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告代
(1).新王朝取代舊王朝之后,帝王祭告上天以報(bào)其功,謂之告代。漢書·眭弘傳:“ 泰山 者, 岱宗 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處?!?宋 李綱 《華山辯》:“五岳之名,若 岱宗 謂告代之所, 嵩 處中而特高, 衡 居下而適平,其理皆可以意推?!?br />(2).泛指改朝換代。
《漢語大詞典》:王軌(王軌)
王朝的秩序,制度。《三國志·魏志·董昭傳》:“方今羣兇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維輔;必須眾賢以清王軌,誠非一人所能獨(dú)建?!?晉 傅玄 《吏部尚書箴》:“明明王軌,制為九秩?!?/div>
《漢語大詞典》:南北郊
南郊與北郊。分別為古代王朝祭天、祭地之處。漢書·郊祀志下:“祭天於南郊,就陽之義也;瘞地於北郊,即陰之象也……宜於 長安 定南北郊,為萬世基?!?/div>
《漢語大詞典》:樂頌(樂頌)
頌樂。王朝祭祀的樂歌。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然則受命之符,合在於此。方將增 太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鳴和鸞,揚(yáng)樂頌?!?span id="2r1dv7j" class="book">《漢書·董仲舒?zhèn)?/a>》:“教化之情不得,雅頌之樂不成,故王者功成作樂……夫 虞氏 之不為政久矣,然而樂頌遺風(fēng)猶有存者,是以 孔子 在 齊 而聞《韶》也?!?/div>
《漢語大詞典》:炎緒(炎緒)
指 漢 王朝的國祚。 唐 皮日休 《悼賈》:“粵炎緒之嫣綿兮,其國度之未彰?!?/div>
分類:王朝國祚
《漢語大詞典》:九因
古指危及王朝統(tǒng)治的九種因素。逸周書·大開武:“九因:一、神有不饗;二、德有不守;三、才有不官;四、事有不均;五、兩有不爭;六、富有別;七、食有匱;八、好有遂;九、敵有勝。” 孔晁 注:“此皆因其事而以誤彼國也?!?/div>
《漢語大詞典》:水歷(水曆)
古指水德王朝的歷數(shù)。周書·文帝紀(jì)下:“水歷將終,羣兇放命,或威權(quán)震主,或釁逆滔天?!眳⒁姟?水德 ”。
《漢語大詞典》:水德
古代陰陽家稱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謂以水而德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漢書·郊祀志上:“今 秦 變 周 ,水德之時(shí)。昔 文公 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div>
《漢語大詞典》:霄閣(霄閣)
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閣,繪有功臣圖像。也稱凌云閣、凌煙閣。 晉 陸云 《牛責(zé)季友文》:“陳讜言於洪范,圖遺形於霄閣?!?/div>
《漢語大詞典》:原年
明太祖 克 元 ,建立 明 王朝, 洪武 中,因避諱,“元”字多改為“原”。“元年”改稱“原年”。 清 王應(yīng)奎 柳南隨筆卷三:“ 明太祖 既登極,避勝朝國號(hào),遂以元年為原年,民間相傳如此,而史書不載?!?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原年:“按日知録云:‘本官曰元官, 洪武 中,臣下有稱元任官者,嫌於 元 朝之官,改原字?!粍t元年之稱原年,亦其宜矣?!?/div>
《漢語大詞典》:火歷(火曆,火厤)
亦作“ 火厤 ”。古指以火德為象征的王朝歷數(shù)。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 梁 天監(jiān) 十三年,敕質(zhì)此精舍,立為朱陽館。將遠(yuǎn)符先徵,定祥火厤?!?span id="jb0nvxk"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下》:“火靈降胙,火歷載隆;蒸哉帝道,赫矣皇風(fēng)。”
《漢語大詞典》:季王
王朝末代的君主。 三國 魏 嵇康 《宅無吉兇攝生論》:“夫時(shí)日譴祟,古之盛王無之,而季王之所好聽也?!?/div>
《漢語大詞典》:姬國(姬國)
姬 姓之國。指 周 王朝。 唐 韓愈 《和杜相公太清宮》:“耒耜興 姬 國,輴欙建 夏 家?!?/div>
分類:之國王朝
《漢語大詞典》:高末
(1).指 北齊 高 氏王朝運(yùn)祚之末。北史·齊紀(jì)下·幼主:“游童戲者,好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跳,且唱曰:‘ 高 末’?!吣裕w 高 氏運(yùn)祚之末也。”
(2).指比較高級(jí)的茶葉末兒。如:你要茶葉,我們這兒有價(jià)廉物美的高末兒。
《漢語大詞典》:炎馭(炎馭)
(1).指太陽。 唐 王勃 《九成宮頌》:“應(yīng)雷駢而出豫,蒼帝其時(shí);面炎馭而思和,朱明不遠(yuǎn)。”參見“ 日馭 ”。
(2).指 漢 王朝的國祚。《舊唐書·音樂志四》:“炎馭失天綱,土德承天命?!?/div>
《漢語大詞典》:日馭(日馭)
(1).太陽。日形如輪,周行不息,故稱。 隋 盧思道 《從駕經(jīng)大慈照寺》詩:“日馭非難假,云師本易憑?!?前蜀 韋莊 《立春》詩:“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fēng)吹?!?清 金農(nóng)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詩之二:“大椿靈餌話 堯 年,鍊液升煙日馭前?!?br />(2).指古代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神。 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xué)美利堅(jiān)》詩:“星精倚馬憂天墜,日馭揮戈上地平?!?br />(3).指帝王的車駕。 宋 蘇軾 《賜安神宗御容押班馮宗道等銀合茶藥敕書》:“屬祠宮之告具,驂日馭以遄征,往復(fù)之間,忠勞亦至。特加存問?!?/div>
《漢語大詞典》:正統(tǒng)論(正統(tǒng)論)
對(duì)我國歷代王朝的正位與閏位的論定。 唐 皇甫湜 作《東晉元魏正閏論》。 宋 歐陽修 始作《正統(tǒng)論》, 司馬光 、 蘇軾 、 朱熹 等各有論說。由于立場不同,他們的立論各異。如: 司馬光 為 北宋 立論,以 三國 魏 為正位, 蜀 為閏位。 朱熹 為 南宋 立論,以 蜀 為正位, 魏 為閏位。參見“ 正閏 ”。
《漢語大詞典》:正閏(正閏)
(1).謂正統(tǒng)和非正統(tǒng)。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二年:“據(jù) 漢 傳於 魏 而 晉 受之, 晉 傳於 宋 以至於 陳 而 隋 取之, 唐 傳於 梁 以至於 周 而 大宋 承之,故不得不取 魏 、 宋 、 齊 、 梁 、 陳 、 后梁 、 后唐 、 后晉 、 后漢 、 后周 年號(hào),以紀(jì)諸國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宋史·宋庠傳:“﹝ 宋庠 ﹞又輯《紀(jì)年通譜》,區(qū)別正閏,為十二卷。”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若夫不別夷夏,不分正閏,恬其仇我,俛焉并立,甚至以為戎狄之德,黎民懷之,若天眷命而然,則尤公師友之所諱也。”
(2).平年與閏年。公歷無閏之年謂平年,有閏之年謂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