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馮應(yīng)(馮應(yīng))
猶服膺。 漢 揚(yáng)雄 《劇秦美新》:“上覽古在昔,有馮應(yīng)而尚缺,馬壤徹而能全?!?清 王念孫 曰:“應(yīng)讀為膺。馮膺猶服膺也。服與馮一聲之轉(zhuǎn)。《中庸》曰:‘拳拳服膺,而弗失之?!?span id="drvewub" class="book">《士喪禮》:‘馮尸。’ 鄭 注曰:‘馮,服膺之?!?span id="wgsqtic" class="book">《莊子·盜跖篇》曰:‘馮而不舍。’又曰:‘服膺而不舍?!呒瘩T也。服與伏古通用……膺與應(yīng)古同聲而通用?!币?span id="ne49grq" class="book">《讀書雜志馀編下·文選》。
《國語辭典》:衯衯  拼音:fēn fēn
衣長的樣子。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衯衯裶裶,揚(yáng)袘戌削?!?/div>
《漢語大詞典》:狐祥
猶彷徨。戰(zhàn)國策·秦策四:“父子老弱係虜,相隨於路;鬼神狐祥無所食,百姓不聊生?!眳㈤?span id="la6a5vw" class="book">《廣雅·釋訓(xùn)》“潢潒,浩盪也” 王念孫 疏證。
《漢語大詞典》:恐急
驚慌。漢書·霍光傳:“ 山 曰:‘……又聞民間讙言 霍氏 毒殺 許皇后 ,寧有是邪?’ 顯 恐急,即具以實(shí)告 山 、 云 、 禹 。”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恐急者,既恐且急,猶言惶遽耳。”
《國語辭典》:廉政  拼音:lián zhèng
1.廉潔的政風(fēng)、政治。如:「近年來政府勵(lì)行廉政,并成立肅貪檢舉專線,以利民眾檢舉?!?br />2.政同正。廉潔正直?!杜f唐書。卷一五九。列傳。鄭絪》:「出為嶺南節(jié)度觀察等使、廣州刺史、檢校禮部尚書,以廉政稱。」
分類:王念孫
《漢語大詞典》:吳魁
大而平的盾。釋名·釋兵:“盾……大而平者曰吳魁,本出於 吳 ,為魁帥所持也?!?span id="j1vohh4" class="book">《廣雅·釋器》:“吳魁、干……盾也?!?王念孫 疏證:“吳者,大也,魁亦盾名也。吳魁猶言大盾,不必出於 吳 ,亦不必為魁帥所持也?!?/div>
《漢語大詞典》:薰胥
謂因牽連而受刑。漢書·敘傳下:“烏呼 史遷 ,薰胥以刑。” 顏師古 注:“ 晉灼 曰:‘薰,帥也,從人得罪相坐之刑也?!?晉 説近是矣。此敍言 史遷 因坐 李陵 ,橫得罪也。” 王念孫 曰:“薰胥以刑,謂相率而入於刑也?!币?span id="hl1x1ew" class="book">《讀書雜志·漢書十五》。一說指服腐刑。 王先謙 補(bǔ)注:“官本引 蕭該 《音義》曰:‘ 韋昭 曰:腐刑必薰之,餘殘?jiān)获??!?清 周亮工 《壽青溪三老序》:“復(fù)懼以薰胥之燄,累及朋儔?!?/div>
《漢語大詞典》:失損(失損)
(1).失抎,喪失。墨子·尚賢中:“昔者三代暴王, 桀 、 紂 、 幽 、 厲 之所以失措(損)其國家,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 孫詒讓 間詁引 王念孫 曰:“‘措’字義不可通,當(dāng)是‘損’字之誤……損,讀為抎,故《非命》篇作‘失抎’?!?span id="rdlmcde" class="book">《大戴禮記·曾子立事》:“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內(nèi),戰(zhàn)戰(zhàn)唯恐失損之。”
(2).失落損壞。兒女英雄傳第十回:“把你這塊硯臺(tái)取了,拿到我家,給你好好的收著,斷不至於失損?!?/div>
《漢語大詞典》:飾動(dòng)(飾動(dòng))
整飭行動(dòng)。飾,通“ 飭 ”。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飾動(dòng)以禮義,聽斷以類。”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飾讀為飭(古字通以飾為飭),言動(dòng)作必以禮義自飭也?!?/div>
《國語辭典》:陶誕(陶誕)  拼音:yáo dàn
1.毀謗誇誕?!盾髯印s辱》:「陶誕突盜,惕悍憍暴?!?br />2.欺詐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質(zhì)請(qǐng)(質(zhì)請(qǐng))
根據(jù)實(shí)際情況。請(qǐng),通“ 情 ”。荀子·正名:“心合於道,説合於心,辭合於説,正名而期,質(zhì)請(qǐng)而喻?!?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質(zhì),本也。請(qǐng),讀為情;情,實(shí)也。言本其實(shí)而曉喻之也。”
《漢語大詞典》:朱駁(朱駮)
駿馬名。其毛色黃赤相雜。 南朝 宋 謝莊 《舞馬賦》:“方疊鎔於丹鎬,亦聯(lián)規(guī)於朱駮?!?span id="llrkdlr" class="book">《廣雅·釋獸》:“朱駮?!?王念孫 疏證:“黃赤色馬也。”
《漢語大詞典》:隱忌(隱忌)
(1).猶妒忌;疑忌。荀子·致士:“殘賊加累之譖,君子不用;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隱忌即意忌,謂妬賢也……意、隱聲相近?!?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何謂仁?仁者惻怛愛人,謹(jǐn)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嫉妬之氣,無感愁之欲。”
(2).隱瞞,隱諱。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松相公好理學(xué):“公於召見時(shí),凡民間隱情,街談巷諺,無不率口而出,毫無隱忌,故人多尼之?!?許杰 《〈文藝批評(píng)與人生〉自序》:“我如果隱忌了自己文章的缺點(diǎn),這就正如隱忌了自己做人的缺點(diǎn);如果如此,這就應(yīng)該批判?!?/div>
《漢語大詞典》:搖消
動(dòng),搖動(dòng)。《淮南子·俶真訓(xùn)》:“乃始招蟯振繾物之豪芒,搖消掉捎仁義禮樂,暴行越智於天下,以招號(hào)名聲於世。”廣雅·釋詁一下“掉捎,動(dòng)也” 清 王念孫 疏證:“《釋訓(xùn)》云:‘揣抁,搖捎也?!瘬u捎猶掉捎也。一作搖消……掉捎、跳踃、搖捎竝聲近而義同?!?/div>
《漢語大詞典》:詐態(tài)(詐態(tài))
奸詐邪惡。態(tài),通“ 慝 ”。《荀子·成相》:“讒夫多進(jìn),反覆言語生詐態(tài)?!?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態(tài),讀為姦慝之慝,言言語反覆則詐慝從此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