎng)蠶?!?br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桑扈,刺幽王也?!够蛞嘀疙灻捞熳又姟J渍露錇椋骸附唤簧l?,有鶯其羽?!?/div>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謂之鷁首。” 郭璞 注:“鷁,鳥名也。今 江東 貴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焙笠蚍Q船首畫有青雀之舟為“青雀舫”。泛指華貴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臨泛》:“時(shí)看青雀舫,遙逐桂舟迴?!?唐 劉長(zhǎng)卿 《秋日夏口涉漢陽獻(xiàn)李相公》詩:“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羣。” 清 黃遵憲 《大阪》詩:“橫列東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欄橋?!币嗍》Q“ 青雀 ”、“ 青舫 ”。 唐 劉言史 《送人隨姊夫任云安令》:“閑逐維私向 武城 ,北風(fēng)青雀片時(shí)行?!?宋 賀鑄 《減字浣溪沙·掩蕭齋》詞:“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明 張煌言 《送黃金吾馮侍御乞師日本》:“ 黃河 北去浮青雀,滄海東回獻(xiàn)白狼?!?/div>
《國語辭典》:青鳥(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鼓咸?。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div>
《漢語大詞典》:青鴍
傳說中的鳥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黃鷔。”
分類:鳥名
《漢語大詞典》:青鳥氏(青鳥氏)
古官名。為歷正的屬官,掌管立春、立夏。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摯 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jì)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青鳥氏,司啟者也?!?孔穎達(dá) 疏:“立春立夏謂之啟。此鳥以立春鳴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春立夏?!?/div>
《漢語大詞典》:青烏(青烏)
(1).指 青烏子 。傳說中的古代堪輿家。藝文類聚卷十一引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 黃帝 ﹞相地理則書 青烏 之説。”后漢書·循吏傳·王景“乃參紀(jì)眾家數(shù)術(shù)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 唐 李賢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黃帝 、 青烏 之書也?!?br />(2).為堪輿家的美稱。 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烏 相,賓驚白鶴飛?!?br />(3).指堪輿之術(shù)。 唐 王維 《能禪師碑》:“擇吉祥之地,不待青烏;變功德之林,皆成白鶴。” 清 黃宗羲 《陳令升先生傳》:“先生於書畫古奇器,賞鑒無不精絶,而青烏、素問、龜卜、雜術(shù),皆能言其理?!?br />(4).泛指堪輿學(xué)的書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烏載卜。” 清 陳瑚 《擬邀文介石住尉遲廟》詩:“吟殘丹葉空留恨,讀遍青烏求療饑?!?br />(5).借指風(fēng)水寶地。 唐 楊炯 《唐同州長(zhǎng)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鶴,相青烏, 鄭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晉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唐 陳子昂 《申州司馬王君墓志銘》:“墨龜未食,青烏不封,權(quán)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鳥名。即烏鴉。 南朝 梁 何遜 《窮烏賦》:“異海鷗之去就,無青烏之是非?!?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有頃,天曙,忽有青烏數(shù)十如雀,飛集墻上。”
(7).借指太陽。太陽又稱金烏。 元 楊維楨 《寄張伯雨》詩:“每瞻湖上青烏去,不覺山中白兔馴?!卑?,青烏去,指太陽下山;白兔馴,指月亮東升。
(8).復(fù)姓。 漢 有 青烏子 。見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佚文》。
《漢語大詞典》:青鳥使(青鳥使)
神話傳說 西王母 有三青鳥代為取食報(bào)信。后因以“青鳥使”借指?jìng)鬟f書信的使者。 唐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 赤松 家?!?唐 李商隱 《昨日》詩:“昨日 紫姑神 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 明 汪廷訥 《種玉記·赴約》:“暫為青鳥使,忙把錦箋傳?!眳⒁姟?青鳥 ”。
《國語辭典》:青鳥(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鼓咸?。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div>
《漢語大詞典》:青鳥書(青鳥書)
指書信。 元 王實(shí)甫 《四塊玉》套曲:“又不見青鳥書來,黃犬音乖。每日家病懨懨懶去傍粧臺(tái)?!?明 胡奎 《夢(mèng)游廬山》詩:“望斷 蓬萊 青鳥書,琪花落盡無人折?!眳⒁姟?青鳥 ”。
分類:書信
《國語辭典》:青鳥(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鼓咸?。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div>
《國語辭典》:青鸞(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車駕前的鈴?!赌淆R書。卷三。武帝本紀(jì)》:「鳴青鸞于東郊,冕朱纮而蒞事?!顾?。無名氏《梅妃傳》:「長(zhǎng)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br />2.傳說中的神鳥。似鳳,五色備舉而多青。
3.傳說青鸞喜歡對(duì)鏡起舞,故用以代稱鏡子。唐?;矢γ丁锻踔拧罚骸杆斟\雉之衣欲解,青鸞之匣全開。」
4.能傳遞信件的鳥。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div>
《漢語大詞典》:青鸞翼(青鸞翼)
指信使。 宋 周邦彥 《還京樂·大石》詞:“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顦顇。”亦省作“ 青翼 ”。 宋 柳永 《法曲第二》詞:“青翼傳情,香徑偷期,自覺當(dāng)初草草?!?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青翼驀然來報(bào)喜,魚牋微諭相容意?!眳⒁姟?青鸞 ”。
分類:信使
《國語辭典》:青鸞(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車駕前的鈴。《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jì)》:「鳴青鸞于東郊,冕朱纮而蒞事。」宋。無名氏《梅妃傳》:「長(zhǎng)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br />2.傳說中的神鳥。似鳳,五色備舉而多青。
3.傳說青鸞喜歡對(duì)鏡起舞,故用以代稱鏡子。唐?;矢γ丁锻踔拧罚骸杆斟\雉之衣欲解,青鸞之匣全開?!?br />4.能傳遞信件的鳥。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漢語大詞典》:瑤水
(1).即 瑤池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至如 夏后 兩龍,載驅(qū)璿臺(tái)之上; 穆滿 八駿,如舞 瑤水 之陰?!?劉良 注:“ 瑤水 , 瑤池 也?!?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停鸞讌 瑤水 ,歸路上鴻天?!?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三:“ 瑤水 聞遺歌,玉杯竟空言?!?宋 徐積 《管春風(fēng)》詩:“春風(fēng)消息苦不遠(yuǎn), 瑤臺(tái) 、 瑤水 冰霜淺?!眳⒁姟?瑤池 ”。
(2).形容冰雪覆蓋的河流。 唐 許渾 《玩殘雪寄江南尹劉大夫》詩:“素質(zhì)添瑤水,清光散玉峯。”
《國語辭典》:瑤池(瑤池)  拼音:yáo chí
1.仙界的天池,傳說中在昆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請(qǐng)。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卻待要宴瑤池七夕會(huì),便銀漢水兩分開?!埂段饔斡洝返谖寤兀骸复笙墒莻€(gè)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huì)?』」
2.地名。漢車師地,唐置瑤池都護(hù)府,后改為金滿縣,即今新疆阜康縣。
《國語辭典》:瑤池(瑤池)  拼音:yáo chí
1.仙界的天池,傳說中在昆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請(qǐng)。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卻待要宴瑤池七夕會(huì),便銀漢水兩分開?!埂段饔斡洝返谖寤兀骸复笙墒莻€(gè)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huì)?』」
2.地名。漢車師地,唐置瑤池都護(hù)府,后改為金滿縣,即今新疆阜康縣。
《國語辭典》:玉山  拼音:yù shān
1.連年下雪的山?!稌x書。卷三五。裴秀傳》:「楷風(fēng)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shí)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唐。韋莊〈對(duì)雪獻(xiàn)薛常侍〉詩:「皓鶴縭褷不辨,玉山重疊凍相連?!?br />2.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渡胶=?jīng)。西次三經(jīng)》:「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br />3.山名。臺(tái)灣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臺(tái)灣中部的嘉義、南投、高雄三縣交界處,在北回歸線以北、嘉義市正東。冬季經(jīng)常積雪,所以稱為「玉山」,日治時(shí)代稱為「新高山」。
4.縣名。在江西省東北,瀕信江西岸。因境內(nèi)有懷玉山而得名。浙贛鐵路經(jīng)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