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4,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分類詞匯(續(xù)上)
榷惟
殤宮
糾譑
窶小
湫盡
莫絡(luò)
眇勁
廉姜
其它辭典
王念孫(懷祖 石臞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4—1832 【介紹】: 清江蘇高郵人,字懷祖,號石臞。少受業(yè)于戴震。乾隆四十年進士,改工部主事。嘉慶間官至永定河道。究心治河之道,著有《導(dǎo)河議》上下篇。而生平學(xué)術(shù)成就,則萃于音韻文字訓(xùn)詁,于訓(xùn)詁造詣最深,亦精于校讎。撰《廣雅疏證》,就古音以求古義,每日三字,十年成書;又撰《讀書雜志》,一字之證,博及萬卷。子王引之傳其學(xué),撰《經(jīng)義述聞》。時謂高郵王氏之學(xué),海內(nèi)無匹,另有《王石臞先生遺文》、《丁亥詩鈔》。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六
王念孫,字懷祖,號石臞,高郵人。乾隆乙未進士,歷官直隸永定河道。罷,重宴鹿鳴,賜四品銜。有《丁亥詩鈔》。
詞學(xué)圖錄
王念孫(1744-1832) 字懷祖,生而清羸,自號石臞。江蘇高郵人。父安國,子引之。乾隆四十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陜西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山東運河道、直隸永定河道。翁方綱贈聯(lián)云:"識過鉉鍇兩徐上,學(xué)居后先二鄭間。"精研經(jīng)史,熟諳水利。有《讀書雜志》、《 廣雅疏證》、《道河議》、《河源紀(jì)略》等。
維基
王念孫(1744年—1832年),字懷祖,號石臞。江蘇高郵州(今高郵市)人。清代學(xué)者、音韻學(xué)、訓(xùn)詁學(xué)、??睂W(xué)家、官員,是乾嘉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曾任給事中,與錢大昕、盧文弨、邵晉涵、劉臺拱有“五君子”之稱?!醺竿醢矅?,雍正二年(1724年)榜眼。王念孫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八歲讀完十三經(jīng),早年從學(xué)于戴震。乾隆三十年(1765年)高宗南巡,欽賜舉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工部主事。升郎中,擢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吏科給事中。嘉慶四年(1799年),仁宗親政,白蓮教戰(zhàn)事正酣,念孫上陳剿賊六事,彈劾國相和珅,直聲震朝野。同年,授直隸永定河道。嘉慶六年(1801年),河道決口,賠兩萬七千兩,特旨留任督辦河工。事竣,賞主事銜。河南衡家樓段黃河決口,奉命前往勘查,又趕赴臺莊治理河務(wù)。不久,授山東運河道,在任六年,又調(diào)永定河道。后來永定河再次漲水決口,王念孫引罪,得旨休致。道光五年(1825年),重赴鹿鳴宴。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年八十九。《清史稿》有傳。
《漢語大詞典》:榷惟
猶大抵。 晉 左思 《魏都賦》:“搉惟 庸蜀 與鴝鵲同窠, 句吳 與鼃黽同穴?!?span id="ge2rx2b" class="book">《廣雅·釋訓(xùn)》“揚搉……都凡也” 王念孫 疏證:“ 左思 《魏都賦》……搉惟者,發(fā)凡之詞,猶言大氐耳?!?/div>
《漢語大詞典》:殤宮(殤宮)
指殤者的靈魂。國語·楚語上:“余左執(zhí)鬼中,右執(zhí)殤宮,凡百箴諫,吾盡聞之矣,寧聞他言?”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國語下引 王念孫 曰:“宮,讀為躬。中、躬,皆身也。執(zhí)殤躬,猶言執(zhí)鬼中?!?/div>
《漢語大詞典》:糾譑(糾譑)
收取。荀子·富國:“而或以無禮節(jié)用之,則必有貪利糾譑之名,而且有空虛窮乏之實矣?!?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糾,收也;譑,讀為撟,取也;言貪利而收取之也。”
《漢語大詞典》:窶?。ǜM?。?/div>
指器量狹小。荀子·堯問:“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窶小也。”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窶亦小也,言其好自用也,是其器局之所以窶小也?!?/div>
《漢語大詞典》:湫盡(湫盡)
猶窮盡。《淮南子·俶真訓(xùn)》:“夫趨舍行偽者,為精求於外也,精有湫盡,而行無窮極,則滑心濁神,而惑亂其本矣?!卑矗?span id="2ml2l94" class="book">《廣雅·釋詁一》:“湫,盡也?!?王念孫 疏證:“湫,讀為遒。玉篇、廣韻并云:‘遒,盡也?!?/div>
《漢語大詞典》:莫絡(luò)(莫絡(luò))
粗疏;大約。文選·左思〈吳都賦〉“若吾子之所傳孟浪之遺言” 晉 劉逵 注:“孟浪猶莫絡(luò)也,不委細之意?!?清 王念孫 謂莫絡(luò)猶無慮,乃一聲之轉(zhuǎn)。參閱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通說上》“無慮”。
《漢語大詞典》:眇勁(眇勁)
輕捷有力。《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夫鼓舞者非柔縱,而木熙者非眇勁?!?劉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孫 曰:“眇,讀為訬。訬勁,猶輕勁也……訬音眇。是訬、眇同聲而通用也?!?/div>
《漢語大詞典》:廉姜(廉薑)
即葰。一種香菜。儀禮·既夕禮“茵著用荼,實綏澤焉” 漢 鄭玄 注:“綏,廉薑也;澤,澤蘭也,皆取其香且御濕?!?span id="4rx7cmb"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九七四引 漢 劉楨 《清慮賦》:“仰秤木韮,俯拔廉薑?!?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94'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左思〈吳都賦〉》“薑匯非一” 劉逵 注引《異物志》:“荾,一名廉薑,生沙石中,薑類也。其累大,辛而香,削皮,以黑梅并鹽汁漬之,則成也。 始安 有之?!?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廉薑:“《食經(jīng)》曰:‘藏薑法:蜜煮烏梅,去滓,以漬廉薑,再三宿,色黃赤如琥珀。多年不壞。’”參閱廣雅·釋草“廉薑” 王念孫 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