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淘淘  拼音:táo táo
水流的樣子。也作「滔滔」。
《國語辭典》:黨見(黨見)  拼音:dǎng jiàn
黨派門戶之見。
《漢語大詞典》:鼠狼
即鼬。俗稱黃鼠狼。廣雅·釋獸:“鼠狼,鼬。” 王念孫 疏證:“鼬善捕鼠,故有鼠狼之名……今俗通呼黃鼠狼, 順天 人呼之黃鼬,好夜中食人雞。人捕取之,以其尾毛為筆?!?span id="i94blgt"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九五引《廣志》:“黃鼠在田野間為羣,害穀麥,凡善走,把不得,惟鼠狼能得之?!?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三·黃鼠:“黃鼠出 太原 大同 , 延綏 及沙漠諸地皆有之……最畏鼠狼,能入穴銜出也?!?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鼠狼》:“一人仆,餘驚走,悉入壁洞。仆者滾地唧唧,隨化為鼠狼而逝。”
《漢語大詞典》:違怨(違怨)
(1).怨恨。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下引 王念孫 曰:“違亦怨也,不當上下異訓。廣雅曰:‘怨、愇、很,恨也?!瘣闻c違同……‘厥心違怨’,違與怨同義,猶‘厥口詛?!?,詛與祝同義耳?!?br />(2).避開怨恨,使無怨。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逮下延和,臨朋違怨?!?李周翰 注:“違,避也。云‘樛木’,后妃逮下也。喻后妃能以心意逮下,則眾妾上事之無怨也?!?/div>
《漢語大詞典》:資盡(資盡)
指金銀貨幣。盡,通“ 贐 ”。呂氏春秋·務本:“臨財物資盡則為己,若此而富者,非盜則無所取。” 陳奇猷 校釋引 王念孫 曰:“盡讀為賮。”
《漢語大詞典》:天阿
星名。《淮南子·天文訓》:“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紫宮,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天阿?!?高誘 注:“皆星名?!?清 王念孫 謂天阿即天河。見讀書雜志·淮南內篇三。
《漢語大詞典》:忤恨
違逆;反對。漢書·劉向傳:“稱譽者登進,忤恨者誅傷?!?王先謙 補注引 王念孫 曰:“恨,讀為‘很’。忤,逆也;很,違也。謂與 王鳳 相違逆,非謂相怨恨也?!?span id="zwpdsof" class="book">《魏書·劉潔傳》:“諸阿附者登長,忤恨者黜免?!?span id="lp9yt2q" class="book">《明史·宦官傳一·王振》:“所忤恨,輒加罪謫。”
《漢語大詞典》:薵蓼
草木覆蓋貌。 漢 枚乘 《七發(fā)》:“漃漻薵蓼,蔓草芳苓?!?王念孫 曰:“寂漻薵蓼四字疊韻,謂草貌也。既言寂漻,又言薵蓼者,文重詞復以形容之?!币?span id="wz9iw8u" class="book">《讀書雜志馀編·文選》。
《漢語大詞典》:淇衛(wèi)
箭竹名。《淮南子·兵略訓》:“夫栝淇衞箘簵,載以銀錫,雖有薄縞之幨,腐荷之矰,然猶不能獨射也?!?高誘 注:“淇衞麕簵,箭之所出也。” 劉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孫 曰:“淇與棊同,淇衞、箘簵對文,皆箭竹之名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淇衞忘歸,不能無絃而遠激?!?/div>
《國語辭典》:落單(落單)  拼音:luò dān
離開團體,只有單獨的一個人。如:「一個落單的孩子,在街上大聲哭喊?!?/div>
《漢語大詞典》:嬥嬥
美好貌。《詩·小雅·大東》“佻佻公子” 唐 陸德明 釋文:“《韓詩》作‘嬥嬥’,往來貌。”廣雅·釋訓:“嬥嬥,好也?!?王念孫 疏證:“嬥,好也。重言之則曰嬥嬥……若毛詩因‘行彼周行’而訓為‘獨廳’,《韓詩》因‘既往既來’而訓為‘往來’,皆緣辭生訓,非詩人本意也。”
《漢語大詞典》:足禮(足禮)
看重禮儀。荀子·禮論:“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足禮謂重禮也;不足禮,謂輕禮也?!?/div>
《漢語大詞典》:誅虐(誅虐)
嚴其責罰。晏子春秋·諫上十六:“今君臨民若寇讎,見善若避熱,亂政而危賢,必逆于眾。肆欲于民,而誅虐于下,恐及于身?!?吳則虞 集釋引 王念孫 曰:“案誅虐本作虐誅,虐誅與肆欲對文。倒言之,則文義不順。羣書治要正作虐誅。”
《漢語大詞典》:陰諧(陰諧)
鳥名。一說蟲名。即蝔。《淮南子·繆稱訓》:“暉日知晏,陰諧知雨?!?高誘 注:“暉日,鴆鳥也……陰諧,暉日雌也。”廣雅·釋鳥:“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陰諧?!?王念孫 疏證:“今案《御覽》《淮南子》逸文曰:‘蝔知將雨’,又引 高誘 曰:‘蝔,蟲也。大如筆管,長三寸餘?!?span id="u9jznev" class="book">《廣韻》:蝔,音皆,又音諧……陰諧即是蝔,舉其本名,則謂之蝔,能知陰雨,則又謂之陰諧。”
《漢語大詞典》:圉奪(圉奪)
猶劫奪。漢書·貨殖傳序:“篡弒取國者為王公,圉奪成家者為雄桀?!?王先謙 補注引 王念孫 曰:“圉奪成家者,御人而奪其財以成其家也。孟子·萬章篇:‘今有御人於國門之外者?!?趙 注:‘御人,以兵御人而奪其貨。’即此所謂圉奪也。《漢紀·孝文紀》作‘劫奪成家’,義與圉奪同?!?明 文徵明 《胡參議傳》:“ 遼王 以近屬橫甚,其下兵校椎埋圉奪,尤多無賴,公一繩以法,無所貸?!?/div>