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恒山(恆山)  拼音:héng shān
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位于山西省與河北省境內(nèi)。主峰在河北省曲陽縣西北,海拔約二二一九公尺,在五岳中高度居第三。也稱為「北岳」、「大茂山」。
《國語辭典》:天綱(天綱)  拼音:tiān gāng
1.國家的綱紀(jì)。指王法?!度龂尽>硭亩?。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郤正》:「今天綱已綴,德樹西鄰?!?br />2.星官名。由一顆星組成,屬室宿,在西方屬南魚座?!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綱,主武帳。」
《國語辭典》:伯叔  拼音:bó shú
1.兄弟長幼的次序。
2.稱謂:(1)用以稱父親的兄弟。(2)用以稱丈夫的兄弟。《俚言解。卷二。伯叔》:「婦稱夫之兄弟曰伯叔,或稱伯公、叔公,或稱伯伯,皆俗呼也?!?/div>
《漢語大詞典》:僭偽(僭僞)
(1).指越禮不軌之事。后漢書·孔融傳:“是時 荊州 牧 劉表 不供職貢,多行僭偽,遂乃郊祀天地,擬斥乘輿。”
(2).舊指割據(jù)一方的非正統(tǒng)的王朝政權(quán)。宋書·武帝紀(jì)下:“姦宄具殲,僭偽必滅?!?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內(nèi)外相制,無輕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偽,馴至丕平?!?清 趙翼 甌北詩話·高青丘詩:“獨(dú)是 張士誠 有 浙右 時,羣彥多受其宮, 青邱 獨(dú)屏居 吳淞江 上,其不仕僭偽,已有卓識?!?白壽彝 《談史學(xué)遺產(chǎn)》:“《通鑒綱目》強(qiáng)調(diào)正統(tǒng),就是要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專擁護(hù)某一皇朝的統(tǒng)治,而對于反對這種統(tǒng)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稱作‘僭偽’?!?
《國語辭典》:大殿  拼音:dà diàn
1.封建王朝舉行慶典,接見大臣或使臣等的宮殿。
2.寺廟中供奉主要神佛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神鼎
(1).鼎的美稱。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時必鑄新鼎作為立國的重器。史記·封禪書:“聞昔 泰帝 興神鼎一,一者壹統(tǒng),天地萬物所繫終也?!?漢 焦贛 《易林·漸之臨》:“ 禹 作神鼎, 伯益 銜指。斧斤既折,撞立獨(dú)倚。” 宋 羅泌路史·后紀(jì)一·太昊:“﹝ 太昊 ﹞爰興神鼎,制郊禪?!焙笫酪蛞浴吧穸Α庇髦富饰弧?span id="zmkmewe" class="book">《宋書·袁顗傳》:“神鼎將淪,宗稷幾泯?!?清 沈德潛 《司馬懿故居》詩:“中原回首移神鼎,豎子成名建禪壇。”
(2).指道教煉丹藥的鼎器。 南朝 梁 江淹 《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 廣成 愛神鼎, 淮南 好《丹經(jīng)》?!?/div>
《國語辭典》:國賓(國賓)  拼音:guó bīn
1.應(yīng)國家政府之邀來訪問的外國元首或官員。
2.古代指娶宗室之女子者?!队讓W(xué)瓊林。卷二。新增外戚類》:「郡主、縣君皆宗女之謂;儀賓、國賓皆宗婿之稱?!?/div>
《國語辭典》:滿清(滿清)  拼音:mǎn qīng
清朝。因其為滿人所建,故稱為「滿清」。
分類:王朝滿清
《漢語大詞典》:土德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會王朝命運(yùn),謂土勝者為得土德。史記·五帝本紀(jì):“﹝ 軒轅 ﹞有土德之瑞,故號 黃帝 ?!?司馬貞 索隱:“ 炎帝 火, 黃帝 以土代之。”漢書·張蒼傳:“ 蒼 為丞相十餘年,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五德,言 漢 土德時,其符黃龍見,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唐 張說 《圣德頌》:“稽諸瑞典,昔祚 軒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br />(2).大地的功德。 清 金農(nóng) 《客來自覃懷見餉地黃奉酬十韻》:“靈品彰土德,流膏藴精腴?!?br />(3).用稱帝后的功德。 明 徐渭 《五色鸚鵡黃鸚鵡并是圣母所馴》詩之三:“飲啄定應(yīng)歌帝力,生成何幸稟中央,千秋萬歲歡無極,土德坤輿本肇祥?!?/div>
《國語辭典》:大賓(大賓)  拼音:dà bīn
1.諸侯?!吨芏Y。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br />2.古鄉(xiāng)飲酒禮,舉一人為賓,稱為「大賓」。
3.媒人?!锻ㄋ壮Q允枳C。婦女。大賓》引《金陵雜志》:「俗云:一家有女百家求,……說媒者以婦人說合居多,必先言定聘禮聘金若干,合婚后,男女家另擇媒人,謂之大賓?!?/div>
《漢語大詞典》:新室
(1).公元8年, 王莽 代 漢 稱帝,國號曰 新 。后因稱其王朝為“新室”。漢書·律歷志下:“ 王莽 居攝,盜襲帝位,竊號曰 新 室。”后漢書·馮衍傳上:“ 新 室之興,英俊不附?!?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 新 室雖興難,真人已御期?!?br />(2).新的房舍;新的人家。 唐 戎昱 《贈宜陽張使君》詩:“舊郭多新室,閒坡盡闢田。”
《漢語大詞典》:武部
兵部。古代封建王朝中主管軍事的部門。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文武部等級依舊:“ 唐明皇 天寶 十一載正月改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至 肅宗 至德 二年十二月敕并依舊?!?宋 王安石 《周沆右諫議大夫制》:“為郎武部,七歲於茲?!?/div>
《漢語大詞典》:赦恩
猶恩赦。指封建王朝遇皇帝登極或其他大典而赦免罪犯。《南齊書·王融傳》:“伏惟明皇臨宇,普天蒙澤,戊寅赦恩,輕重必宥。”宋史·食貨志上四:“甚者赦恩已蠲二稅,義米依舊追索。” 元施惠《幽閨記·文武同盟》:“埋名避禍捱時運(yùn),滿望取皇家赦恩,罪大彌天,其時許自新?!?/div>
《漢語大詞典》:五運(yùn)(五運(yùn))
(1).古代據(jù)五行生克說推算出的王朝興替的氣運(yùn)。東觀漢記·光武紀(jì):“自帝即位,按圖讖,推五運(yùn), 漢 為火德, 周 蒼 漢 赤,木生火,赤代 蒼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是以三正互用,五運(yùn)相生,前朝道消,中原政散,瞻烏莫定,失鹿難追?!?宋 歐陽修 《正統(tǒng)論上》:“帝王之興必乘五運(yùn)者,繆妄之説也?!?br />(2).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yùn)行。《素問·天元紀(jì)大論》:“五運(yùn)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fù)始。” 張隱庵 集注:“言五運(yùn)之氣,遞相沿襲,而一歲皆為之主治?!眳⒁姟?五運(yùn)六氣 ”。
《漢語大詞典》:五運(yùn)六氣(五運(yùn)六氣)
中醫(yī)學(xué)名詞。古代醫(yī)家根據(jù)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運(yùn)行和陰、陽、風(fēng)、雨、晦、明(《素問·至真要大論》以風(fēng)、熱、濕、火、燥、寒為六氣。)六氣的流轉(zhuǎn)(即所謂“氣運(yùn)”),以推斷氣候變化與疾病發(fā)生的關(guān)系。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醫(yī)家有五運(yùn)六氣之術(shù),大則候天地之變,寒、暑、風(fēng)、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yùn)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shù)皆不驗(yàn)?!?span id="jrda16b" class="book">《明史·方伎傳·周述學(xué)》:“自歷以外,圖書、皇極、律呂、山經(jīng)……五運(yùn)六氣、海道鍼經(jīng),莫不各有成書,凡一千餘卷?!?/div>
《漢語大詞典》:留臺(留臺)
(1).指古代帝王因故離京,奉命留守京師之官及其機(jī)構(gòu)。古稱禁城為臺城,故名。 唐 宋 時在陪都、行在所設(shè)留守之官,亦稱“ 留臺 ”。晉書·惠帝紀(jì):“﹝ 張方 ﹞劫帝幸 長安 ……僕射 荀藩 、司隸 劉暾 、太常 鄭球 、 河南 尹 周馥 與其遺官在 洛陽 ,為留臺,承制行事,號為東西臺焉。”晉書·安帝紀(jì):“辛亥,帝蒙塵于 潯陽 。庚申, 劉裕 置留臺,具百官?!?span id="b5pxzbj"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是時朝廷所用 汪伯彥 、 黃潛善 初無遠(yuǎn)略, 東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臺……所報皆道聽涂説之言?!?br />(2).特指王朝遷都后,留置于舊都之官署。相當(dāng)于留都。魏書·于烈傳:“及遷 洛陽 ,人情戀本,多有異議。 高祖 問 烈 曰:‘卿意如何?’ 烈 曰……‘樂遷之與戀舊,唯中半耳。’ 高祖 曰:‘卿既不唱異,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還舊都,以鎮(zhèn) 代邑 ?!妨襞_庶政,一相參委?!?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海疆殉難記:“留臺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籬之固。”參見“ 留守 ”、“ 留都 ”。
(3).指御史臺。 清 錢謙益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臺》詩:“本朝風(fēng)紀(jì)出留臺,況復(fù)臨軒御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